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一样,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其具体含义随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大到一国的国民经济,小到一家的收入支出,有时候用来表示财政状态,有时候又会用去表示生产状态。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和目的。本章将具体分析经济发展的内内涵与社会功能以及社会发展的含义与经济功能,探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模型与机制选择问题。经济发展,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口平均的实际福利增长过程,它不仅是一种财富和经济机体的量的增加和扩张,而且还意味着其质的方面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创新,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简而言之,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
从概念的内涵上看,经济增长是一个相对纯粹的经济学概念,侧重反映和体现财富与产出量的增加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有关经济方面关系的发展问题,而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特别关心社会一般关系的发展变化问题,涉及到非经济方面的诸多问题,所谓“有增长而无发展”或“没有发展的增长”之说,恰恰表明了二者之间概念与内涵上的差异和不同。但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又是极为紧密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没有增长,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反之,没有发展,长期的持续增长也将是不可能的。一般认为,只要有发展,便必然有增长,所谓有发展而无增长是不大可能的,即使出现也只是暂时的、短期的和局部的,而不可能是长期的、持续的和全面的。因此,经济发展和广义的发展经济学就包含了经济增长和增长经济学的问题与内容。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从总体上说,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实现,两者是正相关的。根据中国统计部门的测算,经济指数与社会发展总水平指数相关系数高达0.94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发展总水平指数的相关系数也高达0.935,由此可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是高度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和的。
然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毕竟具有不同的特点、目标和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导致社会发展。两者之间相互脱节和失调的现象的情况在过去和现在都是大量存在的。例如,有的地方把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经济唯一论,严重忽视了环境保护、科教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社会治安不好、社会风气恶化、生态环境破坏和居民社会生活质量不高。这说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既高度相关、又不完全等同,更不能相互替代。两者之间的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不会自然和自动的实现,而是需要加以调节和控制的。社会发展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多样的,这种多方面的社会发展都会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多方面的经济功能。第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经济发展需要有安全的政治法律制度体系、良好的文化教育体系、健全的社会保障等条件的维护和支持。没有这些“非经济”性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就失去了基本维持条件。第二,社会发展影响经济发展的结构和布局。社会发展主要是指非经济性的发展,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社会发展基本上属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显然,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则第三产业越发达,产业结构越趋于高级化。第三,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导向。
社会发展的实质与核心是人的生活质量和素质的发展,而人的生活质量特别是素质的提高内在地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和主体推动力量。第四,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社会发展的实质和核心是人的生活质量和素质的发展,发展经济的目的和归宿实质上就是为了实现这种社会发展。如果经济发展不能转化为社会发展,则意味着经济发展偏离了目的性,发生了经济异化,则这种发展就是不合理因而应当矫正的。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使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追求某一共同发展目标,并以这一共同目标为中轴和基准来不断调整各自的要素与结构,进而实现两者的良好整合。建构协调目标模型必须把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通盘考虑、统筹选择和协同设定,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与要求。(一)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方针进行整体定位。基本要求是使两者在发展的方向上一致、战略上协同、规模上匹配和水平上相当,同时还要注意使目标方针含义明确,具有激励性和易于贯彻。(二)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项目进行整体设计。目标项目是目标方针的具体展开,它具体规定了目标方针所要贯通和实现的层面与领域。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包括众多项目的庞大指标体系,诸如经济增长、人口控制、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人文发展、教育改善等等。
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项目进行整体设计,要注意全面性和综合性,使所有应集合在建设目标内的具体文明项目不致遗漏,做到经济目标、社会目标不偏废、不缺项。(三)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定值进行整体规划。目标定值表示各目标项目应达到的水平和程度,各项目标只有确定了具体定值,才能使发展有明确的标准,目标实现效果的测量与评价也才有明确的依据。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定值进行整体规划,首先是要实现目标项目的定量化,这样才便于掌握和控制。对于那些不能够或不便于定量化的发展项目(如道德发展等),也应尽量具体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其次是使目标定值准确反映该目标项目的基本内容、特点和趋向,正确体现该项目所表述的工作的性质。再次是使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在每一具体目标的定量与定性上相互适应、相互补充、相互平衡,做到既现实可行又适度先进。(四)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体系的整体分解。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广大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实现这种有效的共同参与需要通过对目标体系的整体分解来实现。只有将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整体目标体系依照管理层次和岗位职责分解落实到各个经济与社会组织和个人身上,才能保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效应的实现。
中国经济奇迹的社会学解读中国30年来年均10%的经济增长率主导了人类历史上最耀眼的经济革命,改变了1/4人类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形成了中国经济奇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虽对中国出口带来了沉重打击,但是因为“中国模式”的特殊之处,中国经济的已经率先复苏,并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复苏。所以归纳、总结、研究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优点与缺点、贡献与挑战,成为海内外各大媒体、研究机构、智库的重要研究课题。中国经济奇迹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强势和集中高效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模式”绕不过去的源头。中国政治两千余年的政治传统影响了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趋向于“中心驱动”模式,即政府是“主导型政府”或 “强势政府”。主导型政府便于资源集中、行动高效,是成就“中国模式”的核心要素。相 反,欧美社会体系由各个社会功能自主组成“网络驱动”的契约模式,少有政府干预,多进 行自我管理运行。今天,“中国模式”与“欧美模式”等的差别根本上与此相关。 中国政府的强势首先表现在其对经济具有决定性影响力,通过国有企业或与国家关系密 切的企业进行运作,国家政权通过对这些企业的控制介入经济。国家政权在市场中具有中心 地位:确定经济优先发展方向和目标,引领经济体制向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比如制订 “五年计划”,比如大型国企的巨大整合力。
2.对外开放和学习其他模式的成功特质 政府主导的同时,中国模式之所以取得巨大成绩,在于对外开放大量吸收了市场经济的 优势和其他模式的经验。对外开放很大程度包含了学习和融入其他模式的成功特质。新加坡 东亚问题专家马凯硕曾总结出亚洲几大模式成功是吸收了西方智慧七大支柱的结果:自由市 场经济、熟练掌握科技、精英管理班子、实用主义、和平文化、法制及强调教育。反观中国 模式,也是不同程度的吸收了西方的这几大智慧。同时“中国模式”还学习了亚洲内部的“日 本模式„‘亚洲四小龙模式”的成功经验。 在实际操作上,中国经济采取了对外国以及国际贸易和外资开放的模式。在开放中获取先进 技术、现代管理方法、先进知识以及外国资本。中国经济的内外部资本积累同时进行,内部 的资本积累依赖于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和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而外部资本积累依 赖于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导向型增长。通过渐进式对外开放,中国逐步加入国际经济体系, 成为世界主要进出口国和对外被投资国,并正在变成主要的对外投资国。 3.不断修正的形式 由集中高效的特点还能引申出“摸着石头过河”的特征。很多观点认为中国模式有一个 重要的特点在于“没有规定的形式”,设计师没有提前为中国发展规定一种绝对的固定的发 展模式,所以创造性的为世界贡献了中国经济奇迹。
我们说中国模式是一种经验的总结和后 发的理论归纳,即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在不断的“试验——修正——再试验——再修正”中搞 起来的,也就是所谓“摸着石头过河”。这点同时说明,广义的“中国模式”本身是没有局 限的,在未来也应该处在不断的修正中。 4.较强的内务实性与较快的适应能力 政府主导模式让中国在面对意外情况时拥有较强的务实性和较快的适应能力。****当 年的“白猫黑猫论”就是这种务实性的一种表现。在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成为最 早推出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的国家。能使得中国经济在短期内有快速复苏的趋势。这些 与集中高效的政府主导经济体制不无关系。 5.渐变发展过程,稳定国内局势 “摸着石头过河”与“循序渐进”发展特征相辅相成。稳定是“主导型政府”的根本保 障,“稳定压倒一切”是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强调的。因为不断“实验和修正”而没有在经济 体制尤其政治体制上进行剧烈变革。所有变化和改革都在循序渐进中进行,避免了东欧剧变 的不成功经验,维持了国内长久的便于搞经济建设的稳定局势。另外,通过逐步提升社会主 义和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来抵御其他价值观,既有利于保证全国统一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 思想下,也有利于保证国内局势稳定。
局势的稳定是发展“中国模式”的保证和又一大特征。 这种稳定的强调在一个GDP 从低水平经济向高水平经济迅速发展进程中显得十分有效。 6.把握全球化浪潮的机遇 中国模式的成功,中国经济的发展,除了稳定的国内环境以及政府主导对经济的强力推 进之外,还赶上了至关重要的历史的契机一一幸运地在对外开放之时恰好迎来了世界经济的 全球化浪潮。而中国在21 世纪的第一年加入WTO,更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带来强大的推动力。 中国把握住了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机遇,成功地将3 亿农民转型为农民工,全世界迎来 了中国制造时代。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中、低端产业转移,发展中国 家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资本,和本国的资源进行产业升级。也就是说,中国在全球化的国 际分工机遇中要取得发展,最关键的是在这段时间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更好的“比较优 7.“人口红利”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对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优势首先在于劳动力成本低廉,这是“中国模式”取得成 功的“人口红利”。最近30 年来,全球首屈一指的廉价的中国劳动力大军,为中国经济的 增长贡献率达到26.8%。中国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 万人,劳动人口比例高,保 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和社会保障支出的低负担。 其次,如上文提到,中国国内环境稳定,不像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民族、宗教冲突不断。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