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小学生的家长看看哦!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心理学了84」

小学生的家长看看哦!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心理学了84」

小学生的家长看看哦!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心理学了84」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刘熹微 | No.84一、童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在儿童与环境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

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

刘熹微 | No.84

一、童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在儿童与环境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

教育和调节儿童与环境的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性_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从众性

(一)自我评价能力的特点

1、自我评价包括多个方面,如身体外表、行为表现、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程度等,这些都是小学生自我评价的重要方面。

2、社会支持因素对儿童自我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父母和同学的作用最重要。

3、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与情感密切联系。

喜欢自己的儿童,情绪最快乐;对自己评价不良的儿童,经常产生悲哀、沮丧的消极情绪。

4、小学儿童自我评价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都有密切关系。

父母和教师一定要积极努力为儿童形成良好自我评价提供最有效的社会支持。

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性_社会从众性

(二)自我控制能力

1.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控制攻击、协调人际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它的作用体现在个体对自身发展的能动性影响。

学者(罗腾伯格)通过“延迟满足”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行为。

延迟满足是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

他们要求被试者完成实验任务,并给予奖品。给可供儿童自主选择的有两种奖品,一种是当时即可拿到的小奖品,另一种是第二天才可以得到的很好的奖品。

结果发现:

6~8岁的儿童中有1/3、

9~11岁的儿童中有1/2选择等待,

12—15岁的儿童几乎都愿意等待。

这说明,童年期儿童延迟满足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有显著提高;自我控制行为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在童年期。

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从众性_社会性

2.影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研究表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如下:

(1)、认知和策略。

如果儿童能够将注意力从奖品上移开,去做其他感兴趣的事情,将使儿童的等待变得轻松容易。

(2)、榜样的作用。

让两组儿童观察两种榜样,一组被试者的观察对象总是选择即时得到微小的满足。这种榜样的作用驱使观察者倾向于放弃自我控制。另一组被试者的榜样总是选择延迟得到的大满足,这组观察者多倾向于等待。

(3)、家庭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父母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的、宽松而又民主的教育类型,可使儿童容易抗拒诱惑的自我控制能力。独裁型、惩罚型或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剥夺儿童练习自我控制的机会和动力,而使之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社会性_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从众性

二、儿童期道德发展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发展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道德准则,并以道德准则指导行为的发展过程。道德内涵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

社会从众性_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性

(一)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包括移情、情感共鸣、内疚、羞愧、良心等。

婴儿期就出现移情、共鸣表现;

幼儿期表现出内疚和羞愧感;

童年期,随着认知的发展,道德情感日益丰富,并影响着道德行为。

社会性_社会从众性_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

(二)道德认知的发展

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认知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他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得到普遍的认同。

皮亚杰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对4—12岁儿童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他把童年期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

前道德阶段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儿童只能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

他律是指道德判断的标准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其特点:

(1)、儿童认为规则、规范是由权威人物制定,不能改变,必须严格遵守

(2)、对行为好坏的评定,只根据后果,而不是根据行为者的动机。

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自律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其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即外在的道德标准内化于己。

这个阶段的特点主要有:

(1)、认识到规则具有相对性,是可以改变的。

规则是人们根据相互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可以按多数人的意愿进行修改。

(2)、对行为好坏的判断依据着重于主观动机或意图,而不只是后果。

社会性_社会从众性_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

(三)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行为是以习得的道德准则为指导的行为。道德行为发展的研究多集中在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发展方面。

1.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有益,对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

亲社会行为也称利他行为,表现为分享、合作、帮助、救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有利他行为、期待获得奖赏的有益行为、希望得到权威和社会赞赏的利他行为以及为了减轻个人内部消极状态的行为等。

虽然行为动机有所不同,但是这些符合对社会有利,对他人有益的行为都是亲社会行为。

社会性_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从众性

亲社会行为的获得需要有付出,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1)、道德动机的发展。

道德动机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由服从向独立发展,由服从成人的指令发展到自觉道德动机;由以具体事物的给予为动机向以社会需要为动机发展。

(2)、逐渐形成能设身处地为需要帮助者着想的能力。

(3)、需要具备亲社会行为的能力。

即掌握有效的助人的知识和技能

(如救助溺水者,需要会游泳)

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从众性_社会性

2.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

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攻击行为的基本要素是伤害意图。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需要多方面的措施,常用的控制措施有:

改善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教给儿童减少冲突的有效策略;

增加对攻击行为有害后果的了解;

发挥榜样的作用等。

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性_社会从众性

欺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攻击行为。

欺负的主要特征在于:

行为双方力量的不均衡性和行为的重复发生性,它通常是力量占优势的一方对力量相对弱小的一方重复实施的攻击行为。

社会性_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从众性

欺负行为的类型有三种:

一是直接身体欺负,欺负者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攻击;

二是直接言语欺负,欺负者以口头言语的形式对受欺负者实施攻击

三是间接欺负,欺负者一方借助第三方对受欺负者实施攻击(如造谣离间、社会排斥)。

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从众性_社会性

小学儿童欺负行为发展特点有四个:

一是我国小学儿童欺负行为的发生率为20%左右,并有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

二是言语欺负的出现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欺负,欺负的发生率最低;

三是欺负的性别差异,男生以直接身体欺负为主,女生以直接言语欺负为主;

四是儿童的欺负行为可以预测将来的适应不良,经常受欺负的儿童通常会导致情绪抑郁、注意力涣散、孤独、学习成绩下降、逃学、失眠,严间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行为。经常欺负他人者,可能造成以后的行为失调或暴力犯罪。

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性_社会从众性

三、童年期的同伴交往

童年期的社会交往主要是指儿童与同龄伙伴的交往。

伙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同伴经历、与同龄人结合的伙伴关系对他们的人格发展和社会性(包括道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社会从众性_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性

(一)童年期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

1.同伴交往是童年期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求

小学儿童的归宿感从家庭向同伴社会转移,从同伴中得到友谊、支持和尊重成为他们必需的精神寄托。如果在同龄集体中被孤立,那将是他们最大的精神创伤。

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性_社会从众性

2.同伴交往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过程中逐渐认识自己在同伴中的形象和地位,也了解他人的各种特点;

学会处理同伴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解决策略;

学会如何坚持个人的主张或放弃自己的意见;

学会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并善于利用各种信息决定自己对他人应采取的行动等社会交往能力。

(好多成年人也落下了功课)

社会从众性_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性

3.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从同伴的评价中了解有关自我的信息,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过程中逐渐认识自己在同伴中的社会形象和地位。

社会从众性_社会性_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

4.同伴交往增进良好个性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同伴的社会交往、共同游戏等活动,要求儿童遵守规则、承担责任、服从权威、完成任务,要求善于团结协作、助人、谦让,这些都会促进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

成人,尤其是父母亲,一定要珍重儿童的伙伴关系,千万不能阻止或粗暴干涉。必要时要努力为孩子创造建立适宜伙伴关系的条件,积极地予以协助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是家长不可忽视的重要责任。

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性_社会从众性

(二)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儿童的同伴交往使每个儿童处于复杂的关系系统中,在这种关系中,儿童们各自所处的地位和所扮演的角色并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研究者按照同伴交往中的人气特点,将儿童分为如下三种:

1.受欢迎的儿童

受欢迎的儿童往往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并易于合作。

2.不受欢迎的儿童

不受欢迎的儿童往往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常出一些不良主意和恶作剧。

3.受忽视的儿童

受忽视的儿童往往表现为退缩、安静,有依赖性或顺从性,既不为同伴所喜欢,也不被同伴所讨厌。

社会从众性_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性

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因素有多种,基本的因素还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因此,教育者要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掌握同伴交往策略,指导儿童改变影响同伴接纳的缺点,改善人气特点。

上述三类儿童中,对学校适应有较大困难者是不受欢迎的儿童,也就是被拒绝的儿童。帮助这类儿童改善人气特点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对其直接干预。

干预的办法是发现他的优点和长处,创造条件,发挥他的优势,引导集体接纳;指导社会交往策略和人际交往技能;榜样示范;行为训练。

2、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提高学习成绩会提升个体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也容易提高同伴的接受性。

3、发挥班集体的帮助作用。

改善集体环境即改善人际氛围。

社会性_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从众性

研究表明,被忽视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能够达到平均水平,他们在集体中并不感到孤独和不愉快。这说明儿童达到情绪上的健康可能有不同的途径。

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性_社会从众性

四、友谊的发展

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依恋基础上的个体间持久的亲密关系。

友谊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

(一)友谊对童年期儿童的重要性

童年期儿童非常重视友谊关系,其意义在于:

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性_社会从众性

(二)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儿童对友谊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根据研究的结果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约3—5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

这个阶段的儿童尚未形成友谊的概念,认为和自己一起玩的就是好朋友。

2.第二阶段(约6~9岁):单向帮助关系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友谊是指朋友的活动行为与自己一致或对自己有帮助,否则就不是朋友。

3.第三阶段(约9—12岁):双向帮助关系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友谊具有相互性,即双向帮助,但有功利性特点,被称为“顺利时的合作”,但不能“共患难”。

4.第四阶段(约12岁以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这个阶段的儿童之间相互信任和忠诚,相互分享和帮助,兴趣一致并相互倾听,共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还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排他性。

社会从众性_社会性_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

(三)影响选择朋友的因素

选择朋友是一种相互关系,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朋友也具有不同的倾向性。

影响择友的因素比较复杂,各年龄阶段主要择友因素的转变也是渐进的,具有动态性。这里以已有研究为依据,只谈影响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择友的主要因素。

社会从众性_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性

1.相互接近

客观条件使儿童具有较多的接触机会,如座位靠近、近邻、双方家长为朋友等。年幼儿童大多以这类因素结交朋友。

2.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以儿童自身特点为主要因素选择朋友,他们相互有好感,在学习和行为特点方面具有某种趋同性。小学儿童主要依这类因素择友,所占人数比率约为50%—65%,其中尤以二、三年级人数最多。

3.人格尊重、心理和谐并相互敬慕

择友中注重学习特点、行为特点以及品质特征和心理协调。依这类因素择友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社会从众性_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性

五、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又是任职最长的教师。

家庭及其人际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最重要而又最深远。

诚然,家庭中各种人际关系的影响是双向交互的。

例如,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孩子的发展,而孩子的实际表现也影响父母对他们的态度和表现。

家庭人际关系中亲子关系的质量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最重要,另外父母婚姻关系的质量对儿童心理发展也具有深刻的影响。

刑法中社会相当性理论研究_社会从众性_社会性

(一)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

儿童入学后,父母与儿童的交往关系就会发生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直接交往时间明显减少。

上一篇: 为什么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下一篇: 申小龙|语言的社会性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年轻的概念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