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初中历史_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历史_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历史_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课件设计初中历史_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课件设计.ppt

八上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专题复习 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近代化探索中的历史事件及作用,认识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并能作简单评价。了解近代化探索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归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表格归纳,分组讨论探究,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感知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了解中国人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了解中国近代化的取得的成果以及它的不足。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也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感。 复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理解分析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三个层面,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 难点:分析促使地主、资产阶级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共同原因及近代化的探索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化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的原因。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出路的过程。中国近代化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主要内容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明确概念: 依据学案中的表格内容,以抢答的形式展示自主复习的成果 。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探索活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线索梳理】 政治派别 名称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时间 派别 思想主张 代表人物 曾国藩李鸿章 康有为梁启超 孙中山 陈独秀、李大钊等 性质 19世纪60-90年代 师以长技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马克思主义 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1898年 1911年 1915年 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 强调:(1)分析洋务运动的地位时,注意区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近代化的开端。(2)分析四次探索运动影响时要做到一分为二,认识到局限性,也要看到积极作用。(3)理解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是没触动封建制度。(4)今年是新文化运动爆发100周年,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一定要重视。 阶段 学习层面 相关事件 第 一 阶 段 西方器物技术 (经济领域) 洋务运动 第 二 阶 段 西方政治制度 (政治领域)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第 三 阶 段 西方思想文化 (思想领域) 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化探索简表 1、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何特点?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 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渐深入。

。 促使地主、资产阶级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原因:(1)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或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3)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在近代化过程中,中国主要向西方学习,但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根据当时国情你认为制约近代化的两大因素是什么? 列强的侵略; 腐朽的封建制度。 中国近代化历程给我们哪些感悟? 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尚未填写的相关内容 先进技术(器物)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中国 洋务运动 戊戌 变法 西方 欧美资产 阶级革命 文艺 复兴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工业革命 启蒙运动 A B C D 2、比较中西方近代化变革历程有什么不同? 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中西方近代化的变革顺序正好相反,中国是由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而西方是先思想变革到制度变革再到器物变革。 3、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历史的发展是艰难曲折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任何国家的发展都要立足本国国情,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或方式。 典型例题精析 1.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解析]从题干中李鸿章的话中的“练兵”“海军”可以得知这与洋务运动有关。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进行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但因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理论上宣告破产。因此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答案]C。 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 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解析:本试题是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的考查。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科技,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要侧重于政治制度的学习,而新文化运动则属于思想方面的大解放。

由此可见,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应该是: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答案:A。 2015中考预测----精题分析 【解析】本题以近代“侵略与探索”为线索,考查学生的综合 分析能力。第(1)题,鸦片战争影响下,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开始系统介绍西方。第(2)题,考查学生辨析对图片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列强侵略引起中国人的思考与探索,这里的“深重灾难”指的是列强的侵略,根据所学组织答案。第(3)(4)(5)题,考查 学生对近代探索的了解,中国的近代探索包括“洋务运 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从器物到制 度到思想的演变。 2015中考预测 (1)魏源,条约:《南京条约》 (2)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 (3)探索:图一洋务运动、图二戊戌变法 图三辛亥革命、图四新文化运动 (4)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新文化运动 器物层面:李鸿章、左宗棠、 制度层面: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 思想层面:陈独秀、李大钊。

上一篇: 【部编历史·九上】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下一篇: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近代化的探索专题复习.doc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