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 王璐
编者按:
近期,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中心联合中国大学生在线推出“实践育人”优秀作品征集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高校辅导员同仁大力支持、踊跃投稿,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作品紧扣实践育人主题,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了工作中的好方法、真本领,凝练出工作中的好案例、好经验,充分彰显了高校辅导员立足新时代、贯彻新思想、展示新作为的风采。现择优展示,互鉴共进。
实践育人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对于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河海大学外语院紧扣时代脉搏,结合专业特色,推动实施“贴合社会需求,突出专业特点,适应个性发展”的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文化活动等多元化载体,实现本科生、研究生各年级全覆盖,以达到实践育人和立德树人的工作目标。
一、主题与思路: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构建实践育人体系
面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政工作的新形势,强化思想引领,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外语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问题为导向,强化组织领导,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以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加大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为保障,积极调动整合校园、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
“贴合社会需求,突出专业特点,适应个性发展”的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旨在适应当前大学生教育管理新形势,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契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改变学生主要依赖课堂学习、缺乏真实社会体验的状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个性化发展,结合专业知识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适应社会需求的价值取向,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成长为综合能力突出并富有道德责任感的时代青年。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搭建平台,多措并举,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1、立足专业,对接需求,提升社会责任感
英语是一门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专业应用面较广,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结合专业特色,学院积极主动对接社会需求,不断拓宽学生可参与的活动渠道,提升志愿服务的层次,坚持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近年来,学院志愿者团队发挥语言优势,在青奥会、亚青会上开展礼宾接待、抵离服务工作,迎得了良好的社会美誉度。学院坚持走出去,对接社会热点,精心组织、培训志愿者,2016年服务G20贸易投资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世界水晶之都”考评认证志愿服务工作等国际盛会,2017年与2018年,连续两年承担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语言类志愿服务工作。实践活动层次更高,专业性更强,为学生提供宝贵的锻炼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1、2 G20专题会议志愿服务
图3 “世界水晶之都”志愿者讲解
图4 学院学生服务世界女排联赛
2、校地合作,设立基地,推动实践常态化
学院通过对外沟通,建立了相关社会实践基地12个,定期输送学生开展相关志愿服务,借此推动实践活动常态化运行。其中,2010年学院与南京明城墙垣史博物馆签订志愿服务协议,每周均有学生前往该馆进行义务双语讲解和城墙历史文化宣传服务,至今近千余人次参与,被评为校志愿服务优秀项目。2014年,学院与江宁区禄口街道成功社区“希望来吧”建立志愿服务关系。通过为留守儿童精心策划并开展诗歌朗诵、国学课堂、书画鉴赏等一系列寓教于乐的课程,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培养综合素质,助力健康成长。稳定的服务基地和多样化的服务内容使得学院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长效有序。
图5、6 依托基地开展实践活动
3、组织引领,分层分类,校园文化有特色
学院组织开展了“MEET WORLD”英语文化系列活动,每年一次外研社杯英语演讲、辩论、写作、阅读大赛校内选拔赛,每学期一次大型英语文化活动,每两周一次英语角,有效提升了全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实践氛围。
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和培养重点,学院确定了“低年级以团队社会实践为主,感知社会,奉献爱心;高年级与职业生规划相结合,突出专业,促进发展”的模式。鼓励倡导学生将所思所想深入研究,形成相关课题。2013-2016年,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创新型4项,创业型1项),提升了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固化了实践成果。2017年,我院共有3个学生团队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实现了质量齐升。
图7、8 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主要成效及经验:
特色鲜明,典型突出,实践育人成果丰硕
1、教育教学相契合,专业凝聚力提升
学院在一系列国际盛会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英语特长,以翻译和外事接待为工作重点,成为了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并与课堂教学形成互动。在志愿服务的实践过程中,语言成为学生了解世界和多元文化的纽带,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可度和凝聚力。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等大型专业赛事中的成绩屡创新高,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好成绩。
2、思想教育落实处,社会美誉度良好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开展实践育人的重要目标。学院以长效的实践育人体系和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内容,帮助学生在了解社会、体察民情、投身地方的过程中体会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自我价值,促进他们形成高尚品格。志愿者们专业的语言能力,饱满的热情、负责的态度、协作的精神和扎实的业务架起了中外友人交流沟通的桥梁,迎得了与会代表和会议主办方的高度认可。中国高校之窗、扬子晚报、南京晨报等媒体均报道过我院相关活动
3、实践内涵得深化,学生受益长才干
在浓厚的育人氛围带动下,学院学生主动开展与自身特长相适应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实践活动的内涵在不断深化,成果突出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1名学生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1名学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1名学生被推荐为2013年江苏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十佳风尚奖。2名学生在“海韵风华感动河海十佳学生”评选活动中分获社会实践类十佳学生称号和创业实践类十佳学生提名奖。学院多次获得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类相关奖项。
四、思考与改进
1、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进一步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意识,稳步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依托PU平台,做好学生实践育人项目的申报、管理、评价,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证明自我的科学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按照人生目标去提升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竞争力。
2、加强顶层设计,稳定充实实践育人指导教师队伍。
学院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融合机制,通过有效的保障激励措施,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离退休教师、优秀校友、合作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实践育人指导工作,保证学生学习及实践的正确方向性,确保师资的高质量、多元化、延续性。
3、加强理论深度,形成知行统一、知信统一的新局面
面对高校思政工作新局面,加强教师队伍的理论学习,综合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力量,将知识体系转化为信仰体系,为学生搭建感悟教育、实践锻炼、塑造自我的平台,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实践育人|基于“三位一体”的多元化、
全覆盖实践育人体系
主编:王慧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