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北京的辉煌是这样一路走来的——北京历史文化的四大本质特征

北京的辉煌是这样一路走来的——北京历史文化的四大本质特征

北京的辉煌是这样一路走来的——北京历史文化的四大本质特征《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王光镐 著 华夏出版社作为历史悠久的东方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早已享誉中外,它的辉煌成就也早已有目共睹。对北京历史文化总体特征的观察与思考

北京历史文化研究_历史文化研究会_历史文化研究院是做啥的

《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王光镐 著 华夏出版社

作为历史悠久的东方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早已享誉中外,它的辉煌成就也早已有目共睹。对北京历史文化总体特征的观察与思考,最早开始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曹子西先生。他在1987年发表的《北京历史演变的轨迹和特征》一文中,简要列举了北京历史发展的几大特点:

一是“北京作为文化古都和现代城市,它的地位与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上,有一个由低到高、从小到大的演进过程。尽管其中也曾出现一些曲折和反复,但总体来说,这个城市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

二是“北京地处我国中原、华北与东北各族人民生活的交结地带。自古以来,民族关系的错综复杂,民族矛盾的时缓时剧,民族融汇的逐步凝聚,就是北京历史演进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三是“北京地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融为一体,古老文化与现代生活相得益彰。真可以说,整个北京城就是一座展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宝藏的、生动真实而有代表性的博览馆”;

四是“北京在旧社会是历代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堡垒和中心,北京人民为了摆脱受奴役受压迫的地位,曾经进行过长期的、曲折的和顽强的斗争”。

以上四项,第一二项是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的,第三项谈到了文化的丰富性,第四项谈到了社会的阶级性。前两项确实体现了北京的特性,可以视为北京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而后两项却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属性,并非一地一城所专有。于是,经过若干年后,当曹子西先生于1995年再谈北京历史文化的特征时,便略去了后两项,只着重强调了“对北京历史发展中两个基本特点的认识”,也就是对北京历史由低到高的发展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汇融合的认识。

1990年,侯仁之先生在《论北京建城之始》一文中指出:“应该看到,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的城市其建城之始早于北京,可是后来却逐渐衰落下去,甚至沦为废墟。就是与蓟同时建立为诸侯国的燕,其故址所在,也早已湮没无闻,以至旧说不一,莫衷一是。而蓟却一直发展下来。现在的北京以蓟为最初的起点,在建城之后,不断发展,历久不衰,一直到今天。”此文第一次明确将北京城市发展的持续性揭示出来。

1995年,宿白先生在为《北京文博》所作的发刊词上说:“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后,北京地区的人类文明绵联延续,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左右。仅从北京地区开始建城起,即有三千多年不间断的历史,这在世界著名城市中也是罕见的。”“历史上的北京是中原通往东北和内蒙草原的重镇,是交通的中枢和战略的屏障,是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中心。”这里又对北京历史文化的持续性和多元性作了提纲挈领的概括。

1997年,笔者在《北京地区博物馆建设的思考》一文中提出:“无论从古代遗存的数量和质量上看,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都是无可置疑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表面数字的深处,包蕴着十分独特的历史内涵,而恰是这些内涵,构成了北京地区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并由此归纳了北京历史文化的四大本质特征:

悠久性:北京是华夏远祖“北京人”的故乡,早在五十万年前,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就点燃了北京地区人类文化的火把,照亮了北京这块广袤的土地,使它成为最早进入原始农业文化的区域之一。

持续性:自西周初年燕国安邦建都,北京地区进入了成熟的文明形态,至今已达悠悠三千余载。在这三千余年中,历经朝代的更迭交替、历史的兴衰起伏,北京地区的文明之火却生生不息,从未间断,而且越烧越旺,历久而弥昌。这一文明发展的持续性,在世界任何著名城市中都是罕见的,它既产生于华夏文明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又来源于北京地区人文地理的特殊开放性,远非其他一般地区可比。而由此遗留下的各历史时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积淀,就形成了北京地区始终不衰的文明史。

递进性:先秦之时,北京为方国、诸侯国的所在,属于区域政权,影响所及只限于局部范围;自西汉王朝起,燕蓟之地在成为藩国都城的同时也成为州郡治所,开始统领一方,成为具有战略地位的北方重镇,至隋唐更发展成全国的重要城邑;公元938年,辽太宗定幽州为“南京”,成为辽王朝的陪都,公元1151年金王朝正式迁都燕京,号“中都”,北京由此又成了当时神州半壁河山的政治中心;从公元1272年元朝定都开始,历经明王朝、清王朝,北京最终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拂去数千年的历史风尘,豁然可见北京的发展是由以下主线所贯穿的:方国、诸侯国之都-州郡治所-北方重镇-辽朝陪都-金中都-元明清都城,即前后不仅持续发展,而且地位日隆,呈逐次递进式。在顺序递进的过程中,燕京文化的辐射圈不断扩大,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政治机制不断完善,各方面地位都在不断攀升。

多元性:早在周秦时期,北京就处于贯通中国南北交通的唯一要道,此后历朝历代,它更是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从地势上说,它南接中原,腹地广阔;西望长安,古道通达;北邻草原,任马驰骋;东达大海,百无遮拦。这种地势的险要,交通的发达,使北京自古以来就成了各民族的汇聚之地,又成为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他文化的融汇之所。北京地区历史的多元性、民族的多元性、文化的多元性,使之成为封闭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

笔者在此文中还进一步强调:“以上四大特征,即北京地区历史文化的最基本内涵。综观全球各大城市,真正具有‘北京人’这样久远文化源头的已然不多,能在整个文明进程中始终保持如此这般持续性、递进性和多元性发展的,更是遑论几何!这四大特征,不仅是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和底蕴,同时也是北京历史文化的特殊优势,还是北京建设文化中心的宝贵资源。这种优势和资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而是在长久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相互作用和不断磨合中产生的,虽然有其必然性,但十分难得和鲜见,故而弥足珍贵。”

实话说,开始时笔者远没有估计到此书写作的难度,但当深入进去后,当真正着眼于北京历史文化的全貌及人类城市文明的全局后,就如同不经意间踏进了一个浩渺无际的知识海洋,其天地之广阔、视野之深邃、资料之繁复无不令人愕然!同时,为了打通由专业分工带来的局限性,为了充分运用古史研究的“二重证据法”,所要付出的心血更在笔者此前从事的学术研究之上。到头来,时间上一拖拖了八年,此期间一连数载离群索居、默默耕耘,如今书稿付梓,吾心甚慰。

(作者为北京艺术博物馆原馆长 王光镐)

上一篇: 北京历史小论文
下一篇: 聚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25次北京学学术年会召开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