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探索 > 从政体转型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

从政体转型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

从政体转型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从政体转型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李小萍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一、缘起和思路……隶属于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从政体转型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

李小萍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一、缘起和思路

……

隶属于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吕思勉先生认为中国近代历史是转变,伟大的转变时代。基于此,我确定对这个单元的内容解读: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解析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艰难演进的上曲,近代中国用109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抗争,终于使苦难的中国望见曙光。外敌入侵只是中国落后的外在原因,过于强调外因,容易激发反帝情结,在文明史观指导下,被侵略是事实,但更应该重视差距,尤其是要看到在近代中国人自己是如何探索救亡,在外来冲击和内在选择的双重推动下,中国社会的渐变。

在大量阅读和探析的基础上,我逐步明确了《辛亥革命》这一课的基本方向,不把革命的过程作为重点,也不能单单讲孙中山等革命派的推动,而是立足于这个时段中国的变化,政治体制的变化。高二文科班的学生,经过高中一年半的学习,在学科思维和学科素养上都有明显的进步,如果提供足够细致且易懂的材料,他们是能够从大时段角度来理解历史进程的。基于这样的学情和教师的自我备课储备,确定了教学目标。

核心目标:从政体演变的角度来探究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渐变,认识政治体制的变革是立足国情、尊重历史传统,顺应世界潮流的渐进历程。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二、过程和实施

辛亥革命是甲午战败后,中国人奋起抗争的典型表现。与此同时清政府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活动,清政府的改革活动和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赛跑,在这场比赛中,革命跑过了改革。

(一)改革与革命赛跑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近代探索历程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近代探索历程

设问:根据改革和革命的时间表,归纳清政府改革举措和革命派革命活动的趋势和特点?从材料二分析清政府改革的影响。从材料三找寻辛亥革命能在1911年成功的理由。

过渡:改革的力度日益加大,范围越来越广泛,从经济到政治体制。这场改革有带有政治改革的滞后性和虚伪性等特点。

革命活动日益密集,规模小、分散性,依靠清政府的新式军队,主要在南方。

革命党人没有强大的军队,只是依靠小范围、低烈度的革命活动居然能成功瓦解了不断改革的清政府。只有更深入的探究改革和革命活动带来的不同效应,才能更清晰的体会这个看似矛盾却又实实在在的历史结果。

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政府的改革带来了立宪派的壮大,新式军队的建设成长和社会风气的改变。立宪派是社会的中上层人士,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同时又接受一些西方的政治理念和组织原则。新式军队,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本来是为维护政府而设,但是最终却成为了政府的挖掘机,历史的调诡也许谁都无法预测。在大规模的请开国会活动中,请愿已经打破了少数代表请愿、多数群众签名的方式,请愿运动成为名副其实的群众性运动。

清政府的各项改革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特别是1910年更为突出。此时恐怕全世界都不会想到,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的寿命其实只剩短短1年了。1911年武昌的枪声让这个帝国几乎是瞬间崩坍。难道真的是武昌这一次起义就让清政府如此吗?材料三虽然表现的是两派的争论,但是在争论的背后却反映了两派对祖国前途命运的一种深切关注,对现代化道路的一种选择。可以说立宪派和革命派本就是一体两翼,从而看到革命派和立宪派之间的结合是必然的。也从一个角度说明革命迅速成功的缘由。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二)君权、君宪、共和

回看材料一思考从清政府的改革时间表上看,清政府想在中国建立何种政治制度?结局如何?

过渡:从改革中看到地方自治、颁布宪法、司法独立、预示着清政府构建君主立宪制的路径。君主立宪的稳步推进深刻影响了革命党的活动进程,但是1911年皇族内阁的出台,让备受期待的政府立宪覆上了虚伪的影子,让不少对清政府寄以厚望的立宪党人失望,在这样的形式下立宪派和革命派的结合是必然,这也加大了革命成功的可能性。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_近代探索历程

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度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

——摘自1913年2月23日《独立周报》第七期

设问:根据材料四探讨《临时约法》的制度构想?再根据材料五体悟革命党人的制度构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距离。

过渡:主权在民否定了主权在君,内阁制和三权分立国家组织原则。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的组织形式.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在中国第一次开创了以法治国的先河。促进了人民的觉醒,鼓舞人民起来为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斗争。

选出了总统,颁布了宪法,中国走向了共和。

真的走向共和了?从材料五的两种反映,我们真的可以用费正清先生话来说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三)臣民、国民、公民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过渡:民众称谓的变化折射了中国制度的变化。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高度发达的君主专制制度,在这一制度下,除了绝对权威的皇帝,其余的都是皇帝的臣下和子民。清政府在1905年颁发的《钦定宪法大纲》中有11处出现“臣民”称谓。辛亥革命帝制被推翻,国家主权的归属有了新的解释。《临时约法》明确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从皇权至上到主权在民,从臣民到国民的,民众的称谓一字之差,内涵却又了质的巨变。把时间再拉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宪法提出了公民的概念。

中国宪法文本上从臣民到公民的个体称谓上的悄然变化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和结果。

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三、回顾和自省

历史课堂要呈现给学生什么?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到“历史者,以过去之进化,导未来之进化也。吾辈食今日之文明之福,是为对于古人已得之权利,而继续此文明,增长此文明,又对于后人而不可不尽职义务也。”美国学者杜威曾说:“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人格)”而另外一位美国学者杰克森在《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活动,其明确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的性格和精神福祉(人格)产生持久的好转变化,而且,间接地,让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发生好的变化,最终延伸至整个世界。”我想通过从政体转型角度来解读辛亥革命,是想给学生呈现出这样的认识:历史是条长河,永远向前流动。在历史的潮流里,转型期是个瓶颈,是个三峡。“历史三峡”终必有通过之一日。从此扬帆之下,随大江东去,进入海阔天空……

节选自《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第4期

中国历史四次近代化探索_近代探索历程_中国近代化探索事件

上一篇: 建设中国特色汉语词源学
下一篇: 九卷本《中国史研究历程》面世 全面展示近四十年研究成果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