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以来,陆续写了一些历史社会学的文章,准备汇成文集出版,现寻有意向的出版社。书名拟为:
历史社会学的理论、方法与经验:双学科视角
预计有8章,其中6章已正式出版,1章还在会议论文阶段,1章还在写作中。文集若出版,这两章就不打算投期刊了。
共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历史学读出与社会学,细读史景迁、孔飞力、魏斐德三人作品,最终以反思历史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为总结。
第二部分是从社会学读出历史学,细读成伯清、第三波历史社会学宣言作、休厄尔的作品,迈向对时间性的历史关怀。
书名、目录、摘要见下。如果有出版社有兴趣出这个文集,可联系我的邮箱:syf_1991@163.com。
凡正式出版的文章,均可在
下载。
历史社会学的理论、方法与经验:双学科视角
第一部分从历史学到社会学
第一章孔飞力:君主与化身的奥秘
摘要:孔飞力的《叫魂》尝试回答了中华帝国专制统治之动力问题,但却未留意到其中的时间性维度与文法学问题。本文在阐释国家过程与权力时间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在专断权力时间中,君主既是国家的化身,也是政治的化身,能够对诸官僚施以私仆化的作用,而在常规权力时间中,诸官僚通过团伙化来实现将君主“去化身”的可能。将这样的化身理论放置在中西方历史上君主化身的案例比较的语境下,能够看出叫魂案中的弘历化身在其类型学、具体机制与后果效应上既具有共性,也有差异性。
出版:孙宇凡,2016,《君主与化身的奥秘:从孔飞力出发》,《社会学评论》第6期,第76-93页。
第二章史景迁:历史诠释与多重身变
摘要:理解史景迁的书写风格,不仅要从史学家或文学家的身份认定入手,更要从诠释规则角度入手。基于对史景迁的文本式疑问与脉络式疑问,本文指出他在《大汗之国》中为自己树立了汉学的虚构传统,以之区别《改变中国》中体现的干预传统。在前一脉络下,史景迁的文本中体现出被观察者/被观察的观察者/观察者(或作者)三重结构,并可以进一步借助述平和吕炳强的某与人、第四身与第一身的文法层次之说,将其发展出作者通过文法学意义上的化身成为被观察的观察者,进而参与到其行动历程与历史世界的事件序列之间的假设检验过程,从而形成文学化的历史书写。最后,本文以《康熙》的自传风格和《王氏之死》的文学风格为例,说明其中的文法层次与诠释规则。
出版:孙宇凡,2018,《虚构实在、多重身变与假设检验:论史景迁的历史诠释》,载杨雅惠编,《垂天之云:欧洲汉学与东/西人文视域的交映》,高雄:中山大学人文研究中心,第325-352页。
第三章魏斐德与赵鼎新的对话:天命正统与明清易代
摘要:基于魏斐德的《洪业:清朝开国史》一书,对于赵鼎新提出的以绩效正当性主导关于天命观的解释,提出以下观点:(1)其论述在正当性理论上与韦伯的论述能够兼容而非冲突。其中,绩效或效力是正当性的普遍基础。(2)经由四因说,认为“目的因+质料因”的绩效正当性无法保持理论的融贯性,需要再补充“形式因”,以转变为意识形正当性。(3)以明清易代为例,说明在意识形态正当性解释下,在天命观与正统观联接的情况下,统治者与统治班子之间命令—服从关系所展现的、具有事件时间性的过程。
出版:孙宇凡,2017,《捍卫意识形态正当性:天命—正统与明清易代》,《清华社会学评论》第8辑,第60-88页。
第四章把历史学带进来:历史社会学的跨学科视野与策略
本章是对前三章的总结。
摘要:历史社会学在社会学中的学科位置及其正当性仍是个具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历史社会学的跨学科想象出发,梳理出以分支领域型和学科本质型为代表的两种流派。前者在方法论上向主流社会学靠拢,认为历史社会学只是社会学的分支,历史学家无法是社会学家,而后者则从历史质性的角度认为历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学科本质,致力于推动主流社会学转型,认为社会学家要成为历史学家。这两派虽有分殊,但都存在“学科的大国沙文主义”和“孤岛隔绝化”吊诡并存的跨学科想象症结。相较于过于理想化地将社会学与历史学二者合一(即第三种流派),本文提出第四种主张:建立“迂回历史学、进入社会学”的理论研究纲领式对话。
出版:孙宇凡,2018,《把历史学带进来:历史社会学的跨学科想象与策略》,《社会理论学报》第21期,第379-401页。
第二部分从社会学到历史学
第五章历史社会学想象力与主体时间性:从成伯清到史景迁
摘要:成伯清基于社会结构、传记和历史的“社会学的想象力” 维度三分法,认为现代性时代背景所导致的社会学反时间倾向,需要通过叙事的策略来加以扭转。不同于此,本文认为可以再引入世代和行动历程维度,来进一步认清基于社会学自身知识增长带来的反思物理时间和迈向主体时间的倾向。而以叙事作为表征策略的必要性,需要立足于以假设检验为核心的士多噶因果性以及奥古斯丁的主体时间。为澄清这种因果性与时间性,文章进一步以史景迁的两本著作为案例加以说明。
出版:孙宇凡,2017,《时间、因果性与社会学想象力》,《社会理论学报》第20期,第155-181页。
第六章第三波历史社会学与突现时间性:从存在论到方法论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第三波历史社会学的存在论与方法论立场及其背后的突现时间性预设,而非该波次在经验议题及其解释性理论上的转变。第三波历史社会学的突现存在论包括个体和社会两个层次,而所谓的突现就是连接个体层次的行动者、行动和能动性与社会层次的图式和团体之间的“现实化”,体现了米德的“现在的哲学”;同时,本文厘清了第三波历史社会学的方法论即斯廷奇科姆的的深度类比,是对诸历史实例的谓词加以等价比较并建立因果序列的过程,其存在论承诺虽然与第三波历史社会学在论证逻辑上一致,都是从情境—情境定义这对概念入手理解对社会结构或社会秩序的拆解与建构。
出版:孙宇凡,2018,《第三波历史社会学的理论图景:突现存在论与深度类比方法论》,2018年台湾社会学会年会:新竹:交通大学。
第七章结构转型与事件时间性:作为历史学家兼社会学家的苏维尔
摘要:基于事件作为结构转型的定义,本文以内在批判的方式,重新阅读休厄尔的《历史的诸逻辑:社会理论与社会转型》中事件时间性理论。本文对休厄尔的理论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并予以修订。第一,通过分析休厄尔对结构定义的版本学分歧,指出更合理的“结构”定义为:由权力模式驱动文化图式与物质资源相互衔接的不均衡网络。第二,通过指出休厄尔对“结构转型”的认定的分殊取向,将之合并为“事件与结构的实用性双重匹配过程”。第三,通过引入里德的权力三维度理论(情境展演、话语诠释和位置关系),指出结构转型是倒三角式的、从断裂到再衔接过程。第四,指出休厄尔对事件时间性的理论界定与案例分析中分野,进一步按是否转型了深层图式,划分为垂直与水平两种事件时间性类型。
出版:孙宇凡,2019,《结构、事件与时间性:关于休厄尔一书的内在批判》,《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2辑。
第八章时间性、因果性与社会实在(待完成)
本章是对前三章的总结。
历史社会学的时间性包括三种:基于奥古斯丁的主体时间性、米德的突现时间性和苏维尔的事件时间性。三种时间性分别反映了各自的因果解释:主体取向的诠释、情境展演取向实用主义以及关系结构取向的事件解释。三种因果解释汇合成对社会实在的历史化定义:事件与主体的相互突现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的公开课:当代社会理论六讲| 吉登斯、布迪厄……
2018年《Sociological理论大缸》推送的88期前沿研究综览
终于用两年半完成了未完成的《美国汉学三杰与历史社会学》写作计划
(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第278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