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馆积极策划的原创展览《道路决定命运——从鸦片战争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入选“2021年广东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览”,并在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 ”广东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公布。
01
积极参评 整理资料
鸦片战争博物馆积极响应广东省文物局组织开展2021年度“广东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览”项目征集活动,结合我馆馆藏文物资源优势,申报原创展览《道路决定命运——从鸦片战争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览经专家评审,被广东省文物局推选为“2021年广东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览”。这是我馆推行策展人制度以来,业界对我馆原创革命文物类展览的肯定。
在准备参评材料时,根据申报范围、基本要求和申报程序,认真核对整理申报相关材料,确保突出展览的亮点和重点。
02
展前准备 精心策划
《道路决定命运——从鸦片战争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位为传承红色革命基因的课堂、再现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场所、记录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阵地、承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展览。
本展览做了大量的观众调查,对观众的兴趣点和喜好有了清晰而准确的把握。在展览中,既注重细节的展示特别是革命文物背后信息和故事的解读;又对展览展线进行人性化设计,使观众以可体验、可探索的方式参观展览。
张建雄馆长指导策展团队对展线进行合理设计
赴北京交流学习
策展团队不仅外出交流学习,同时根据展厅结构,讨论展览大纲与陈列设计的匹配度,并做及时调整。
策展团队大纲小组和设计师在展厅讨论内容与设计的融合
03
内容丰富 亮点纷呈
(一)展览内容
主要内容:紧扣“道路决定命运”这一主题,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站起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中国富起来;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中国强起来,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展览面积857平方米,展线长155米,展出文物290件(套)。
结构安排:由“山河破碎风飘絮”“雄关漫道真如铁”“锦江春色来天地”“长风破浪会有时”四个单元组成,层层推进,印证“道路决定命运”这一主题。
最新成果:展览以时间为轴,以社会主义道路的挖掘与发展为线索,以各时期文物为基础,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正确性;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百姓衣、食、住、行两相对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再次证明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展览亮点
重点亮点: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主题宏大,材料丰富,我们将各种图片、文物、文献资源等信息进行提炼,使之易读、易传播。
创新点:设立适合于成人与青少年的“双展线”参观展览,充分挖掘利用文物展品内涵,从情景中提升观众情感,增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通过扣住观众心弦、激起共鸣、启迪思索,使展览意境得到升华。
(三)选题策划
个性化特征:通过讲述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力图探求救亡图存之道、强国御侮之道、民族独立之道、国家富强之道烘托主题。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展览定位:传承红色革命基因的课堂、再现民族共同历史记忆的场所、记录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阵地、承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展览。
传播目的: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重大史实,激发爱国情怀,感受伟大祖国的光荣与梦想,增强民族复兴的使命感。
(四)展品选择
展览紧扣主题,整合东莞市博物馆、东莞展览馆等多馆资源,选择最能体现史实、最能契合内容的主要文物展品共计290件套。包括反映鸦片战争后中国各阶层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历史遗存,如孙中山所著《建国方略》等。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点滴印记,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镍币、“抗日忠勇 救国杀敌”铜章、“社会主义好”印花瓷碗等。重点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见证,如各种票证、收音机、电话机、手机等。
(五)形式设计
展览总体风格:展览通过丰富的层次感,体现历史的厚重感与沧桑感,展现时代的印记感,最后落脚于充满希望的现代感。总体庄重又不失活泼,严谨又不乏张力,清新雅致又不失沉稳大方。色彩上由冷色调向暖色调递进,由低饱和度向高饱和度推进,由低沉向明快变化,以体现展览情绪由低沉向高昂转变。
空间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展厅的空间特点,形成递进式、立体化格局。空间与形式的设计注重契合展览内容进行起承转合,通过不同的媒介精心营构叙事空间,从情景中提升观众情感,通过扣住观众心弦、激起共鸣、启迪思索,使展览意境得到升华。
辅助展品使用:充分利用地图、图表、场景、多媒体互动屏幕、互动装置等,使展览更加形象化、更具可读性。
(六)宣传推广
1、策划“红色记忆”系列活动。包括:主题DIY、研学、红色革命精神讲座等活动。针对青少年群体,特别策划“守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1)“小小守护人”讲解活动(2)历史穿越儿童剧:“爷爷的党徽”(3)三代人的童年——衣食住行大比拼亲子系列活动(4)“我的国 我的家”绘画活动。
2、通过“流动巡展”打造市民身边的博物馆。把有形的展览“流动”起来,让文化惠民零距离。(1)打造行走中的展览,推动红色革命精神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军营。(2)运用多媒体设备打造流动展览的“数字化”。(3)打造具有特色的DIY体验式活动,让展览以灵动的方式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供稿:张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