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学家熊大木写的小说《杨家将演义》中有一个叫穆桂英的巾帼英雄。这个穆桂英是小说虚构的人物。虽然是虚构的,但是,所有的文学都得有原型,因为,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不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穆桂英简介(穆桂英简介真实存在吗)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和穆桂英一样的巾帼英雄呢?还真有。先说第一个秦良玉。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明朝末年女将、民族英雄。秦良玉于1574年出生,她的父亲秦葵是明朝末年的岁贡生。秦良玉自小胆识过人,擅长骑射,又善长作文章,姿态风度娴静文雅,行军治兵,号令严明,所领军队号称“白杆兵”,远近闻名。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至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秦良玉率军平定杨应龙叛乱,打败了杨应龙的军队,使杨应龙被逼自杀。1613年,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告,病死于云阳的监狱。由于马千乘的儿子年幼,所以,秦良玉代领马千乘的职位。泰昌元年(1620年),后金入侵辽东,朝廷诏令秦良玉出兵援助。秦良玉派兄长秦邦屏和弟弟秦民屏率领几千人先前往。朝廷赐秦良玉三品官员的服饰,并任命秦邦屏为都司佥书,秦民屏为守备。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包围重镇沈阳,秦邦屏、秦民屏随总兵童仲揆渡浑河与清军血战,秦邦屏战死沙场,秦民屏突围而出。秦良玉于是亲率三千白杆兵直抵榆关,也就是今天河北省山海关,所经过的地方秋毫无犯。这说明秦良玉的白杆兵军纪严明,这也从侧面说明,秦良玉的领兵打仗的能力绝对不低于穆桂英。她的能力绝对不低于穆桂英。在我看来,中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中,最有能力的就是秦良玉和冼英冼夫人,也有叫她冼百合的。为什么这么多巾帼英雄,我最佩服冼夫人和秦良玉呢?因为,她们不光有能力,而且寿命长。像唐高祖的第三个女儿平阳昭公主,也是一名优秀的巾帼英雄,可是,寿命太短。而秦良玉军纪严明,能力出众,总是打胜仗。明熹宗曾下诏给秦良玉加二品官员服饰,并封秦良玉为诰命夫人,封秦良玉儿子马祥麟为指挥使。秦良玉上言请求从优抚恤秦邦屏,皇帝同意了。秦良玉一生中,平定杨应龙叛乱和奢崇明叛乱,而且,面对后金军队的进攻,也就是清朝军队,她进京勤王,而且还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打过仗,几乎无一败绩。正因为秦良玉对明朝忠心耿耿,所以,她才能成为二十四史中唯一封侯的女将军。她被封为忠州侯(也有说是忠贞侯)。她和穆桂英有以下几点相似:1.秦良玉和马千乘是通过比武招亲认识的,而穆桂英和杨宗保也是通过比武招亲认识的。2.秦良玉被封为忠州侯(忠贞侯),穆桂英被封为浑天侯。3.武功高强,战功赫赫。但是,她和穆桂英也有不同点:1.穆桂英是宋朝人,秦良玉是明朝人。2.穆桂英是虚构人物,秦良玉是真实的历史人物。那么,秦良玉究竟是不是穆桂英的原型呢?我认为,秦良玉不是穆桂英的原型。为什么呢?1.穆桂英的形象最早出现于熊大木写的《杨家将演义》中,熊大木大约生于1506年,死于1578年。也就是说,《杨家将演义》的成书不可能晚于1578年。而秦良玉出生于1574年,熊大木死的时候,秦良玉才四岁,穆桂英的原型怎么可能是只有四岁的秦良玉。2.秦良玉和丈夫马千乘是通过比武招亲认识的,可是杨妙真和她的丈夫李全也是通过比武招亲认识的。如果说凡是通过比武招亲认识自己丈夫的女英雄都有可能是穆桂英的原型,那么,杨妙真也有可能是穆桂英的原型。不一定就非得是秦良玉才是穆桂英的原型,再说,如果说因为秦良玉和穆桂英一样封侯,所以,她就是穆桂英的原型,可是,我看过的《杨家将演义》中根本就没有穆桂英封侯的描述。凡而是电视剧中才有穆桂英封侯的记录。这就说明,在原始的穆桂英故事中是没有穆桂英封侯的记录,那么,穆桂英的原型就不可能是秦良玉。接下来再来说说瓦乐夫人岑花。瓦乐夫人岑花出生于1496年,死于1555年。瓦乐夫人岑花在她的丈夫和儿子死后曾任田州州事,代理主管当地事务。后被授予“女官参将总兵”,隶属俞大猷部下。嘉靖三十四年4月24日,倭寇4000余人大举进犯嘉兴。瓦乐夫人岑花率兵歼敌千余。6月,在陆泾坝(江苏苏州境内)战役中,瓦乐夫人岑花又率军斩获倭首300余级,烧毁海盗船只30余艘。朝廷封瓦乐夫人岑花为“二品夫人”。后因领导抗倭的总督大臣张经被奸相严嵩陷害入狱,抗倭军队失去了得力的统帅,所以,瓦乐夫人岑花于(1555年)向朝廷告假还乡,同年,病逝于田州土司府署,享年59岁。这就是抗倭女英雄瓦乐夫人岑花的一生。她是1496年出生的,1555年逝世的,而熊大木是1578年逝世的。如果熊大木笔下的穆桂英是以瓦乐夫人岑花为原型的话,那么,他有二十三年的时间来写书。所以,我认为,穆桂英的原型是瓦乐夫人岑花。
接下来再来说说唐赛儿。唐赛儿是明末农民起义军女领袖,她是山东滨州蒲台县人。1420年(永乐十八年)在益都(今青州)卸石棚寨率众起义,震动京师。起义的原因是明成祖从南京迁往北京,大修宫殿,又组织人力,南粮北调,还开挖运河,先后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所以,唐赛儿才起义。站在广大农民的立场上看,这场起义是正义的。起义影响很大,但是,最终失败了。但是,关于唐赛儿的下落却有两种说法:1.唐赛儿等人安然逃走,不知所踪。2.朝廷为抓到唐赛儿,抓捕了很多出家的女性。唐赛儿为不连累她人,最后,投案自首,被凌迟处死。接下来再说,杨妙真和刘小姐。刘小姐的名字史书上没有记载,有说叫刘金定,有说叫刘桂英,总之,都只是猜测。她们两个人都是红袄军中的女将。红袄军是金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主要是抗击蒙古,和金军也打仗。而且,杨妙真是和她的哥哥杨安儿一起参加红袄军的。她哥哥死后,她就和另一支红袄军的首领李全比武招亲,两支部队合成一个强大的部队。杨妙真和刘小姐在山东占山为王,成为一个重要的军事割据势力。杨妙真使的是梨花枪,穆桂英使的也是梨花枪,杨妙真是通过比武招亲认识自己的丈夫李全的,穆桂英也是通过比武招亲认识自己的丈夫杨宗保的。而刘小姐是和她的父亲刘二祖一起参加红袄军的,刘二祖死后,其实是被金朝杀害,就是他的女儿刘小姐接任。顺便说一下,刘小姐的刀法和穆桂英相似。起义失败后,刘小姐让霍仪先突围,去看望自己的母亲,刘小姐很挂念自己的母亲。关于刘小姐的结局,有说是战死,有说是和霍仪一起隐姓埋名,说刘小姐改名为穆桂英,霍仪改名为杨宗保,就有了民间流传的穆桂英与杨宗保的故事。
我这篇文章中提到的这几个人跟穆桂英都有相似的地方,秦良玉、杨妙真两个人都和穆桂英一样比武招亲,杨妙真和穆桂英使的都是梨花枪,而瓦乐夫人岑花、刘小姐、唐赛儿的刀法都和穆桂英相似。瓦乐夫人岑花和穆桂英用的都是双刀。那么,穆桂英的原型到底是谁?我个人认为,刘小姐和杨妙真是穆桂英的第一原型和第二原型,唐赛儿是穆桂英的第三原型,瓦乐夫人岑花是穆桂英的第四原型,秦良玉是穆桂英的第五原型。最后,我再说一下,杨妙真、刘小姐、唐赛儿都是山东人。而穆桂英的家穆阁寨恰巧就在山东肥城。也就是说,她们三个和穆桂英一样都是山东人,所以,穆桂英家在山东,她们三个自然就是穆桂英的原型。再加上瓦乐夫人岑花和秦良玉的事迹,这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穆桂英形象。所以,穆桂英的原型是瓦乐夫人岑花、秦良玉、唐赛儿、杨妙真、刘小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