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密星猛龙0
已采纳
1978年,《欧也妮·葛朗台》,傅雷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欧也妮·葛朗台》,张冠尧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欧叶妮·葛朗台》,李恒基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欧叶妮·葛朗台》,周宗武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欧也妮·葛朗台》,卜凤英译,学林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欧也妮·葛朗台》,余启应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欧叶妮·葛朗台》,王振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欧也妮·葛朗台》,丁世忠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欧也妮·葛朗台》,黄先义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欧也妮·葛朗台》,张林波译,广州出版社2006年,《欧也妮·葛朗台》,徐潜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欧也妮·葛朗台》,林一鸣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欧也妮·葛朗台》,刘凯译,农村读物出版社2009年,《欧也妮·葛朗台》,王冬冬译,哈尔滨出版社2009年,《欧也妮·葛朗台》,萧羽译,万卷出版2009年,《欧也妮·葛朗台》,郑克鲁译,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欧也妮·葛朗台》,罗国林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10年,《欧也妮·葛朗台》,宋璐璐、杜刚译,吉林出版社2011年,《欧也妮·葛朗台》,胡秀华译,朝华出版社2011年,《欧也妮·葛朗台》,杨令飞译,吉林出版
2小时前发布
篮球手仙道彰
南诏,大理国的由来
隋末唐初,在今云南大理的洱海周围及哀牢山、无量山北部地区,分布有乌、白蛮众多部族和部落,649~902年间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乌蛮”联合“白蛮”建立的奴隶制的边疆民族政权。一般认为,乌蛮是今彝族的先民。其中有六个势力最大的乌蛮部落,史称“六诏”(“诏”之意即王),即蒙舍、蒙嶲、浪穹、邓赕、施浪及越析;或称“八诏”,则加石和、石桥二诏(《新唐书》作时傍、矣川罗识)。蒙舍诏地处各诏之南,故又称南诏。649年,蒙舍诏首领细奴逻建“大蒙国”,自称“奇嘉王”,臣属于唐,遣使入贡。武则天时,其子逻盛亲自入朝。蒙舍诏原居蒙舍(今云南巍山西北),至唐玄宗时,逻盛之孙皮逻阁在唐的扶持下统一六诏,迁都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南太和村),779年又迁羊(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738年,唐赐名皮逻阁为蒙归义,封云南王。皮逻阁及其子阁罗凤即以洱海地区为中心,发展其势力,向东消灭踞有今云南中部、东部和南部的爨氏,向西南囊括今澜沧江以西的寻传、朴子、望苴子等族地区。南诏在境内发展生产,沟通本地区及中南亚与中原经济、文化的联系,在历史上起着积极的作用。
南诏之统一六诏,本由唐朝促成。统一后,南诏向外扩张。时唐设置姚州(今云南洮安北),建安宁城(今属云南),向今云南各地发展势力,与南诏发生矛盾冲突。玄宗天宝年间,唐朝开始抑制南诏的扩张。但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云南太守张虔陀等贪狯无谋,进一步激化双方矛盾。750年,阁罗凤发兵攻陷姚州,杀虔陀,遂背唐而附吐蕃,752年,吐蕃封之为“赞普钟”,意为吐蕃王之弟,给金印,号称“东帝”。时杨国忠为唐相,调全国各地兵十万征讨,但为南诏所败。其后安史之乱起,吐蕃东进,唐无力应付西南,南诏乘机扩展疆土,控制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包括今四川西南部、云南全部及贵州西北部的广大地区。阁罗凤孙异牟寻时南诏势力最盛,曾以二十万兵力与吐蕃并力攻袭剑南西川。吐蕃以南诏为属国,向其征发兵、赋,又派兵驻其境,南诏王异牟寻不堪其扰。787年,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不断进行争取南诏的工作。789年,吐蕃与回鹘争夺北庭,征发南诏兵力,引起南诏不满。794年,南诏终于与吐蕃决裂,与唐恢复盟好,并与唐联军大败吐蕃,异牟寻接受唐的“南诏王”的封号,但基于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掠夺人口以充奴隶,南诏仍不时向周围地区发动战争。829年,南诏攻陷成都,掠子女工匠数万而去。9世纪中叶,吐蕃政权瓦解,唐朝国力也十分衰弱,南诏既无西北后顾之忧,对唐境的侵扰更为频繁,成为晚唐最严重的边患。
南诏政治制度深受中原影响,其初期官制有六曹,即兵曹、户曹、客曹、法曹、士曹和仓曹,基本是沿袭唐朝地方官制。后期改六曹为三托、九爽。三托是:乞托,主马;禄托,主牛;巨托,主仓。九爽是:幕爽,主兵;琮爽,主户籍;慈爽,主礼;罚爽,主刑;劝爽,主官人;厥爽,主工作;万爽,主财用;引爽、主客;禾爽,主商贾。其相称为清平官,决国事轻重。地方军政制度则有六节使、二都督、六睑。“睑”犹如唐之“州”。
南诏文化教育制度亦多模仿中原。南诏多次派王室、贵族子弟往成都、长安就学。凤迦异、异牟寻、异梦凑(寻阁劝)祖孙三代并以被俘的唐西泸县令郑回为师,后又任郑回为清平官。不少南诏人深通汉文,擅长诗赋,南诏王隆舜、清平官杨奇鲲等都写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被收录于《全唐诗》内。南诏还从汉地吸收不少工农业生产技术。被俘的成都工匠在南诏传授纺织技艺,“自是南诏工巧埒(相等)于蜀中”。南诏王劝龙晟时佛教盛行。蒙氏王族不仅提倡佛教,而且信奉三宝。丰佑母还出家,法名惠海。大理崇圣寺及三塔即为南诏时所建,至今仍矗立于苍山之麓。
南诏晚期,由于频繁发动战争,赋役繁重,生产凋敝,各种矛盾激化。897年,南诏王隆舜只知畋猎饮酒,不理国事,为其臣杨登所杀。902年,权臣郑买嗣(郑回七世孙)利用民怨沸腾之机,杀死南诏王舜化真,夺取王位,另建政权,南诏亡。自649年细奴逻称王至此共二百五十四年,传十三主。
11小时前发布
天天快乐1414
《雍正皇朝》
12小时前发布
哪也去不了
写雍正的书最好叫《雍正盛世》 因为雍正在康乾盛世中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且在康熙和乾隆的中间。康熙晚年。阿哥们个个野勃勃,雄才大略。争权夺势。加上打台湾,收新疆。镇藩王,兵力减弱,地方势力剥削,国库空虚。百姓怨声载道,雍正皇帝即位之初,吏治废弛,贪污腐败已然成风。他克服各个方面的阻力,在全国上下大规模的开展清查 空,设立会考府,实行耗羡归公,实行养廉银制度,取缔陋规等多项工作,由于他态度决断,雷厉风行,清朝的财政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改善,官吏贪污吏治腐败的坏况都有很大的转变。旅日华人学者杨启樵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清朝恐早衰亡。”有“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说法军机处的设立,更是封建权利到达巅峰的标志。明代权力集于内阁,故有权相产生。清雍正把权力进一步集中在皇帝手中,创立军机处,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为皇帝出主意、写文件,理政务,"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其特点是处理政事精简速密。军机大臣直接与各地、各部打交道,了解地方情形,传达皇帝意旨。此机构存在200年,直至清末。创立军机处伴随的是推广奏折制度。由于以前的官员文书批转手续繁复,且经多人阅看,时间拖延且难于保密,而奏折则向皇帝直接呈送,直达皇帝本人。雍正扩大了可向皇帝上奏折的人数,不同身份的官吏可以及时反映情况,报告政务,使皇帝洞察下情,以便制定政策;也使官员们相互监督,皇帝得以了解他们的贤愚、勤惰、政绩、操守。改土归流 著名的改土归流同军机处更是写入了历史教材。我国西南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其职务为世袭,仅名义上接受清朝的册 封。土司们生杀予夺、骄恣专擅。这种制度妨碍了国家的统一和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雍正即位后,废除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各地的许多土司,改成和全国一致的州县制度。"改土归流"是一场严重的斗争,许多土司武装反抗,雍正坚决派兵平定。在平叛战争中虽然也累及无辜,给少数民族造成伤害,但从长远来说,"改土归流"是进步的措施,打击和限制了土司的割据和特权,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有利。
12小时前发布
『刻骨銘心』%
《白话史记》(全译本)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台静农先生的倡议下,汇集了台湾十四所院校六十位学人,经过两年的努力,将《史记》全部语译,凡一百六十万字。由台静农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出版。司马迁的《史记》贯穿经传,整理诸子百家,纂述了三代而下以至其当代的史事,为中华民族保存了纪元前千余年的历史文化,这一巨著,是先秦所有典籍无可相比的。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了解自家的历史文化,必读《史记》。惟有透过《史记》的认识,才能真正找出中国人的“根”。但因其文字古质,没有相当学力的人是不易读懂的。尤以今时学术分科,除专门文史学研究者外,有能力读此书的更少了。
12小时前发布
jessica0930
都历史,不要读什么白话的,最好连注释都不要看,多读几遍,自然就会懂,一直不懂,就一直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你自己读懂了史记,那么你就有自己的见解。都白话文很容易被误导的,即使你把他背下来了,那也是别人的观点,还不一定是正确,毫无意义。如果是要熏陶小孩子,那就无所谓了,到书店买有图片,有注音的,可以当做故事用,顺带学习识字能力。
12小时前发布
在路上8848
我这是窃取别人的研究成果,希望对你有帮助!----------------------------------------------------------------------------------------华丽的分割线《旧唐书·南诏传》 后晋刘响等撰 《新唐书·南诏传》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 《宋史·大理国传》 元代脱脱等撰 《蛮书》10卷唐代樊绰撰,一名《云南志》,《永乐大典》题作《云南史记》。这是现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唐代有关南诏历史的专著,是研究南诏时期云南各民族历史的重要典籍。《云南志略》4卷元代李京撰。这是云南最早的地 方志书之一,书中的 《云南总叙》中,记录了南诏、大理诸王的世系名号、溢号、 年号及其在位年数等史事,十分珍贵,是研究南诏、大理国的 重要资料。《棘古通纪》又名《棘古通》或《棘古通玄峰年运志》, 是用汉字记白语纪录南诏、大理国史事较早的一种地方史籍。 “棘”字又作“白”,同音异体字。此书形成于大理国时期,后失传。明代杨慎懂白语,用张云汉藏本《棘古通》为底本,译 为汉语,定名为《滇载记》一留传至今。顺便说一句,杨慎就是《三国演义》开场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 《西洱河风土记》唐代梁建方撰。 后由林超民进行精校,编入《云南史料丛刊》第22辑,定名为《西洱河风土记》。以上文献均有当代校注本,可以找来参考,毕竟站在大师们研究的成果上会让你事半功倍,祝学习顺利!
12小时前发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