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制国家的类型1地方分地方分权型国家也称非中央集权型国家.主要代表是实行地方自治的意大利,英国,瑞典,挪威等.其共同特点主要有第三章政治国家国家是政治学得核心概念和基本范畴。虽然行为主义政治学曾想用“政治系统”的概念来代替“国家”的概念,但现代国家的客观存在和对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又不得不“让国家回归”。因此,现代政治学不论其研究重点、兴趣和方法怎样,都不得不重视对国家本质、作用及其产生发展规律问题的研究。政治国家概述国家的概念(一)国家的概念。中国古代典籍把“天子”统治的地域称“天下”,诸侯统治的领土称“国”,卿大夫统治的采邑称“家”,“国家”是天下、邦国、家室的总称。秦汉以后实行中央极集制,把皇帝统治的范围通称“国家”,有时也把皇帝直接称“国家”。在西方,古希腊称“城邦”(polis),古罗马称“共和国”,其原意是由罗马城延伸到整个意大利和其他各省的居民,是地域广阔的意思。在中世纪称“王国”和“市民社会”。到16世纪,社会政治的发展使人们已有可能抽象出现代国家的概念,意大利的马基雅弗利在《君主论》中第一次广泛使用“国家”(state)这个词,表示在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社会。此后“国家”一词开始流行通用。
从政治学有史以来两千多年,各种思想家、政治家对国家下过许多定义,对国家的概念,即什么是国家,一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和争论。1、社会共同体说。亚历士多德认为,国家是许多“家庭及村落的联合体,它是为了达成完善的和自治的生活而组织的”。这种观点不能说明国家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联系。2、公务团体说。这种观点将国家视为一种社会性的公务团体,如英国工党理论家拉斯基的《政治学典范》一书认为:“现代国家在本质上是一个公务团体》。这种观点夸大了国家的公共管理的一面,不适合过去的国家和现在的国家,只适合未来的国家。它只看到了国家善的一面,忽视了国家恶的一面。3、有机体说。这种观点以生物界的自然规律来代替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国家与生物一样,是一个具有各种器官的生物有机体,个人是构成国家的细胞,作为细胞的个人必须依附于国家才能生存。4、法律现象说。近代资产阶级纯粹法学派的汉斯凯尔逊认为,国家是一种法律现象,是一种法律体系或法律秩序的现象。把国家看成是法律的产物。康德认为:国家是公民基于法律所组成的联合体。这种观点颠倒了国家和法律的关系,本末倒置。5、国家要素说。三要素:领土(土地)、人口(居民)、主权。(超阶级)。
还有四要素:(领土、人口、主权)+政府。6、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国家是具有双重身份的政治实体,既是阶级统治者,又是社会管理者。7、国家的概念:国家就是统治阶级在一定地域内建立的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社会政治组织。国家是一种社会政治组织。国家不是一般的社会组织,不是某种普遍的“联合体”和“社团”,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特有的政治组织,是继氏族组织以后人类社会进行社会治理的最权威性社会政治组织。国家和氏族组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们的联系在于:国家是从氏族组织逐渐演化而来的。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国家是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居民,而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的;国家建立了特殊的公共权力,而氏族组织实行由居民自己组织为武装力量;国家由官吏掌管公共权力和征税权,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享有特殊神圣的和不可侵犯的地位”,氏族首长则享有“不适用强制手段获得的,无可争辩的尊敬”,并以此来管理氏族社会。国家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号实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机关;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和阶级专政,国家的首要职能是政治统治,而不是为全体社会成员谋福利;国家的政治统治并不是为了激化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相反,国家还要维持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利益,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3、国家是一种统治机器。国家要实现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就必然要组织建立国家政权机关,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织。这种国家政权机关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形象地称为“暴力机器”。谁掌握了它,就能运用它来为自己服务。我们说国家是一种统治机器,还在于国家政权机关是一个国家最集中、最权威的体现,没有政权机关的存在与活动,国家的阶级本质、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就失去了物质的基础。因此,在现实政治活动中,国家必然表现为社会最权威的统治机器和管理机关。国家的构成要素所谓国家构成要素,就是指构成一个具体的政治实体国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形式要素。对于“国家要素说”,我们要批判其以国家构成要素的分析来掩盖国家的阶级本质,但又不能因此而否定国家是由一定要素所构成的政治实体,否则,国家的本质将无从体现,国家就成为一种无法把握的抽象理念。因此,我们既要从本质上把握国家,又要从形式构成方面了解国家。通常,国家是由人口、领土、主权和政府等要素构成。人口人口是指在一个国家统治权管辖下的固定居民,是构成一个国家的基本要素。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就不可能有国家。人口也是国家活动的对象和出发点。现代国家对人口一般是通过国籍来确定是否为本国国民,并以此作为进行政治治理的重要方式。
国家的居民往往是划分为阶级的,不同阶级的人们在国家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是根本不同的。国家的居民也可因民族、种族和宗教等原因相互区别而形成多种类型的国家。各国人口的数量相差很大,现在世界上,有多至几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也有少至几千人“袖珍”国家。不过,在国际法上,国家的权利即主权并不因为人口多少而有所差别。但是,人口问题往往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社会政治问题,这一个国家制定和推行内外政策有很大的影响。领土领土是一个国家居民永久居住和国家行使权力的确定地域,包括领陆、领海和领空。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行使权利的空间范围,统治者在本国领土上有最高的主权,有权排除其它国家对其领土的侵犯。领土是一个国家存在的物质基础,一定的土地、水域及其附属的资源是居民生息、国家活动的自然物质条件。正因为如此,确定的领土就构成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要素。领土的范围、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也对一个国家的内外政策、国际地位等有重大影响,保持国家领土完整、防止外国侵略,合理开发国土、科学家利用自然资源、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一个国家的基本职能。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底土(传统国际法只包括领陆、领水、领空)。领海包括:领海(12海里,美国只赞成3海里);毗邻区(24海里,又称为缉私区、海关区、移民区、卫生区,国家通过法律对其海关、移民、卫生等实施管辖);专属经济区(200海里,包括渔区,勘探、开发、养护、管理自然资源的权利,但不影响水域和水域上空的法律地位,外国可以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大陆架(我国是200海里,由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国家的陆地领土在海底的自然延伸,我国的大陆架有很多石油,除渤海外都有争端,东海大陆架与日本和南朝鲜有争端,他们提出按中心线划界,我国主张公平合理划分,因为石油大半在他们那一边)。
主权主权即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主权在一国国内具有至上性,在国际上具有独立性,它不能分割、也不难转让。主权是国家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没有主权就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主权不 完整也就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因此,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政治组织 的基本特征之一。 主权是政治统治权力的集中表现,因此,主权实质上是一种阶级统治权,他 总是属于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既然主权是国家的构成基础,那么,任何国 家都要反对外来干涉、维护主权独立完整。当然,现在各国交往和合作日益密切, 国家主权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刑事司法协助)。 政权组织政权组织是广义的政府。它是具体代表国家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组织 机关。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队、监狱等机关。 政权组织是国家存在的组织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在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权威代表。 国家没有建立一定的政权组织,就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其本质无从体现、职能无 法履行。因此,政权组织是构成国家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当然,各国政权组织在 本质、形式、作用等方面各有特色,由此而使现代各国相互结合而形成多姿多彩 的政治世界。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
原始社会就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道国家是什么。那时,社会是依靠氏族组织、部落首领的威信和传统的风俗、习惯来调整人 们之间的关系和维持社会秩序。 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当私有制、阶级出现,阶级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时,为了使“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对立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 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 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 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马克思) 国家产生不是外部力量强加于社会的结果,而是社会内部矛盾即阶级矛盾发展的产物。 国家是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建立的,是代替氏族组织的社会政治组织。国家和氏族的主要区别。 氏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国家是按地域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氏族只有社会管理的职能;而国家具有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公共管理)双重职能。 氏族社会没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力,氏族内部没有阶级、没有统治、没有奴役;而国家以特殊公共权力,以暴力国家机器为前提 国家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的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内部构成模式,即体现国家纵向的权力划分关系 和权利的协调制约关系。具体说就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