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过程中,文物主管部门将我国的历史文化街区分为:商业型、居住型、商住混合型以及其他4类。其中,“居住型街区”指的是以传统居住功能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与其他类型的街区相比,居住型街区的占地面积往往更大,并且以“传统民居”或“近现代住宅”为主要的建筑类型;在外部空间方面,居住型街区的街巷弄体系完整、空间尺度宜人,并且与每家每户的入口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居住型街区作为一种活态遗产,至今生活着大量的地方居民,拥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紧密的地方社会网络,往往是一个城市中传统生活方式保存最完整、最有特色的地区。因此,居住型街区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在于两者在特定空间中的长时间交互,共同构成地方社会生活独一无二的空间结构与场所精神。
问题二:“居住型街区”的保护难点是什么?
当前,居住型街区保护主要面临以下三方面的挑战:第一,必然的物质老化规律与人口老龄化趋势,增加了传统民居修缮与社区活力提升的难度;第二,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旅游商业化开发与房地产开发活动,极易引发物质层面的建设性破坏行为,以及非物质层面的过度商业化与人口绅士化问题;第三,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资金历来以公共财政为主要支撑。但是在现实中,有限的保护资金难以覆盖量大面广的传统民居改造。同时还要满足文保单位修缮、文化产业发展、以及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的诸多诉求。
问题三:针对“居住型街区”保护问题的复杂性,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势是什么?
针对居住型街区保护问题的复杂性,系统动力学方法具有模拟、仿真并且梳理和简化“复杂系统问题”的优势。本文通过将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在复杂保护问题的分析过程中,更加科学和理性地揭示各类问题产生与演化的内外影响因素,并且厘清显著因素以及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复杂交互路径。最终,为居住型街区保护规划策略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问题四: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机制模拟分析,平江得出了哪些有借鉴意义的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40年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不仅证明了“渐进式规划”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而且揭示了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事实上,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便出现了居住拥挤、建设性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其背后是住房公有化、老城工业化以及两轮婴儿潮的共同驱动作用。而在1980年代保护规划介入后,迅速采取古城整体保护策略,从宏观层面推动人口疏散、建设控制以及工厂外迁等举措,从源头上缓解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建设压力,同时解决工业污染问题。但是,由于必然的核心家庭化与物质老化周期的到来,通过发展新城而推动的人口疏散过程总是伴随着更多的年轻人口流失。在最新的发展阶段中,保护规划全面主导街区的更新改造工作,通过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机制,避免了大拆大建、人口置换等“更坏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通过局部的旅游开发,一方面确保居住型街区的主体功能不变。另一方面将旅游收入持续反哺街区的遗产保护、环境整治以及基础设施更新工作,大幅改善了地方居民的生活品质。然而,在必然的建筑寿命与家庭生命周期的作用下,街区中的传统民居空置、转租以及居改非行为与日俱增、旅游商铺持续扩张,而服务于居民的社区商业与传统居住功能日益衰落。当前,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延续性”正面临不可持续的危机。
那么,如何既能有效解决居住型街区更新的困境,又能保留其独特的“烟火气”呢。关键便在于留住地方居民,并且将这个最广泛、最根本的在地力量,纳入到遗产保护的事业中来。针对当前居住型街区的遗产价值危机,应结合精细化的住房产权梳理与权利共担机制,吸引地方居民和市场主体参与,最终走向政府与社区双主导、社会与市场共参与的活态街区保护更新模式。
本文撰稿:陈月
原文介绍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问题与规划策略演进——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机制模拟分析》刊登于《城市规划》增刊1。
陈 月,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讲师,硕士生导师,本文通信作者。
雷 诚,苏州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委员。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居民福祉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绩效分异与影响机理研究(52108058)资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