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22年9月陕西省将正式进入新高考。在“3+1+2”高考新模式下,如何开展部编版新教材教学将是全体历史教师面临的新挑战。以进入新教材、解读新教材为主题,近日工作室以“教材第一单元解析”为主要内容开展了一次线上教研活动。工作室时亚南、王江涛、王少涛老师分别对第一单元4课内容进行了解读。工作室实践导师郭富斌、理论导师徐赐成也就新教材的使用谈了自己的认识。本期公众号分享时亚南老师的解读发言。】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整体说明及重点分析
西外附中 时亚南
统编教材相对于旧教材增加了一些功能性栏目。教材每课以正文为主体,辅以一些功能性栏目。其中,“单元导语”不仅概述本单元所涉及的主要历史内容,还明确说明了学习要求,既可以作为课前导入语和课后小结,也可以以此构成期末复习的知识体系;“课文导入”基本都以史料的形式展开,导入的文字置于课文标题之下,以情境导入方式,生动、简洁地引出本课要讲述的内容,并配有一幅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的插图;“学习聚焦”提示学习重点,是每一目的核心内容;“史料阅读”简要补充拓展相关文献材料,对史料的有效解读是这一栏目可以展开的学习活动;“历史纵横”对必须知晓的重要历史事件、背景等的补充、扩展,课堂教学的资料可以先从这一部分的材料中选取;“思考点”“学思之窗”紧密结合正文,以简短的问题提示,引起学生阅读时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探究与拓展”重在提升学生对相关材料、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是高中历史学习的第一单元内容,涵盖了课标中的三个专题,共设置了四课,聚焦早期中华文明起源、商周制度的形成、春秋战国的社会转型、秦统一的来龙去脉等核心内容,阐述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四课之间存在着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第1、第2课的内容为递进关系,围绕着“早期中国起源、发展与转型”,与第3、第4课共同构成“早期中国国家从萌芽、初创再到成型”的发展脉络。
其中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是重点,第2课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是重点,第3课秦统一的历史意义是重点,第4课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上的巩固措施是重点。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夏商西周早期国家的形成发展,属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教材从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一直讲到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不仅时间跨度大,知识点多,而且历史概念多,理论性强。且由于资料的缺乏,理论概念和学术界争论也比较多,讲清楚这些问题会有很大难度。
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本课的内容要求及学习要点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尽管初中历史教学中已经对相关内容有所涉及,但由于高中课堂更注重学生对历史事件背后的逻辑关系的思考,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与初中历史有所不同。
本课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二是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特征。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要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这里需要知道考古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所作的区系划分,以及主要区系各自的特点。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指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周朝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放在西周表述)。从石器时代到西周,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的作用非常突出,但如果没有传世文献的帮助,考古材料的价值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它们两者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了解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早期国家与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国家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主要在于都是世袭王朝,具有职官、军队等国家机器;不同点主要在于以部族联合或分封制为基础,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不同点是理解早期国家特征的关键。由于夏朝缺乏直接资料,这方面的问题可以主要在商朝、西周讲述。商朝讲述“内外服”问题,亦可涉及神权政治因素。西周主要讲述分封制,显示出其比商朝进步之处。
在讲述中国早期国家特征时,要求使用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等不同材料,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考古材料不仅包括甲骨文和青铜铭文的载体——甲骨和青铜器,更主要的还有史前文化遗址及其出土的代表性器物。它们都是所在时代的物质遗存,甲骨文、青铜铭文更以文字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活动和思想,对于了解所在时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相比之下,反映上古历史的传世文献,大都出于后人追述和概括,史料价值不免要打折扣。但考古材料通常是零碎和散乱的,只有结合传世文献,才能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解读。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是了解上古历史的基本途径。
二、教材主体内容分析
本课包括三个部分:“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这些内容尽管初中教材已经有所涉及,但学生要理解这节课仍然有很大难度。
1.第一部分“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与文化遗存”,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存,以及与这些时代相关的社会组织演进,如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部落、部落联盟、私有制、阶级等。
这一部分除了要指导学生掌握相关历史概念的内涵,还要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原始社会逐步向文明社会演进的根本动力。
2.第二部分“从部落到国家”,包括历史传说的意义和价值、考古资料的价值、夏朝的历史。
(1)历史传说的意义和价值。中国古文献中有一些神话色彩浓厚的传说,透过这些传说,我们可以窥见中国从部落向国家转变的大致情况。研究中国远古历史,古史传说是很重要的参考资料。
(2)考古资料的价值。古史传说不是直接史料,大都是后人的追述,还不能从科学的角度实证从部落到国家的演变过程,而考古资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考古资料大体可以印证文献所记载的古史传说中的部分内容,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实证。
(3)夏朝的历史。教材中关于夏朝的文字不多,但勾勒出了夏朝的基本特征。大体来说,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框架。
这一部分,可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为突破,通过认识文献中的夏朝与考古中的二里头文化的关系,加深学生对于二重证据法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看待新材料、新观点的方法。
3.第三部分“商和西周”。商和西周早期国家在不断发展,但它们在很多方面又是不完善的;血缘关系没有彻底被地缘关系取代,部族组织残留严重,以致国家内部结构往往只能采取方国联盟或分封制管理形式,比较松散,中央集权程度不高。职官系统也只能采取世卿世禄这种固化的等级结构方式。国家治理使用礼治而非法治。
总之,第1课以传说、文献和考古揭示了中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梳理考古遗存的时空关系,使学生知道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认识夏商西周时期的早期国家形成轨迹和基本特征;通过阅读文献,分析、比较文献,结合考古材料互证,懂得神话与史实、传说与信史的关系与差异。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本课是该单元的第2课,它在单元中上承早期国家的形成及殷商之制,下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秦朝,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政治、经济、文化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从早期国家建立到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过渡环节,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第一个转型期,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本课的内容要求及学习要点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本课内容在初中阶段主要集中于部编初中七上的6——8课。对于高中阶段的再次学习,既要注意知识的衔接,也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本课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二是了解老子、孔子学说和“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这两个要点均应置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的大背景下去认识。
本课的两个要点涵盖的内容很多,包括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兼并、改革变法、经济发展、思想繁荣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内容在初中阶段基本都有涉及。高中学习的关键之处不在于掌握更多的史实,而是要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理清上述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也是本课学习的难点所在。具体而言,从春秋到战国,政治变动十分剧烈,经济又有大幅度发展,促使西周以来的社会秩序逐渐解体,迫使统治者对传统治国方式进行调整。兼并战争的日益激化,更加推动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富国强兵。这就是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学习老子、孔子思想,重在掌握其中与时代变革有关的内容,了解他们的思想是如何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有的放矢”的。对于“百家争鸣”的局面,应当在初中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等所代表的各学派的思想要旨,了解战国士阶层的出现和活跃这一重要背景,以及“百家争鸣”现象的历史意义。
二、教材主体内容分析
本课包括四个部分:“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
1.第一部分“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这部分的重点是列国纷争对社会历史的影响。列国纷争带来了社会动荡,有造成人民生活困难、痛苦的一面,也有促进社会转型与民族交融的历史进步一面。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政治体制由君主、贵族等级分权制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历史也由分裂趋于统一,华夏族与周边族群以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为纽带面日趋融合。所以这一部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辨证看待历史的思维方法。
2.第二部分“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核心内容,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是一个重点。教材从三个层面进行讲述。
(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春秋中后期铁制农具、牛耕逐渐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私田”逐渐演变成实际上的私有土地,而且数量越来越多。为了增加国家收入,各国统治者开始进行赋税制度改革,承认土地私有权,促使了井田制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出现。公室(奴隶主贵族)要求征收私田赋税,而私家(卿大夫,即从奴隶主贵族中分化出来的新兴地主阶级)需要不断提高本阶层的经济政治地位。因此二者之间必然产生斗争,此即春秋战国时期卿大夫与国君之间权力斗争的根本原因。地主阶级在夺权过程中和夺权之后,自然要求按照本阶级愿望治国,以保护本阶级的利益。他们建立封建化政权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变法实现的。因此,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在战国时期成为一股潮流,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阶级关系变化以及社会转型。随着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关系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封建依附关系开始产生、发展起来。新旧势力的斗争,大大加速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形成过程。这两个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对立的阶级是从奴隶社会母体内孕育出来的。贵族专政的解体,使奴隶主贵族与奴隶的关系不再是社会的主要阶级关系,封建地主和农民的关系成为社会的主要阶级关系,中国社会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在夺权过程中和夺权后,为了巩固和扩展自身利益,加强对农民的奴役和剥削,先后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社会改革,掀起了变法运动,对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封建改造,达到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目标。
(3)各国激烈竞争的需要。各国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发展封建经济和政治,增强竞争势力,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胜出,纷纷在国内开展变法运动。变法最为彻底、效果最为显著的是商鞅变法。
3.第三部分“孔子和老子”。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主要思想。教材充分肯定了孔子在政治思想、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老子在认识论方面有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4.第四部分“百家争鸣”。这一部分的重点是“百家争鸣”局面及其意义。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由社会经济变动、政治变动,对思想文化的促进,形成“百家争鸣”局面,体现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原理。社会变化的加剧也促使士阶层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并且思考解决的方法,提出一系列主张。到了战国时期,社会冲突和矛盾更加激烈,社会更加动荡,原有的旧制度分崩离析;加上这一时期私学兴起,士人队伍进一步扩大,代表各阶层的学派越来越多,提出的主张也越来越多。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竞相发表见解,相互借鉴和吸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各家在并立中争鸣,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大发展,其智慧在现代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
这节课,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导致上层建筑变革,懂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逻辑,引导学生从“争”“变”中孕育“认同”的视角认识历史,理解革故鼎新、乱世求治、统一多民族国家渐趋成型的时代趋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