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数学文化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开题报告

“数学文化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开题报告

“数学文化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开题报告立项编号:2021-XMJKYB-073数学文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开题报告新密市白寨镇第一初级中学丁雪敏刘新平张会娜一.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进步

立项编号:2021-XMJKYB-073

数学文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开题报告

新密市白寨镇第一初级中学

丁雪敏;刘新平;张会娜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越来越多的工作的操作被电子产品或机械产品所取代,导致近些年来,给学生甚至家长一种错觉就是“数学无用论”,更有甚者有时我也会犯嘀咕:“学习数学有何用?步入社会后,除了加减乘除能用得上,其余的几乎没什么用!”细细想来,我们有这样的疑问也不无道理,因为在日常的数学课堂中,我们总是花大量的时间在习题的讲解上,对于数学的发现过程以及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所提甚少、或者只字不提,导致在学生眼里,数学就是解题,解各种各样的难题、怪题。

但是,目前无论是从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角度还是从中考题型的角度来看,单纯的知识的考察是越来越少,也就是说,现在对知识的考察都是以生活实例、数学家曾经的猜想、材料阅读式的类比归纳等为背景来考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自身所教学科,我们研究了本课题——数学文化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二.概念界定

狭义的数学文化: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

通俗的来讲,数学文化就是以数学学科和数学发展为背景,以数学课程和数学教学为载体的一种文化,数学文化的基本内容是数学史、数学家、数学思想、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等。数学文化的根本特征是它表现了一种探索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新时代的人才要具备的精神之一。

三.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除此之外还有:黄毅英的《数学教育学报》、《数学观研究综述》;肖柏荣的《数学方法论》;孙晓天的《数学课程解读》;张玉美的《学校教育研究》等。在他们的研究中都提到了学科文化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上事实,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现在的教育都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考察,而是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以具有文化底蕴的数学文化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等等的考察。

(二)国外研究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诸国纷纷倡导将人文教育和数学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的教育理念,意大利的数学家米凯尔·埃默曾一些大师们在数学上的探索、数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初步实践介绍给学生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提高了;美国数学教育家安妮·休斯在《数学的诗歌》中讲述了诗歌与数学的作用,以此激发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科整合的能力。他们的研究都证明了带有文化底蕴的学科教育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证明了数学文化与课堂教学融合研究的重要性。

四.研究目标

( 一)研读《课程标准》,把握教育方向。

(二)充分利用教材,展现数学与文化的联系,使学生热爱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结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知识的丰富性、数学方法的微妙性、数学思想的博大性、数学思考的美妙性,从本质上去了解数学、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进而达到让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和启迪学生智慧的效果。

(四)大胆尝试创新教学,多搜集相关数学文化知识和实际生活实例,并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当下的热点问题,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研究内容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及领域:数学文化就是以数学学科和数学发展为背景,以数学课程和数学教学为载体的一种文化,数学文化的基本内容是数学史、数学家、数学思想、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等。

(二)正确把握农村学校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的理论知识与数学文化外延的巧妙结合,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三)教学过程中选取典型课例,适时拓展数学文化——数学史、数学家名言、数学家故事、典型数学问题、数学猜想等,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其用途。

(四)结合地域特色及时政热点问题,构建有生活底蕴的数学课堂。

(五)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出有效且便于操作的融合方案。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为辅对本课题展开研究。

(一)文献研究法:学习一些相关理论、文件和其他研究成果,摘录对本课题研究有借鉴和指导的理论知识,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二)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在实践,逐步积累经验,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能为未来的教育活动提供指导依据。

(三)个案研究法:为了寻求数学文化与课堂教学巧妙结合,保障研究实施的可行性,需要对某个班或年级进行个案研究,记录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并进行跟踪分析,从中寻找课题研究的突破口。

(四)经验总结法:为形成有价值、可推广的研究成果,在实施过程中会制定详细的课题实施方案,及时总结各个阶段的得与失,并不断调整研究策略与方法。

七.研究保障

(一)组织保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学校形成了浓郁的教科研氛围,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并安排教科室具体负责。

(二)物资保障:学校为本课题的各项研究和相关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软件的支持。

(三)时间保障:这个课题研究用时一年,分不同阶段,几个主要负责人,将会在时间上给予最大的保证。

(四)人员保障:课题负责人丁雪敏,我校数学组教研组长,课题组成员张会娜老师、刘新平老师均为一线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工作中来。

八.研究分工

丁雪敏: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申报、分工、制定研究措施和研究计划、完成立项申报书。

张会娜:负责课题活动记录的编写与整理,案例收集,过程性材料,撰写开题报告,课题阶段性总结及中期报告的撰写。

刘新平:负责搜集理论资料,对课题进行理论指导,对研究班级的学生进行课堂观察、记录、反馈,并将研究成果形成书面材料;以及撰写结项报告。

九.研究详细计划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1年4月——2021年6月)

1.搜集研究资料:查阅文献资料,完成课题论证的相关材料。

2.学习理论知识:再次领悟课题研究的核心理念和主要观点,明确开展实验的目标及价值。

3.制定研究计划:构建基本研究框架。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1年7月——2022年3月)

1.根据研究计划,七年级按年级开展课题研究,八年级选一个班开展课题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逐步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根据实验进程进行阶段性反思与总结,及时调整实验计划,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和顺利性。

3.完善方案,梳理成果。

4.在八年级推广实验。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2年4月——2022年5月)

1.汇总、提炼研究过程的数据、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2.对比研究数据,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十.预期成果

(一)研究报告

(二)实践课例

十一.参考文献

刘婷婷.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2016.

刘洁民. 从数学文化学到数学文化教育[D]. 北京师范大学,2011.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_课题高中性历史研究论文_课题高中性历史研究报告

上一篇: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下一篇: 征稿转发 |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2022年“博思”史学论坛征稿启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