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吹响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崭新号角,为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应当以《纲要》为引领,立足民族地区实际,持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一、《纲要》是新时代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行动指南
《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培养时代新人的总体要求,深刻体现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特征。全面总结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成绩与经验,准确把握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问题和不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主流价值建构规范、强化认同、指引实践,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道德建设各方面,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首次将道德实践能力纳入其中,更加注重激发道德主体的内在意愿和实践自觉,实现了思想道德认知与实践的统一,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和德治的相互支持,用法治承载道德理念,以法治的力量引导人们向上向善。
二、准确把握民族地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特点规律
海北藏族自治州共有28个民族,少数民族占67.8%,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在文化环境、风俗环境等方面存在特殊性:一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各族群众在思想觉悟等方面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特征。二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市场化、现代化水平较低。三是民族地区科学教育比较落后,对先进理论和现代文明成果接受较慢。四是各民族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民族特点、反映民族心理特征的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任重道远。
因此,扎实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要充分尊重各民族特点。处理好民族差异与认同的关系,充分尊重不同民族的差异性,提出符合不同民族特点的具体要求和措施。积极引导各民族群众互相交流,加深在思想道德上的融合,感情上的认同,互相吸纳、共同进步。处理好传承和引领的关系,从民族地区群众思想觉悟程度的实际出发,尊重各民族传承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弘扬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优秀文明成果引导各族人民群众树立先进的思想道德观念,推进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健康发展。
三、立足民族地区特点找准贯彻落实《纲要》的着力点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深化理论学习、培育理想信念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综合运用新闻舆论等措施,引导各族群众理解党最新理论的内涵和要求,增强对党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系统推进文明城市等创建活动,把学习党的理论、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创建活动的核心工作,通过“十进”宣讲队、“德瓦尕宝”宣讲队等群众性理论宣讲力量,推动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牢牢抓住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突出学校教育主渠道,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海北州涌现出时代楷模2人,全国道德模范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5人,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省州级道德模范27人;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7家,省级文明县城等典型74个,州级文明村镇等典型200个,484户家庭被评为“五星级文明标兵户”。要把抽象的价值导向变成看得见的凡人善举,通过立标杆、学先进,用群众身边的榜样引导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聚焦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持续开展移风易俗,通过群众自发自觉的习惯养成,在培育良好乡风、家风、民风中引导人们坚守道德底线,提升文明素养。
坚持从红色精神中吸收道德建设正能量。海北州作为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孕育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以红色精神为代表的精神高地。通过积极传承、大力弘扬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深度挖掘红色历史和人物内涵,加强红色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努力让红色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以“两弹一星”精神巡回宣讲、宽卓太先进事迹报告宣讲等为载体,让各族群众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增强各族群众的精神自信和文化自豪,为道德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以重大节庆活动为载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重大节庆活动,承载着各民族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各民族宝贵精神品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体现,有着鲜明的道德导向,是传承传统美德、凝聚人心共识的有效载体。一方面,紧紧抓住建党节、国庆节等富有政治意义的重大节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化党史、国史、民族史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厚植家国情怀,使各族群众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民族特有节庆活动,将时代新曲融入藏历新年等历史悠久的节庆活动,通过各民族特有的文化、文艺形式,讲好古圣先贤、民族英雄的动人故事,展示身边好人好事的鲜活典型,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滋养各族群众的道德观念。
(作者为海北藏族自治州委常委、宣传部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