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场报告
7月1日下午至2日下午,大会围绕主题设置8场专题报告,议题分别为“邹逸麟先生学术思想”、“历史地理学方法论”、“历史政区与军事地理”、“历史城市与文化地理”、“地理学史与地图文献研究”、“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灾荒史、疾病史与环境史”、“历史经济与社会地理”。与会专家学者分批进行汇报并聆听了相关研究报告。
一、邹逸麟先生学术思想
“邹逸麟先生学术思想”分会场于7月1日下午在光华楼西主楼2201会议室举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萍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安介生教授主持。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钱杭教授回顾道,自2009年起他在上海师范大学筹备历史地理教研团队,其间邹逸麟先生关怀备至,启发良多,他谨代表上海师大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全体同仁向邹逸麟先生表达怀念和致敬。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华林甫教授回忆了邹逸麟先生带领课题组编纂《清史·地理志》浙江省部分的过程,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巴兆祥教授总结了邹逸麟先生对第三轮修志的指导思想及其对方志事业的突出贡献,充分体现了邹逸麟先生求真务实的学者风范。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冯贤亮教授回顾了邹逸麟先生在江南环境、水利、政治等方面的思考与研究,苏州大学历史学系余同元教授论述了邹逸麟先生有关江南历史地理的研究范围、方法及心得体会。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张伟然教授总结归纳了邹逸麟先生在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及历史地理信息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言其为人谦虚,学术上启后、开新。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陈隆文教授以邹逸麟先生从考订隋唐大运河汴河段开始构建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河湖水系变迁的研究框架和整体性认识为例,讲述了邹逸麟先生“小题大做,墨迹战术”的治学体会。安徽大学历史学院陆发春教授讲述了邹逸麟先生对设立安徽大学历史地理学硕士点及编纂《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一书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孙景超助理研究员认为邹逸麟先生研究领域广泛,涵盖历史地图编绘与研究、历史政区、河渠水利、运河、历史环境变迁与灾害研究等多个方面,并论及其治学精神、经验与态度。上海教育出版社总编办主任董龙凯先生回忆了邹逸麟先生在其攻读硕博士学位期间的指导与帮助,在其从事黄河研究的过程中从论文选题、资料搜集、实地考察到论文修改等方面均多有体现。安介生教授总结道,邹逸麟先生是史地所学术精神的代表和我们学习的楷模,希望大家一起感念邹先生的恩德,继承和发扬史地所的学术精神。
二、历地理学方法论
“历史地理学方法论”分会场于7月1日下午在光华楼西主楼2001会议室举行,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王振忠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勇先教授主持。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王社教教授总结了邹逸麟先生对历史地理学五个方面的贡献,即参与完成大型集体项目、在历史地理学多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编纂教材、深入思考学科发展、对历史地理学理论的重点方向和需注意问题提出看法,指出开展大型集体科研项目是发展学科的重要途径。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邓辉教授介绍了国外学者在区域研究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并对“景观”概念进行了深度阐释。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尹玲玲教授指出垂直向景观可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每个尺度下又有不同层级,这些层级可用地质年代维度、人类文明维度和文献历史维度来表述。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张永帅教授讨论了历史地理学能否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问题,认为历史地理学还需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丰富学科内涵,培养人才队伍,继续发挥经世致用功能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王妙发教授介绍了考古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属性以及考古学与历史地理学之间的关系,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方法以及对外交学术交流等方面为考古地理学的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议。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周宏伟教授基于中国文化价值空间差异的内涵及其评估的客观性、智能化、易操作性要求,尝试从历史文化厚度、丰度、精度三个方面构建中国历史文化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开发“传统村落分级分类保护利用基础数据平台”,为传统村落等文化遗产的分类分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傅林祥教授认为可以将行政地理作为政区地理的延伸,研究官员衙门、卫所等空间中的各种地理要素和驻地界限,以及地理对行政决策和行政过程的影响,由行政过程的探讨深化政区地理研究。
三、历史政区与军事地理
“历史政区与军事地理”分会场于7月1日下午在光华楼西主楼2401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汪前进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龚胜生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杨伟兵教授探讨了明清土司地理考释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认识,认为从事土司历史地理研究,厘清相关制度史及其流变至关重要,在积极挖掘和丰富资料体系的同时,还要提高考订质量,绘制内容翔实、要素多元的历史地图。新疆大学历史学院吴轶群教授从水利纠纷的视角考察了清末新疆省政府对阿克苏道所属乌什直隶厅和温宿直隶州政区调整,认为系统总结清末天山南路水利纠纷与政区调整的因果关系是今日西北边疆基层政区设置和调整的现实需求。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杨斌教授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乡级政区变迁的特征与规律,并呼吁学者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行政区划变迁问题。厦门大学李智君教授梳理了清政府消灭台湾郑氏集团、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揭示出澎湖列岛在台海军事地理中的重要地位。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罗权副教授探讨了清政府对贵州统治的深入和军事地理格局的调整过程,认为清廷通过改土归流、新设军镇等方式建立起了控扼要镇、遍及全省的流官治理及军事戍防格局。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夏增民教授从地理视角出发,认为中共革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自发”的生存战略选择阶段到“自为”的发展策略选择阶段,从生存到发展的战略统筹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地理基础。
四、历史城市与文化地理
“历史城市与文化地理”分会场于7月2日上午在光华楼西主楼2201会议室举行,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周宏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华林甫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王长松教授选取了1900—1978年的47个城市样本,使用人口和城区土地面积数据分析20世纪中国城市增长的时空格局和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促进中国城市规模增长的因素。台湾东华大学台湾文化学系黄雯娟教授从地名演变的角度梳理了清代、日据时期、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台湾都市街道命名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这些变化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毛曦教授通过历史文献和古地图分析证实了明清时期天津护城河的存在,并分析了“临河无池”说法产生的原因。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孙冬虎研究员通过《韩非子•有度》与燕国迁都蓟城、《析津志》与元大都设坊之数、《明实录》与北京外城的最初规划形状、《京师五城坊巷衚衕集》与“昭回靖恭坊”四个典型案例呈现了北京史料中的“微言大义”,提醒研究者仔细斟酌文献资料。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杨雨蕾教授从地域、山水、风气三个角度探讨了明清朝鲜文士的浙东印象。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马剑教授探讨了三国以降夔州城清洁饮水问题的解决方案,指出所谓城市饮水结构的差异问题实则是权力和社会差异的表现。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罗婧助理研究员和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孙涛工程师通过《上海道契》《行名录》和医院年报等资料、运用GIS技术复原了近代上海西医的空间分布与演化情况,认为西医作为上海租界侨民的一分子,不仅以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而成为城市社会空间的生产者,而且采用更为主动的方式参与城市物理空间扩张过程。
五、地理学史与地图文献研究
“地理学史与地图文献研究”分会场于7月2日上午在光华楼西主楼2001会议室举行,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王社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李玉尚教授主持。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汪前进教授从地理学史综合研究计划、地理学著作研究、历史地图绘制实践等多个方面回顾了顾颉刚先生对中国地理学史研究的奠基性贡献,认为地理学史与历史地理的研究是同步进行的。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王小红教授关注到明清之际随着西方地理学传入中国,国人逐渐采用西式地理观念和技术方法推动《禹贡》地理研究并呈现出新变化。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丁雁南副教授基于《历史地理学杂志》梳理了世界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思考中国历史地理学如何与国际接轨和对话,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历史地理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孙靖国研究员介绍了清代钱塘江海塘图的绘制内容及特点,认为海塘图展示了中国古代地图的局部传统,由此可以看到清代海塘的制度设计和实践的历程。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于薇副教授以上蔡蔡侯墓的记载为例讨论传世文献和地理志书之间的形成机制关系,特别强调关注地理类文献在记载先秦史实时的来源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萍教授通过“西北环境变迁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认识”“草原丝绸之路聚落与交通地理的深化”“鄂尔多斯高原地名群落与历史文化传承”三个案例呈现出地图资源的挖掘推进西北民族地区的研究深度与广度。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韩昭庆教授考订了《水道提纲》所参考的康熙《皇舆全览图》版本,并通过分析满汉文地名、水系名称、经纬度差异等推测出或许还存有一幅同样使用经纬度分幅的中文版康熙《皇舆全览图》有待发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勇先教授比较分析了清末《四川全省府厅州县调查户口划分区域图》与《宣统二年四川省城镇乡自治区域图》两部彩绘地图集的编绘情况,认为它们反映了清末四川县级以下政区设置及其治理结构的转型。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胡恒副教授通过考察地图绘制过程、比较文字图像内容、梳理版本源流,认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南怀仁《坤舆全图》稿本与澳洲所藏版本为同一系列,前者是草稿,后者是定稿,国博新版本的发现或许能为解决《坤舆全图》系列地图的文字、地图成书先后问题带来契机。
六、历史自然地理研究
“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分会场于7月2日上午在光华楼西主楼2401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历史地理中心邓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陈业新教授主持。
七、灾荒史、疾病史与环境史
“灾荒史、疾病史与环境史”分会场于7月2日下午在光华楼西主楼2001会议室举行,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毛曦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韩昭庆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安介生教授考察了绥远地区农牧交错地带移民快速增长的状况,以及对应出现的农业发展以及灾害应对情况,认为民国时期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时代发展,其赈灾救灾的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陈业新教授从环境、民生与文化视角考察了灾害环境下凤阳地区民众生存方式与趁荒风习的生成,认为趁荒是凤阳地区逃荒文化的定型标志、核心内容及特征所在,逃荒文化作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及社会治理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龚胜生教授利用中国历史文献及墓志资料广泛搜集历史人样本,建立“中国历史人生卒谱数据库”,分析了中国历史人的平均死亡寿命进行了时空变迁和影响因素,修正了以往对我国历史时期人均寿命的普遍认识。上海交通大学李玉尚教授对1870—1940年上海公共租界侨民华人的死因登记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这一时期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各类影响因素。
八、邹逸麟先生学术思想
“历史经济与社会地理”分会场于7月2日下午在光华楼西主楼2401会议室举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鲁西奇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孙冬虎研究员主持。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王振忠教授借助1980年代发现的安徽省歙县芳坑村徽商家族文书中商编路程、日记等资料,探讨了徽商与宁州红茶的生产与销售过程,厘清了徽州茶商经营的商品流通路线和家族势力网络等问题。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陈晓鸣教授以近代九江关开埠后历年子口贸易的进出口数据考察了九江口岸商品流通的腹地范围,探索了九江口岸与腹地地区社会经济的关系。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廖声丰教授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关税档案分析了清代前期渝关设立的地理和经贸背景,以及重庆成为清前期长江沿线重要商品流通枢纽之一的发展过程。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邹怡副教授从自然地理单元分区与茶叶运销路线角度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安徽至德红茶产业的空间结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王哲青年副研究员、侯的硕士生对1936年邮政舆图进行数字化,重建了邮政地理网络和OD时间成本矩阵,以清末民初若干城市为核心绘制了等时线,展示了国营邮政网络重塑政府、民间时空理解方式的历史过程。
纪要撰写人名单
姚雪丽:大会开幕式、大会报告纪要
巴雪艳:“邹逸麟先生学术思想”“历史城市与文化地理”分会场纪要
杜凯月:“历史地理学方法论”“地理学史与地图文献研究”“灾荒史、疾病史与环境史”分会场纪要
阴健坤:“历史政区与军事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历史经济与社会地理”分会场纪要
柴宝惠:大会闭幕式纪要
(纪要内容系撰写人根据会议录音整理,未经与会专家审阅)
撰稿 | 巴雪艳、杜凯月、阴健坤
编辑 | 刘 威威
初审 | 田澍瑶
终审 | 张晓虹
信息来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