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社会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坚持多元参与、共同治理;坚持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施策;坚持立足国情、改革创新。社会管理的这些原则和理念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实践中逐步得到贯彻落实。从社会管理的内在规律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首先加强和完善社会建设。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生事业、优化社会结构、建设公民社会、建设城乡社区、建设社会规范。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社会建设是社会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从根本上来说,社会建设对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更加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的意义。因此,必须把社会管理纳入到社会建设中去谋划和推进,不能简单地就社会管理抓社会管理,否则很容易走向社会管控的老路。在社会建设中需要突出抓好改善民生,重点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收入分配、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问题,为社会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从源头上防范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
社会管理的重点在于建好社会。没有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公民社会的建设,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社会事务、社会需求,政府是无法包打天下的。建好社会首先要加强民生事业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增进人民群众的社会福祉。其次,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建设公民社会,让“原子化”的社会成员在市场化过程中重新自愿组织起来,满足其成员物质追求、社会服务、情感交流、兴趣满足、利益表达、权利保护等方面特定的、个性化的需要。这就需要政府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条件,加强和改进对社会组织的服务和指导。第三,要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建设,不仅要加强基层社区的硬件建设,更要搭建社区居民交往、交流的公共平台,建设社区公共空间,增加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积累社会资本。第四,要建设社会规范,包括法律、法规、道德、价值观等社会规范体系。特别要加大立法、司法和普法的力度,重点是要建设法治政府;特别要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体系建设。第五,要调整利益格局,协调利益关系,畅通社会流动渠道,优化社会结构,激发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既有秩序又有活力。
社会建设需要政府推动,需要政府腾出空间,创造条件,进行引导和规范。理论上讲政府和社会有各自发挥作用的领域和空间,理想的状态是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处于合作互补的关系,实现善治。管理政府、建设社会与服务管理社会应该同步进行,从而为推进良政善治、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保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