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李严将军简介(李严最后的下场)

李严将军简介(李严最后的下场)

李严将军简介(李严最后的下场)(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一回,发生在诸葛亮“四出祁山”结束后,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李严和费祎。原文如下:李严将军简介(李严最后的下场)却说孔明入汉中,欲归成都见后主。都护李严妄奏后主曰:“臣已办备军粮,行将运赴丞相军前,不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一回,发生在诸葛亮“四出祁山”结束后,相关人物分别为诸葛亮、李严和费祎。原文如下:

李严将军简介(李严最后的下场)

李严将军简介(李严最后的下场)

却说孔明入汉中,欲归成都见后主。都护李严妄奏后主曰:“臣已办备军粮,行将运赴丞相军前,不知丞相何故忽然班师。”后主闻奏,即命尚书费祎入汉中见孔明,问班师之故。祎至汉中,宣后主之意。孔明大惊曰:“李严发书告急,说东吴将兴兵寇川,因此回师。”费祎曰:“李严奏称军粮已办,丞相无故回师,天子因此命某来问耳。”孔明大怒,令人访察:乃是李严因军粮不济,怕丞相见罪,故发书取回,却又妄奏天子,遮饰己过。

孔明大怒曰:“匹夫为一己之故,废国家大事!”令人召至,欲斩之。费祎劝曰:“丞相念先帝托孤之意,姑且宽恕。”孔明从之。费祎即具表启奏后主。后主览表,勃然大怒,叱武士推李严出斩之。参军蒋琬出班奏曰:“李严乃先帝托孤之臣,乞望恩宽恕。”后主从之,即谪为庶人,徙于梓潼郡闲住。孔明回到成都,用李严子李丰为长史;积草屯粮,讲阵论武,整治军器,存恤将士:三年然后出征。两川人民军士,皆仰其恩德。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四出祁山”,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却忽然收到李严的来信,说是东吴暗中与曹魏联系,打算兴兵寇蜀。诸葛亮非常疑惑,但仍下令班师回朝。等回到成都后,诸葛亮才发现原来是李严筹措军粮不利,担心诸葛亮责怪,便故意编出东吴即将入侵的假消息让诸葛亮退军。不仅如此,为掩饰自己的罪责,李严还在诸葛亮撤军后欺骗后主刘禅,想将撤军的责任推给诸葛亮。诸葛亮大怒,将李严罢为庶民。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后主刘禅得知事情真相后的神态,叫做“勃然大怒”,意为非常生气的样子。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汉代班固《汉书?谷永传》中的“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小说所描述的诸葛亮罢黜李严之事,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但过程却不像小说那么简单明了,而是非常扑朔迷离。据《三国志?李严传》载:“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

从这段记载及相关传记综合判断,这一事件的经过应该是这样的:李严督办粮草运输遇到问题,便派手下来到前线将情况如实告诉诸葛亮,诸葛亮也因此答应撤军。但等到诸葛亮大军南撤后,李严却又表示自己的军粮运输并不问题,公开质疑诸葛亮撤军。然后,李严又上表后主刘禅,说是诸葛亮撤军是为了诱敌深入。最终,诸葛亮拿出了李严写给自己的书信一一对质,李严无法抵赖,只能低头认罪。

单单从这段记载中,人们很容易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位高权重、经验丰富的李严为何会犯这样一戳就破的低级错误呢?即便李严真的无法完成军粮运输任务,随便让一个低级别官吏顶罪即可,又何必亲自出马,编出如此漏洞百出的理由进行掩饰呢?故此,后人对该传中的记载大都持怀疑态度,认为这并非是历史的真相。但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也只能是一个千古之谜了。

那么,诸葛亮究竟为何罢黜李严呢?已故著名史学家田余庆先生曾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废徒李严,是(诸葛亮)解决新人旧人之争的关键,是当时的一件政治大事……解决了李严问题,同时也就解决了江州地区的问题……李严被废徒后,诸葛亮立即‘夺平(即李严)子(李)丰兵,以为从事中郎,与长史蒋琬共知居府事’,见《华阳国志?后主志》。这样,江州的军政权就转移到诸葛亮掌握中了。”这个观点也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肯定。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进一步展开了,有兴趣者可参看田余庆先生的大作——《秦汉魏晋史探微》一书,里面有非常详细的论述。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上一篇: 伪满洲国(伪满洲国成立时间)
下一篇: 古代我的自称(古代我的自称20个)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