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稷山县属于哪个市(山西省稷山县属于哪个市)

稷山县属于哪个市(山西省稷山县属于哪个市)

稷山县属于哪个市(山西省稷山县属于哪个市)稷山县大佛寺,又名清凉院、佛阁寺,国七。位于县城东北一公里的高崖之上,始建于金皇统二年(1142年)稷山县稷王庙,位于稷山县城步行西街北侧。玉璧城遗址区,国六。稷王庙创建于元至正五年,清道光23年重建。山西运城让鱼爱恨交加!爱它古迹多多精彩纷呈,恨它把已蜕化成淡水鱼的鱼还原成了海鱼。稷山县属于哪个市(山西省稷山县属

稷山县大佛寺,又名清凉院、佛阁寺,国七。位于县城东北一公里的高崖之上,始建于金皇统二年(1142年)

稷山县稷王庙,位于稷山县城步行西街北侧。玉璧城遗址区,国六。稷王庙创建于元至正五年,清道光23年重建。

山西运城让鱼爱恨交加!爱它古迹多多精彩纷呈,恨它把已蜕化成淡水鱼的鱼还原成了海鱼。

稷山县属于哪个市(山西省稷山县属于哪个市)

稷山县属于哪个市(山西省稷山县属于哪个市)

稷山大佛寺新建的山门,在高岗下

运城稷山县鱼和先生连看四处国保,环肥燕瘦,令人兴奋!今天先去两处:大佛寺和稷王庙。

三级台级之上是天王殿。新建的钟鼓楼位于第二级台级左右。

大佛寺因寺内正殿有依崖而塑的土堆佛,故名大佛寺。寺院随地势抬升,正殿若在山巅。登临,整个稷山县城匍匐在大佛脚下。大佛寺票价十元,六十岁以上人士免票。

据清同治《稷山县志》及寺内所存在碑碣记载,该寺始建于金代皇统二年(1142年),元、明、清各代曾多次重修或扩建。寺院坐北向南。原寺规模较大,因兵乱大部分建筑遭毁。现仅存大殿,垛殿及十王洞,十六罗汉洞等。大佛寺正殿,系楼阁式建筑,依崖建成。前有抱厦三间。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悬山顶。其一楼斗拱系典型的金代构件。单昂五铺作。该殿原为重楼三层,道光三十年(1850年)楼阁倾圯,至咸丰九年(1859年)建翅墙,“自下而上砌以砖,上建大厦三间”。现二层为咸丰九年所建。正殿左右各有垛殿一间,为元时所建。殿内存有释加牟尼坐佛一尊,该佛像依崖雕塑,高20余米,宽6.7米,气魄雄伟,保存完好。佛身串通阁之上下,攀木梯登至顶层,不仅可瞻仰佛之整体,整个县城全景均历历在目。(摘自稷山县人民政府网,鱼有删减)

天王殿

大佛寺位合邑龙脉之冲要,有“一佛镇三县”(稷山、新绛、河津)之美称,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清乾隆年间及民国均有修葺,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对大佛进行了绘饰;2004年5月1日,大佛寺雷击起火后,大佛完好无损,稷山县委、政府当即筹资重修……现在的大佛寺平面布局呈不规则形。(摘自稷山县吧,鱼有删减。)

穿过天王殿回望,稷山县城就在脚下。

山西省稷山县,位于运城市正北端。后稷故里。稷山县古称稷,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高凉县后称“高凉邑”。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稷山县。稷山县人文古迹众多,青龙寺壁画兴化寺壁画蜚声国内。古迹庞杂,主要有稷王庙、大佛寺、马村砖雕墓、丁庄李家大院、稷山三义庙、李老庄玉帝庙、南阳法王庙、店头古村、青龙寺等。

沿石阶上行,新落成的大佛殿巍然矗立在正前方。

大佛殿,殿两侧,有十王洞和十六罗汉洞。不开放。

正殿两侧的十王洞和十六罗汉洞,十王洞系人工凿成,深9米,宽3米,正面塑地藏王坐像,高1.55米,两侧侍童高1.23米,十王雕像分立洞之左右两侧,高0.69米,栩栩如生,保存完好,为元代雕塑之精品。十六罗汉洞,保存有十六尊塑像,亦为元时所塑。(摘自稷山县人民政府网,鱼有改动)

大佛殿内大佛为土堆佛。高20米,宽6.7米。坐佛,袒胸露乳,左手扶于左膝之上,右手上举呈“说法印”状。

大佛头饰螺髻,眼睛平视,鼻梁高挺,双唇微合,下巴浑圆,双耳垂肩,饱满的国字脸额头上有“白毫相”。

2004年5月11日(来自山西晚报)的那场大火中,大佛殿被焚,大佛被烟熏得黧黑,所幸安然。

关于稷山大佛寺内的大佛为哪位佛爷,有两种声音:官方宣介的释迦牟尼佛,民间考据的弥勒佛(鱼在运城新闻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有理有据证实此佛乃弥勒佛,有兴趣的朋友可看下面的有关链接。)

大佛的神奇之处在于虽是一土佛,但从金皇统二年(1142年)始建,至今800多年间,历各种灾祸仍然完好无损。

大佛殿内的看护师兄给鱼讲了许多有关大佛灵异的事情。鱼结合有关资料做了如下梳理:其一,稷山县地域地震多发,每次大佛都能安然无恙。如元至正七年(1347年)五月,稷山“地裂水涌,崩城陷屋”;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二月,“稷山县城垣尽毁,文庙学宫塌圮”;上述两次大地震加上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到上世纪70年代间稷山发生的18次地震,这大大小小二十次地震,大佛寺建筑屡遭摧毁,大佛却岿然不动!其二,抗日战争时期,稷山驻扎的日本炮兵,曾炮击大佛寺,其中一发炮弹击断大佛右臂(后已补修),随后这门大炮不知何故哑掉!其三,2004年5月11日,大佛殿遭雷击起火,焚烧得只余下三面残墙。大佛稳如磐石!其四,2004年11月11日午时,大佛殿上梁,本来阴云密布的天,在鸣炮上梁时,竟然云开见日。上梁结束,雨点飘落……

文殊殿

大佛寺正殿东西垛殿为文殊殿和普贤殿,有关资料上说它们是元代遗存。殿内置佛像,为新塑。正殿两侧的十王洞和十六罗汉洞洞口有铁将军把门,因为资料上介绍说里面塑像为元代遗存,鱼很想看看。

看护师兄说,钥匙在领导手中。鱼和先生去时时值正午,寻人不遇,只得放弃。

普贤殿

就此离开大佛寺,山门外,鱼注意到一对石狮,虽然残破但很是威武。那神态乃明清石狮所不及。

山门外的石狮正面

山门外的石狮侧脸

下面和鱼去稷王庙吧,那里可流连的东西多。

稷王庙票价二十元,六十岁以上人士免票。

稷王庙原在县城以南50华里的稷王山上,是相传的后稷教民稼穑之地。系专祀农圣后稷之古建,乃为元代创建。旧时,每年夏历四月十七日,四方人士必聚此举行隆重祭典。明隆庆元年(1567年)迁至今地。据清代道光二十三年碑文记载,原庙于道光十年失火焚尽,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由稷山县知事李景椿倡导募捐重建。庙内有姜原殿三间系单檐硬山顶,素筒瓦覆顶,唯琉璃饰似为明代遗物。殿前有卷棚式四柱亭一间,亭前延南为泮池,上建一单孔石桥,长20米,宽2米,桥栏以20块石雕构成,上雕八仙人物及花卉,图案。过桥攀石阶而上为后稷楼,系楼阁工重檐什字歇山顶,楼高30多米,上覆琉璃彩瓦,脊饰螭吻,仙人,天马神兽等。楼东西长20米,南北长19米,四面有3米宽的回廊,二十根石雕术擎立其间,殿前有两根浮雕盘龙石柱,工艺精湛。回廊外围以52块雕花石板成屏形栏杆。拾阶登楼,楼上四周设木质栏杆,稷山全县景历历在目。楼前献殿八间,进深10米,东西宽14米。系单檐硬山顶,琉璃彩瓦装饰。在献殿东西两山墙上嵌有巨幅石刻,均高2米,宽8米。西山墙为道光23年,稷山知事李景椿为重建后稷庙告成因赋七古一章,全文共四百余字,文秀字劲;东山墙为稷山八景,诗图并茂。前后檐下立栏花板上为木质浮雕之农事活动图,处耕播种至收割碾打等。献殿两翼建钟鼓二楼,长宽各四米,均为楼阁式重檐什字歇山顶,繁昂复斗,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琉璃彩瓦。稷王庙,系琉璃,木刻和石雕三者艺术汇为一体之"三绝"古建群,确属壮美罕见。1996年元月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1996)7号]正式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摘自道客巴巴)

稷王庙现存庙宇为清代遗物,主体建筑有献殿、正殿、后殿,钟、鼓楼东西两翼分峙,东西厢房廊庑环绕。

庙以木雕、石雕、琉璃件精美见称。

稷王庙中路为主要建筑,东路的八卦亭也不错,稷王庙的最北还有处玉璧城遗址,西路多古树,其中有棵枣树王,挂满枣子。鱼摘了些吃。各个个大肉厚甜脆。稷王庙不大,鱼和先生在里面流连近二个小时,才依依不舍离开。

钟鼓楼一层兼碑亭

庙内现存清代碑碣八通。钟鼓楼一层碑亭内为光绪和道光年间的重建碑。

稷王庙清代木作精细

稷王庙各殿殿脊的琉璃件是清代琉璃工艺代表。

屋脊琉璃件——琉璃塔,铁雕,花卉;芍药、牡丹、飞马、鸱吻,各个造型生动、色彩艳丽。

献殿两侧山墙各有一石刻。西壁墙上是清代稷山知县李景椿为重建稷王庙撰写的《稷王庙告成因赋七古一首》。东壁上有“稷峰叠翠、姑射晴岚、羲陵晓照、玉璧秋风”等稷山八景图。

稷王庙正殿和钟鼓楼檐板上,有稷王庙的木雕精髓:手持谷穗的稷王,耕耘的农夫、劳作的牛马,碾滚的碌碡、扬谷的风柜等。你能说那些人物仅仅代表了开启农耕文明的后稷部族吗?这些以农耕文明的春播、夏管、秋收、冬藏为表现内容的木雕暗示着稷王庙是社与稷,是土地与粮食,是黎民百姓的生计,是江山永祚、太平盛世的共同载体。看着如此精美绝伦的木作,中华民族农耕文化、五千年的文明史瞬间从檐板上走下……

稷王庙正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周回廊。

正殿前后石柱上分别雕刻一楹联:思文配乎天树八百年王业之本,率育命自帝开亿万世粒食之源;稼穑劳后躬播种功能垂百代,民人饱圣德崇隆祠宇耸千秋。

正殿正门前的两根蟠龙石柱。朱雀穿跃的火龙柱和鱼跃云绕的水龙柱。

稷王庙正殿前后有七十六块栏杆,回廊四周有二十根石柱,加之献殿东西壁刻,共同构成稷王庙石刻精华。其中回廊外围的五十二块雕花石板既有人物故事如二十四孝、八仙过海、渔樵耕读、文王访贤等,又有山水花草、飞禽走兽等。护栏杆上刻荷花,望柱上则是雕塑牡丹、菊花、南瓜、猴、狮、人物等造型。

枣树王

稷王庙内有北朝时期玉璧城遗址。玉璧城遗址是国七。

泮池望柱兽

感谢朋友们和鱼一起游运城稷山县大佛寺、稷王庙。下期稷山青龙寺、马村雕砖墓再见!

有关链接:

稷山大佛寺大佛像为“弥勒佛”---作者陈小明来源:黄河晨报发布者:运城新闻网时间:2016年5月20日

到过稷山大佛寺的人都会被那尊高六丈的大佛所吸引,在惊叹其高大庄严、在敬仰其右手高举“说法印”静坐说法时,不知道有没有了解到这是哪位佛祖呢?笔者听许多游人及文化学者说是佛祖释迦牟尼,但也有不少人说是弥勒佛,大家各执己见,莫衷一是。那么到底是释迦牟尼还是弥勒?笔者认为是弥勒佛。

大佛寺内保存的古碑不少,最早的两块碑是元朝至正年间和大德年间的。而据元朝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碑文记载:“初有,太原文水县师徒三人,立场行缘,纠化檀那,鸠聚水植,修建巍峨之阁,内塑弥勒大像一尊。”这篇碑文由当时离大佛寺不远的该县陶梁村另一佛寺“显明院”住持雄辩大师撰。细读碑文,我们能了解到,从金朝到元朝,包括佛门高僧在内,就都确定大佛寺供奉的是“弥勒佛”。而元大德十一年,距大佛寺所创建的金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不过166年,那时寺里僧人与方圆各寺以及香客都说大佛寺的大佛是“弥勒佛”,并明确指出“初有”两字,“初有”指的是刚开始时,这也就透露出,金朝建佛寺时就是按“弥勒佛”而塑的,并一代代口传下来。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这篇给我们提供了实物证据的碑文,我们可以明确认定大佛寺供奉的是“弥勒”而非“释迦”。另外,寺里还有一通清康熙二十年七月二十日立的碑文记载:“高梁不数里许,艮阜有佛阁居焉,阁中大佛金身六丈有余,世之以为希有此报身也。若论法身大矣哉,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寺碑以弥勒报身称之矣”。此碑文由当时古绛汾南洪济寺具戒沙门妙华拜撰并书丹,他也是一位高僧,而且也认为佛像为弥勒佛。碑文中“高梁”是稷山的古称,这块碑记载的是清顺治壬辰九年(公元1652年)修理佛寺之事。而据同治版《稷山县志》记载:“顺治壬辰年,僧官玹峰禅师担任住持,历经27年努力,创建钟楼,重修殿宇。”笔者认为这篇碑文中最关键的字眼是“寺碑以弥勒报身称之矣”。这“寺碑”无疑是指明朝时的碑。因为顺治壬辰九年距离1644年明朝灭亡不到10年时间,立在寺里的碑只能是元明时期的碑。而元朝仅有的两块碑只有大德那块记载“内塑弥勒大像一尊”而无“弥勒报身”之说,是以笔者认为只能是明朝时的碑文有此记载。通过这块清朝早期记载翔实的碑文,我们又能了解到至少在元明清时,佛门中和群众还认为佛像是弥勒佛而非释迦牟尼,并立碑为记,而这些也为笔者认为大佛是弥勒佛提供了最为有力的历史依据。

其实,中国人最早首选的信仰对象,不是观世音菩萨,也不是阿弥陀佛,更不是佛祖释迦牟尼,而是在佛教诸佛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弥勒。由此可知,弥勒佛是在印度佛教进入中国以后较早对人们产生广泛影响的佛。特别是在战乱年代,弥勒佛所象征的慈悲、忍辱、宽容、乐观的精神;所代表的仁慈、至善、幽默、达观、安闲的意义,更是对那些饱经战乱、屡遭烽火、生活不宁的人们心里最便捷有效的精神慰藉。也彰显了群众通过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许,寄托了人们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希望,更有力地助推了群众对弥勒佛的信仰。同时,朝廷又希望通过弥勒所象征代表的精神意义,来教化群众能安分守己,忠君爱国、以仁善为本,这也是佛教在战乱年代受到朝野普遍推崇的主要原因。而大佛寺创建时的金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其自建立到灭亡的一百年间,战争就未曾停止过。人们只好期盼弥勒佛能给未来世界带来祥和安定的生活、幸福美满的家业。也正因为弥勒佛的象征精神和代表理念确切地契合了当时群众的心理,所以当时寺庙普遍供奉弥勒佛也是人心之所盼,希望之所向。

根据南朝梁代僧佑编写的中国早期佛教著作《出大藏几记》中的记载,在晋代僧人竺法护翻译的诸经中,已经具有《弥勒成佛经》一卷,《弥勒本愿经》一卷。在此以后,在佛教经典翻译史上同样具有重要地位的鸠摩罗什,也翻译了弥勒经典。《出三藏经》中称:“晋安帝时,天竺沙门鸠摩罗什以伪秦姚兴弘始三年至长安,于大寺及逍遥园译出(佛经)。三十五部,凡二百九十四卷。”其中包括:“《弥勒下生经》一卷,《弥勒成佛经》一卷。随着弥勒经典的翻译,在中国僧人中对于弥勒的尊崇越来越显著。《高僧传》卷五、《释道安传》记载:“安每与弟子法遇等于弥勒前立誓,愿生兜率。”

这些翔实的记载表明到了晋代,僧人们已经十分重视尊崇弥勒经典的作用。为此可得出结论,僧人们对弥勒佛的尊崇信仰是十分广泛甚至是最看重的。而通过大佛寺内现存的元德十一年,由显明院高僧写的《佛阁清凉院碑铭》和清康熙二十年,由古绛汾南洪济寺高僧妙华拜撰并书丹的《重葺大佛阁并殿廊僧房庄严相好功德碑》两块碑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大佛寺及周边寺院名刹的僧人们都很尊崇弥勒,并十分肯定地表明大佛寺的大佛为弥勒佛。通过以上分析,大佛寺的大佛应为弥勒佛无疑。至于为什么大佛像不是大肚、宽腹、笑口常开的形态,而是庄严肃穆,呈说法印的样子,这跟佛教进入中国后弥勒佛形象演变有关系,因篇幅所限,以后会专文而论。

有关链接内容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敬!

上一篇: 刺绣艺术(刺绣艺术鉴赏)
下一篇: 月色灯山满帝都(月色灯山满帝都 解海楼)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