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欧洲发生的俄乌双方冲突,引发全世界人民的关心,战争是残酷的,多少人因为战争流离失所。
可是北约组织却反其道而行之,一方面在国际上展现对“人道主义”的关心,另一方面却又不断地向乌方提供军事援助,扩大对抗态势。
俄乌僵局之所以演变成今日的军事冲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脱不了干系,就在上世纪80、90年代,美国也曾想邀请中国加入北约,还许诺为中国提供军事装备,遭到了中国的一口拒绝,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不结盟(中国不结盟政策)
那么美国为何会意欲拉拢中国加入北约呢?
这与美国当时艰难的国际国内环境是有深刻联系的。
也加大了美国的军费支出,越南战争打了将近20年,美国参战近70万人,动用武器耗费了近2500亿。
同时向“第三世界”国家疯狂扩张,出兵阿富汗,援助埃及,争夺世界资源进而打破美国的战略布局。
与此同时,美苏双方之间还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到80年代末期,美苏双方拥有的核武器足以炸平地球数次。
这也是美国逐渐落入困局的重要因素。
70年代的美国经济迎来了一次大衰退,短短十年之内,美国发生了三次经济滞胀,最终造成了比大萧条时期更为严重的经济衰退。
“水门事件”的披露,国会的改革运动等等一系列事件,使得这一时期的美国陷入国内国外两难的境地。
而中国便在此时进入了美国的视野。
中国同苏联关系的恶化,使时任总统尼克松看到了机会,拉拢中国来强化自己在亚洲同苏联的竞争角力,成为了美国的目标。
可是该如何彻底拉中国进入自己的阵营呢?
这个组织建立之初,是美国为了挽救欧洲凋零的局势提出的,用杜鲁门的说法是,遭受战争践踏的欧洲各国,急需联合起来以应对可能到来的苏联的压迫。
但北约的实质是,美国为了控制西欧各国而实行的霸权政策,从军事上控制西欧,从政治上操纵西欧。
亚洲成为美国的下一个目标。韩国、日本、甚至越南,都在美国的计划之内。
那么中国呢?
尼克松时期的美国国防部长梅尔文·莱尔德曾提出,鉴于中苏目前的关系,适当向中国释放积极信号,有利于遏制苏联。
对于中国,美国并不是真心交好,政治观念上的分歧是难以调和的,中国毕竟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
因此拉拢中国,对于改变美国在世界上的颓势,是十分必要的,美国甚至开出条件,如果中国肯加入,美国将向中国无偿送出大批武器装备,飞机导弹。
这一条件,被中国直接拒绝了。
邓小平同志曾说:“中国不搞霸权主义,反对霸权主义,中国永远不称霸。”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纲领。
他指出,“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要维护世界和平,寻求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
为什么中国始终坚持反对霸权主义?
首先,中华民族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爱好和平,不畏强权的民族,近代中国,从来没有侵略过任何一个国家,更没有干涉别国的事情。
中国担负着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力量,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人民反对战争,更反对打着别的旗号,实质上是侵略的战争。
“对这个问题,不仅我,还有中国其他领导人,包括已故的冒着的主席,周总理都多次声明。”邓小平同志一再声明。
第三点,中国不会忘记,中国人民也不会忘记,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也不会忘记美国依仗霸权对中国的核威胁和军事威胁。
中国的“爱好和平,反对霸权”一直与美国的霸权理念相冲突,也一直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相互冲突。
同时派遣士兵驻扎在中国领土之上,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帝国主义在中国租借土地瓜分中国。
中国人民十分重视领土和国家主权,中国不可能同意任何一个国家的部队,驻扎在中国领土之上。
另一方面,中国会成为美国实行霸权的“武器”,制约苏联,联合欧洲,统治亚洲,美国正在做着一个“美梦”。
中国领导人很明白,加入北约,就将成为影响国际社会稳定因素中国的一员。
自从苏联解体,美苏两极争霸的格局结束以来,北约在国际上越来越“活跃”,引发了国际上爱好和平国家的一致不满,
“波黑战争”:北约派出战机在波黑上空执行“禁飞巡逻”行动。
此后,阿富汗战争,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干涉利比亚等等,都有着美国和北约的身影,美国和北约正在破坏着世界的稳定。
如今,冷战结束30多年以来,北约,这个冷战的产物,仍没有摆脱冷战思维,一直在美国利用之下,鼓动“新冷战”,人为地制造“假想的敌人”。
打着“人道主义”口号,干涉别国政治,试图影响别国领导选举,培育所谓“亲美”、“亲北约”的新势力。
在俄乌冲突期间,北约一方面利用国际舆论,强迫国际社会“共同遏制”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却不断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境内加强军力部署。
在俄乌谈判的关键阶段,北约甚至私下对乌克兰施压,要求乌不得放弃加入北约,其险恶之心路人皆知。
或许是俄乌冲突缓解了北约国家的经济压力,美国和北约国家又开始膨胀起来,纷纷将矛头对准中国。
直言北约各国需要共同面对可能产生的“中国威胁”。
将脏水泼到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中国身上,却对真正的事实视而不见,充耳未闻,这简直是荒谬至极。
德国《明镜》周刊曾公开发文,联邦德国外交官代表于尔根·克罗博格曾在当年谈判时指出:“在‘2+4’形式的谈判中,我们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将北约扩大到易北河以东。”
随后更多的文件显示,美国代表蒙德·塞茨也表示:
“北约不应该正式或非正式地向东扩张”。
如今这一事实却被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置若罔闻。
既然当年做出不再东扩的承诺,就不应在“追求绝对安全”的借口下不断扩员,刺激地区紧张局势,俄乌战争的起源,就是北约组织的言而无信。
特朗普在任美国总统时期,美欧就在北约军费开支分摊的问题上面,闹得不可开交。
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说出“北约脑死亡”这样的话语。
将中国作为“下一任对手”,成为攻击目标,在国际上通过各种形势,遏制打压中国,北约正不断试图击垮中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