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中的袁世凯
1913年10月4日,伴随着稀稀拉拉的掌声,近代中国第一部选举法,《总统选举法》在天坛祈年殿公布了。此时,早已做够了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正急不可耐地想要转正。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选举——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选举,就在六天后开始了。
筹安会(筹安会六君子传)
1913年10月10日,大总统选举当天,议员们神情复杂地走进会场,他们都注意到了,这次国会不同寻常的氛围。
出门时,不少地痞流氓在家门口晃悠;国会外面,更是被军警堵得水泄不通,远处时不时地还会露出几颗脑袋,那是便衣警察和特务在巡逻。街道上也吵吵嚷嚷的,是袁世凯的御用“公民团”在游行,要来包围国会。
有关选举的漫画
议员们就在这紧张、吵闹的氛围中入场了,与外面的情形截然相反,会场里面鸦雀无声。主持人宣布《总统选举法》:
大总统,由国会议员无记名投票选举,必须有2/3的议员参加投票,国会才能召开;必须有3/4的议员投票,方能当选大总统。
选举可以进行两轮,如果经过两轮投票,还没有人获得当选资格,那么就以两轮投票中总票数领先的二人为候选人,进行最终选举。
有关选举的漫画
现在可查的一些档案,记录了当天的情形:
第一轮投票时,一共有759名议员实际到会,3/4的票数,也就是570票。结果:袁世凯得471票,黎元洪得154票,孙中山等人也有得票。
因为没能选出法定人选,故进行第二轮投票,这一次参加投票的人有745人,3/4的票大概是559票。结果袁世凯得497票,黎元洪得162票。
尽管袁世凯早在选举前就大造声势,精心布置,希图扫清障碍,结果他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依旧未能如愿当选大总统。
有关选举的漫画
第二轮投票结束后,已经过午,议员们饥肠辘辘,还没有吃饭,都拒绝立即开始第三轮选举。然而,议员们很快就发现,他们的意见根本不被考虑,哪怕是最简单的,想回家就餐的要求,也是不能实现。
袁世凯雇用的“公民团”在国会外大声嚷嚷,“不选出让我们满意的大总统,今天谁也不能离开。”议员们虽是愤慨万千,然而已在毂中,反抗不得,只得消极应对,勉强进行第三轮投票。
最终,袁世凯还是未能超过3/4,但以507票的相对优势当选。
至此,袁世凯当选大总统的法律手续终于履行完毕。
有关选举的漫画
四天后,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凯在太和殿,宣誓就职大总统。太和殿,就是前清皇帝登基大典的举办地。
袁的就职誓词可谓冠冕堂皇:
余一日在职,必一日负责!顾中华民国者,四万万人之中华民国也!全国之人同心同德,则国必兴。
当然,不管袁的誓词,此时念得多么动听,历史都已经证明,袁不过是在敷衍煽情而已。或许他选在太和殿就职,本身就说明了他的态度:专制与独裁才是袁一生最大之追求。
太和殿外景
袁世凯的政治生涯开始于晚清帝制时期,浸淫于封建专制日久,自然希望能够“家天下”,享受千秋万代的荣耀。
因此,1915年以前,袁氏称帝的各种筹备工作就已经在陆续进行了。当选正式总统仅是第一步,镇压国民党、解散国会、掌握内阁权力、修改《临时约法》,步步紧逼,袁世凯一点一点地暴露称帝野心。
太和殿内景
很显然,袁世凯追求的专制与独裁,完全不能与讲究“约法”的国会相合,双方紧张的关系,如同箭在弦上。此时的袁世凯,自认已经登上大总统的“至尊宝位”,不需要再与国会虚与委蛇了。因此,摆脱国会的掣肘,是袁氏当选后的第一件大事。
袁世凯针对国会的发难,最先表现在制宪问题上。即位后,他曾毫不掩饰地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若再适用于正式总统,则其困难将益甚”。
现在看来,所谓的“困难益甚”,不过是《约法》限制了袁世凯行政上的自主任命官吏权、不经过国会的宣战权、缔结条约权。
袁世凯要求修法的要求,触及民主权,也在根本上动摇了共和。如果照此想法实施,总统的自主行政权日趋扩大,国会的立法权日渐缩小,那么民主的三权分立,最后大概只能沦为一纸空文。
剧照中的袁世凯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日渐深入人心,尤其是那些参与过革命的议员们。因此,袁世凯的修法要求一出,就立刻引起了多数宪法起草委员会成员的反对,其中又以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国民党为主。
在宪法起草委员会中,国民党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然而国民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任何可以依凭的军事实力。国民党仅有的一支军事武装,早在1912年民国成立,就被黄兴出于和平建设的目的裁撤了。
此外,国会中的另一大党进步党,虽也主张共和,但因种种原因并不交好孙中山等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拥护袁世凯,若先对进步党下手,难免让人产生一种“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凉之感。
因此,基于种种考量,袁世凯决定最先拿国民党下手,1993年11月4日,袁下令解散国民党,取消国民党籍的国会议员。
孙中山油画
其实,袁对国民党的这种处理,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国民党人多势众,解散国民党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另一方面,取消国民党籍的国会议员身份,使国会因为不满足2/3的参会人数,而无法召开,以实现国会名存实亡的效果。
深谙袁世凯心理的北洋官员上呈公文,向袁世凯表示“国会非政治良轨”,挟持党见者众多,恐酿成民变;又因议员良莠不齐,导致效率低下,因此亟待革除国会。
袁世凯也顺水推舟,在1914年初,逐次解散国会、地方各级自治会,以及各省省议会。一系列总统令颁出,议会制度在法律上也不复存在,再无民意机构可对袁世凯的行为进行约束。
成龙饰演的黄兴
袁世凯想要的,正式总统无限大的行政、经济、军事权力已经到手,也和历代帝王一样,开始做着千秋万代的美梦。于是,他提出应该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能够拥有任期无限,权力世袭的权力。
袁世凯暗中透漏出想要扩大任期的想法,自然不缺察言观色的小卒递上筏子。
天津袁世凯旧居
轰轰烈烈的《选举法》,就在北洋派的“热烈讨论中”诞生了。新的《选举法》规定:
“大总统任期10年,并可无限期连任”,这在法律上保障了袁氏终生掌权的想法;
此外,“大总统的继任者,应由现任总统推荐3人,书于嘉禾金简,钤盖国玺,藏于石室金匮中;当选举之日,由现任大总统开启石室,取出名单。
这一做法,不啻于上古时代的禅让,保障权力世世代代掌握在自己手中。袁世凯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又派长子袁克定去军队训练,为传位于子做准备。
象征千秋万代的万里长城
袁世凯的野心步步显露,此前曾支持袁的进步党等人也逐渐失去了利用价值,袁一步步替换掉内阁里的非北洋派,对进步党人士或授予闲职,或暗示不要涉及政治,或直接禁止言论、结社自由,可谓步步为营。
大凡政治家,总对自己抱有一种极为自大的乐观主义,却忘了时事既能造就英雄,历史自然也不会迁就任何人。
袁世凯称帝前的彩排合照
?亲爱的读者,辛苦您看我唠叨了这么久,明天我们接着谈:袁世凯窃国(中):筹安会摆布民意,英日暗中支持,北洋派却态度暧昧!
历史,看似如此遥远;可历史,也从未走远……
我是@历史系的麦子,欢迎伙伴们评论区交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