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具有决定性意义)、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这三种资源的占有状况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把当今中国的社会群体划分为五个等级、十个阶层。
五大社会经济等级(根据家庭人均年收人或月收人数据)
(1)社会上层:高层领导干部,大企业经理人员,高级专业人员及大私营企业主;
(2)中上层:中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小企业经理人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及中等企业主;
(3)中中层: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小企业主,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中高级技工,农业经营大户;
(4)中下层:个体服务者,工人,农民;
(5)底层:生活处于贫困状况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和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
十大社会阶层(根据资源拥有量的差异):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拥有组织资源)约为2.1%(在城市中的比例为1-5%,在城乡合一的县行政区域中中占约为0.5%);
(2)经理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或组织资源),1.5%(有些城市高达9%);
(3)私营企业主阶层(拥有经济资源),0.6%(私营经济发达地区高达3%,低的地方0.3%);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5.1%(大城市10-20%,城乡结合区1.5-3%);
(5)办事人员阶层(拥有少量的文化资源和组织资源),4.8%(城市10-15%,城乡结合区2-6%);
(6)个体工商户(拥有少量经济资源),4.2%(实际人数要比登记人数多);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拥有少量的三种资源),12%;
(8)产业工人阶层(拥有少量的三种资源),22.6%(其中农民工占30%);
(9)农民阶层(拥有少量的三种资源),(1999年44%);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基本上没有三种资源),3.1%。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它由十个社会阶层和五种社会地位等级组成(参见图1)。这十个社会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各社会阶层及地位等级群体的高低等级排列,是依据其对三种资源的拥有量和其所拥有的资源的重要程度来决定的。在这三种资源中,组织资源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资源,因为党和政府组织控制着整个社会中最重要的和最大量的资源;经济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它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并不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那么至关重要,相反,现有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在抑制其影响力的增长;文化(技术)资源的重要性则在近十年
[img]现阶段中国社会中的阶级是怎样划分的
中国现在分为10个阶层:
1、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
2、经理人员阶层
3、私营企业主阶层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5、办事人员阶层
6、个体工商户阶层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8、产业工人阶层
9、农业劳动者阶层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急剧变迁,使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不再是简单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中间阶层、企业家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正在兴起和壮大。
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的以政治、户口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这些迹象表明,社会经济变迁已导致了一种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出现,并且,这种结构正在趋于稳定。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当代中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新兴业态以及新的社会群体大量出现,后者被统称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共中央统战部微信帐号“统战新语”2015年8月4日发出解读文章,指这一概念已发生新变化,专指自由择业知识分子。
文章指:“至此,‘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专指自由择业知识分子。或者说,‘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狭义的仅指自由择业知识分子。”
文章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科技发展,新兴业态不断出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所涵盖的范围将不断扩充,数量持续增长;团结凝聚广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网-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
以上内容参考:中新网-官方解读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现中国有哪些阶层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1年12月11日发表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该报告把现阶段中国划分出了十个社会阶层。
这十大社会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十大阶层中,专业技术人员包括:科教文卫专业人员;工程技术专业人员;商贸服务业专业人员。因此,文艺工作者,医生,教师属专业技术人员。
不在业人员的阶层归类方式是:除了下述四类不在业人员,其他都归类为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①
从未就业的家庭主妇(已婚妇女)按其丈夫的阶层位置来归类。
②
从未就业的在校学生和22岁以下从未就业的未婚青年按其父亲阶层归类,如父亲去世,按其母亲阶层归类;
③
离退休人员按离退休前的职业归类。
④
曾经就业的在校生按其最后职业归类。
另外,此次抽样调查的抽样框未包括军队(这十大阶层分类,是按概率抽样方法,在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72个市、县、区进行6000份问卷调查的结果上,产生的),因此义务兵不太可能被抽到,而且,义务兵就其职业和社会经济身份来说具有过渡性质,因而,总体上来说军人没有被纳入这里的阶层分类。不过,军队家属大院是有可能被纳入抽样框的,调查样本中包括了一部分职业军人(文职军人和军官)。这些军人的阶层归类如下:排级及排级以上军官归类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排级以下军人归类为办事人员阶层。
关于其他的阶层划分以及楼主提到的这种划分方法,具体看:
当前我国出现哪些新的社会阶层
由陆学艺提出的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为划分标准构建的十大社会阶层结构
第一个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指具有实际行政职权的干部,不是所有的干部,是实际负责的干部,他们占全国就业人数的2.1%,这是2001年的数字。主要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民群众团体的负责人员。
第二个阶层是经理人员,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是国家公有制企业的老总、经理、中上层的干部,第二部分是三资企业的中上层管理干部,第三部分是现在私营企业的经理人员。他们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6%,这个队伍还在扩大。
第三个阶层是私营企业主阶层,现在私营企业主接近千万户。
第四个阶层叫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包括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工程师、医生、律师、文化工作者或者叫白领,这个队伍比较大,占全国就业人数的4.6%,实际上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都超过10%,但农村、县以下较少。
第五个阶层是办事人员阶层,是跟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相对应的,包括办公室主任、秘书、会计、出纳,还有电脑工作者、统计人员等等,当时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2%。
第六个阶层是个体工商户阶层。我国把雇工7人以下的称为个体工商户。
第七个阶层是商业服务人员,实际上也是第三产业工人、商业服务人员,但是现代商业、现代服务业人员还很少。现在这个队伍也是在扩大,将来要比第八个阶层大,现在是占11.2%。
第八个阶层是产业工人阶层。制造业、建筑业的操作工人,是体力和半体力劳动者,现在在不少行业里,如纺织、服装、电子、玩具、塑料制品等行业里,第一线工作的已经是以农民工为主,产业工人阶层占21.7%。
第九个阶层是农业劳动者阶层。据2001年的调查,这个队伍占42.9%。这个数字已经够大,现在社会结构不合理主要在这里。
第十个阶层是城乡的失业者和半失业者,统计数字2001年是4.8%,这里讲的是城镇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具体包括以下哪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具体包括: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2、经理人员阶层
3、私营企业主阶层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5、办事人员阶层
6、个体工商户阶层
7、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8、产业工人阶层
9、农业劳动者阶层
10、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扩展资料:
各社会阶层及地位等级群体的高低等级排列,是依据其对三种资源的拥有量和其所拥有的资源的重要程度来决定的。
在这三种资源中,组织资源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资源,因为党和政府组织控制着整个社会中最重要的和最大量的资源;经济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它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并不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那么至关重要。
相反,现有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在抑制其影响力的增长;文化(技术)资源的重要性则在近十年来上升很快,它在决定人们的社会阶层位置时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经济资源。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
中国社会当前的十个阶层
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