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中国历代钱币(中国历代钱币一览表)

中国历代钱币(中国历代钱币一览表)

中国历代钱币(中国历代钱币一览表)枚枚硬币,指尖江湖中国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统一于秦皇,其内容丰富,内涵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在古代,刀币、半两钱、金元宝,枚枚金属货币搭建起车水马龙的闹市。在现代,金属货币更是见证了我国经济的鹏飞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点点光热。在货币流通过程中,小额纸币易磨损,使用效率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顺应形势

枚枚硬币,指尖江湖

中国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统一于秦皇,其内容丰富,内涵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在古代,刀币、半两钱、金元宝,枚枚金属货币搭建起车水马龙的闹市。在现代,金属货币更是见证了我国经济的鹏飞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点点光热。

在货币流通过程中,小额纸币易磨损,使用效率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顺应形势的发展,我国政府适时地在货币领域进行了改革,打造了硬币。硬币耐磨损,使用时间更长,大大地节约了钱币的制造成本和发行成本。

中国历代钱币(中国历代钱币一览表)

中国历代钱币(中国历代钱币一览表)

目前我国总共发行过五套人民币,但人民币硬币相比于人民币纸币来说,发行时间略微晚了一些,是在第二套人民币中诞生的。

50年代初,国民经济已经逐渐恢复,工农业生产发展势头旺盛,商品经济也日益活跃,一个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已建立起来。但是,由于受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影响,加上第一套人民币存在着面额大、种类多、质量差、破损重等弊病,我国政府决定发行第二套人民币,这也是硬币在新中国发行的开端。

1957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其中硬币为我国首次发行,包括壹分、贰分、伍分三种面额,合计共发行100枚(流通硬币),材质为铝镁合金,正面图案均为国名和国徽,背面图案均为麦穗。这套硬币又称为“硬分币”,是我国流通使用时间最长的硬币。

现在人们生活中基本不再使用分币,但迄今为止,为完善货币制度这套币仍属我国法定的现行货币,可以和第四、第五套硬币等值混用。没有只收不付和停止流通的通知。只是在物资丰富,人民生活提高的今天,货币面额增大,硬分币已自动失去流通职能,只有银行柜台上支付利息用铝质分币。

中国第一套硬币中的明星

“五大天王”&“四小龙”

铝质分币里有五枚特殊的分币被称为“五大天王”,分别是: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币,1980年的2分硬币,1981年的1分硬币。这些分币发行量很小,而且没有在流通市场上流通过。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这五枚分币,是做成纪念册专门用于馈赠外宾,目前市场上所见的大部分都是海外回流来的,所以说非常稀少珍贵。

“五大天王”

“四小龙”指的是1955年的1分,1957年的1分,1992年的1分和1992年的2分。虽然这四枚硬币参与过市场流通,但铸造量十分稀少,目前全新品相的非常罕见。

80年代初,随着国力的逐步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购买力也明显上升,此时硬分币的需求量就不如以前那么多了。另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门渐开,中央领导经常会收到国外元首赠送的精制纪念币。出于回赠的需要,且缓解流通领域壹元券和角券的紧张,就于1980年4月15日发行了能够代表我国文化与铸造技术的第二套硬币:“长城币”。

“长城币可谓当代中国流通硬币与流通纪念币的开山鼻祖,又可称之为试机币,因此发行量较少。有壹角、贰角、伍角、壹圆四种面额,属第三套人民币,由沈阳和上海两家造币厂分别制造,发行期为1980年至1986年,每年4枚,共计发行28枚。

此套硬币设计的整体风格与分币极为接近,角币采用金黄色铜锌合金制造(铜70%、锌30%),图案为麦穗齿轮;一元币则采用铜镍合金制造(铜90%、镍10%),图案为万里长城的图样,“长城币”也由此得名。

因“长城币”既担当着货币领域改革开放的重任,也负有进入国际钱币收藏市场、为国家创收外汇的职责。因此很多藏友把它当纪念币一样收藏,导致多数沉淀于收藏领域,并没有真正发挥流通作用。因此在1986年就停止了生产,于2000年7月1日停止在市场流通。这也是目前我国唯一停止流通的硬币。

中国第二套硬币中的明星

1982年、1984年、1986年硬币

“长城币”虽发行了7年,但对社会公开发行只有四年(1980、1981、1983、1985),2角币对社会公开发行仅三年(1980、1981、1983)。因此未公开发行的1982年、1984年、1986年的硬币最为稀少,收藏价值最高。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铝分币在市场上的流通职能逐年下降,“长城币”多沉淀于收藏领域,市场急需一组新的“圆、角硬币”缓解货币需求的压力。

1992年6月1日我国发行了属第四套人民币中的“老三花”硬币。有壹角、伍角、壹圆三种面额。材质分别为铝镁合金(1角)、铜锌合金(5角)及钢芯镀镍(1元)。前后共经历了十一年的发行期,到2001年完全停止发行,共计发行31枚。其中1角菊花已宣布只收不付。

此套币在设计上非常注重货币特征和结构艺术的有机结合,在硬币背面突出货币面值的同时,还首次采用了代表高尚气节的菊花、谦虚高洁的梅花和富贵雍容的牡丹花为主景图案。看上去既庄重大方,又轻松活泼,可以说是民族文化和精神面貌的艺术品。

中国第三套硬币中的明星

2000牡丹一元、2000菊花一角

与五大天王一样,这两枚币也未参与市场流通,只存在于2000年的套币中,用于馈赠外宾。发行数量仅32万套,非常珍稀。

2000年套币

上世纪90年代,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现金的需求日益增加,加之自动化技术和精细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售货系统的普及等都对流通硬币的质和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属第五套人民币的“新三花”硬币于2000年10月16日起陆续发行。

此套硬币正面首次采用“中国人民银行”行名,背面图案分别变更为象征高洁爱国的兰花、象征和平团结的荷花和象征高雅傲霜淡泊名利的菊花为主景图案,充斥着中华民族悠久的韵味和独特的东方美感,特别是菊花1元更是成为了新时代货币美学的象征。

在材质的采用上,壹元保持不变为钢芯镀镍、伍角币则以全新的钢芯镀铜合金材质呈现在世人面前、壹角币则经历了材质上的变化,先是2000年10月发行的时候,采用了铝镁合金材质,而在2005年,则改为了不锈钢材质。

铝镁合金材质

不锈钢材质

为升级造币工艺,便于公众携带使用,2019年央行对第五套人民币新三花进行了材质、外形、规格上的调整。其中变化最大的属5角硬币,由原来的钢芯镀铜合金材质变为钢芯镀镍材质,从此全部硬币进入“钢蹦”时代。

中国第四套硬币中的明星

03年、05年荷花5角

在第四套硬币中,03年、05年荷花5角是大家公认发行量较少的品种,两者目前的原卷价格,均在300元以上,最贵的相比面值涨了13.2倍!

小小的硬币是集思想性、文化性为一体的小艺术品,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经济的剪影。枚枚硬币,指尖江湖,从山河更迭换新篇,到改革开放春雷响;从千禧世纪新气象,到新时代里奏宏章,硬币是小小的,承载的却是大大的。

上一篇: 京城中心(京城中心最新消息)
下一篇: 小周后强幸图原画(小周后和赵光义的画是真的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