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十四五”时期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日报这几篇新论这样说

“十四五”时期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日报这几篇新论这样说

“十四五”时期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日报这几篇新论这样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的目的为了人,发展的价值指向人,发展的动力来自人。就此

社会进步_进步社会党_进步社会制度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的目的为了人,发展的价值指向人,发展的动力来自人。就此,人民日报评论版推出系列文章,和读者一起探讨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网理论频道集纳其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张力

展望“十四五”,我们更需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国民素质、拓展人口质量红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大中小学在校生数从1949年的“倒图钉形”,到世纪之交的“金字塔形”,再到当前成为“正梯形”及“柱形”,2019—2020年出现重要拐点,宽口径高教规模超过同年高中阶段在校生数,我国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未来我国大中小学在校生数还将逐渐出现“双曲线形”,意味着年轻人受完高中阶段教育后有三条路可选:先升学再就业、先就业再升学、边工作边学习,这将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常态。

围绕未来五年和更长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作出重要部署。宏观政策主要聚焦在五个层面,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改革,这为我们在“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行动指南。

其中,特别要重视以下方面: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教育发展量化目标稳中求进,2021—202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85.2%增至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91.2%提高到超过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4.4%提高到60%;三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教育提质扩容工程”涉及各级各类教育,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促公平的项目将主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五是锚定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的目标,全国9亿左右劳动年龄人口,2025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将达到11.3年。这些要点集中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思想,充分显示了面向现代化深度开发人力资源的意向,充分展示了通过教育拓展人口质量红利从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详细】

让健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曾亲笔题写“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以此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和精神健康都有许多益处,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更高质量地享受美好生活。体育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马约翰教授在《体育的迁移价值》一文中指出,运动中形成的良好品质可以迁移到人的意志品格,体育运动的教育价值,不只限于运动场上,且能影响整个社会。的确,在运动中,人们既能感受到胜利的荣耀和突破的成就,也能通过养成运动习惯的过程,进行心理人格和意志品质的塑造。

除此之外,体育还有助于人的社会化发展。体育强调规则,尤其强调遵守共同的规则。规则意识和守规能力,是现代社会有序文明发展的基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经常参加体育比赛的人,对于人与团队、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理解会更为全面系统,更善于辩证处理竞争与合作等难题。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建设体育强国是“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保障学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时间,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指示要求,充分反映了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还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深化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这是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举措,可以使体育同教育、卫生、旅游等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与人群覆盖面的领域融合发展,实现学习中锻炼、预防中强体、旅游中健身,促进体育生活化,推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体育走进生活,让体育锻炼人人可为、人人爱为,既是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也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详细】

从国家战略高度应对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赵 忠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009年的12.5%增加到了2019年的18.1%,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从国家战略高度应对人口老龄化,意义重大而深远。

人口是主要的生产要素,是社会财富最主要的创造者;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也是经济社会中的主要消费者,促进与人口结构相适应的产业、技术、产品和服务发展,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体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建立人口、社会、经济政策相互衔接协同的政策体系,以达到保持适度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利用人口资源、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目标。

人口结构是慢变量,其趋势不会很快改变,人口老龄化是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基本国情。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青壮年人口占比将逐步减少,老年人口占比将逐步增加,这是制定社会经济政策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上升,老年群体在消费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也会为“银发经济”带来巨大潜力。应对人口老龄化,要未雨绸缪,围绕老年人这个关键群体,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积极开发与我国人口结构变动相适应的产业、产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消费和养老的需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还需要充分开发老龄人力资源。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3岁,这是开发老龄人力资源的客观条件。开发老龄人力资源,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推行弹性退休制度,通过养老保险等制度设计,激励老龄人口延迟退休,增加老年人口的劳动供给数量;另一方面,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建立终身学习制度,提升劳动力供给的质量,以更好地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变革。【详细】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傅 卫

健康的体魄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是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前提

强化“三医联动”和系统集成改革,既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健康服务,也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获得感、满意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明确了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细化了“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健康中国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抓好落实,以全方位全生命期的健康体系守护人民群众健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当前,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健康需求持续增长,健康已经成为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志。健康的体魄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是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前提。“十四五”时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

以加快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为首要任务,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卫生健康成为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公共安全问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包括改革和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创新公共卫生社会动员与参与机制等方面,为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提供了制度保障。【详细】

上一篇: 新时代,推动全民道德素质达到新高度
下一篇: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是怎样的- 社会经济.doc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