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发挥体系优势 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

发挥体系优势 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

发挥体系优势 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文/《在线学习》主笔 何曼2024年是国家开放大学建校45周年。45年来,国家开放大学始终坚持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根本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建设什么型社会_社会建设的建设思路_学习型社会建设

文/《在线学习》主笔 何曼

2024年是国家开放大学建校45周年。45年来,国家开放大学始终坚持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根本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最广大人民群众为办学定位、以全国一体化办学为发展优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引擎,走出了一条扎根中国大地、适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大学发展之路。

本期专题,我们通过专访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启明,对话行业专家,挖掘开放大学体系发展历程中的典型案例,打开老中青三代国开人集体记忆的闸门,全方位展示开放大学办学45年的丰硕成果,展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开放大学的未来发展蓝图。

省级开大特色实践

安徽开放大学

“三位一体”“三双联动” 推动“老有所学”提质增效

“当教育数字化成为新的常态,建设数字中国成为国家任务,学校要以实际行动推进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在国家开放大学办学45周年之际,安徽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杜爱玉希望国家开放大学能够发挥体系、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优势,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探索建成链接世界的数字化大学,为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贡献力量。杜爱玉在与本刊对话时表示,开放大学作为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应持续发挥自身优势,重视并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

为此,安徽开放大学深入贯彻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家开放大学相关要求,全力推进老年教育工作。通过不懈努力,该校已成功构建起“三位一体”的老年教育新模式,不仅让“老有所学”的理念深入人心,更在实际行动中不断推进“老有所学”行动走深走实、见质见效。

“三双联动”打造老年教育示范样板

在推动安徽省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道路上,安徽开放大学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杜爱玉表示,学校于2017年正式涉足老年教育领域,起步较晚,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学校毅然整合内部资源,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办学。虽然首次招生只有3个专业、100多位老年学员,但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近年来学校的老年教育逐渐赢得了老年群体的广泛赞誉和政府部门的关注。

为进一步提升老年教育的质量和影响力,校党委高度重视,系统谋划,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筹措建设经费。在学校的不断坚持下,2018年9月,安徽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成立安徽老年开放大学;2020年3月,省委编办正式批复成立“安徽老年开放大学”并加挂“安徽老年教育研究院”牌子,从而解决了人员、编制、经费等关键问题。自此,安徽开放大学依托老年开放大学、老年远程教育网及老年教育研究平台,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大学+网络+平台”三位一体的老年教育新模式。同时,学校采取“双轮驱动、双管齐下、双头并进”的“三双联动”策略,着力打造全省老年教育示范样板。

双轮驱动,加强老年教育办学体系建设。学校与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全省老年远程教育,构建了“省—市—县—乡”四级网络体系。目前,已建立17所市级老年开放大学、32所县级学院,并设立了201个以开放大学为主体的办学服务体系分支机构,显著扩大了老年教育的覆盖面,提升了教育质量。同时,学校还成功打造了“安徽老年远程教育网”和“安徽老年开放大学”微信学习平台,其中“安徽老年远程教育网”注册人数已突破120万,入驻安徽省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皖事通”,成为全省老年人远程学习的主渠道、主平台。杜爱玉表示,在双轮驱动下,安徽老年教育的格局得到了显著改变。特别是在推动优质资源扩容下沉、发展基层老年教育方面成绩突出:安徽老年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初步建成,远程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并持续强化了师资队伍建设。

双管齐下,推进老年教育线上线下融合。学校一方面持续优化“安徽老年远程教育网”,实现了在线学习、资源服务、教务管理、数据统计和直播教学等多项功能;通过多种形式建设了省级老年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促进了资源建设的规范化、多样化。目前已经建立600门成体系的老年教育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学校注重线下教育基地的建设,打造了集课堂教学、智慧助老、远程服务、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老年远程教育样板。线上线下的融合教学为老年学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现已建成智慧生活学习体验馆、书法国画、电子钢琴、民族器乐等功能教室11间,具备直播录播、安全监控、紧急求助、门禁管理四大系统。

双向发力,科研助力老年教育健康发展。学校积极发挥安徽老年教育研究院、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研究基地的作用,围绕老年教育发展重大问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应用研究。比如,学校聚焦“老年教育政策法规”“乡村社区老年教育”“老年远程教育”等研究方向,汇聚全省各方力量,建设专兼职研究队伍,培育科研团队。研究院坚持科研创新,不仅持续在课题研究、教材建设、咨询服务等领域发力,还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应用转化。通过一系列努力,学校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参与了老年教育相关标准的制定,并在长三角地区进行了多项合作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在团队建设方面,学校成功推动了高层次课题的突破,团队成员主持了多项省部级、市厅级课题,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同时,学校积极支持校级老年教育研究课题的申报与评审工作,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经费支持。在教材建设上,学校聘请了老年教育领域的专家教授,主持编写了首批老年教育系列教材,其中《老年安全常识120条》受到了广泛认可。

安徽开放大学还通过一系列特色活动,推动老年教育实践落地。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教育的内容,也提升了老年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例如,学校每年举办线上教学成果评比和“网上学习之星”评选活动、面向社区开展“智慧助老”活动,手把手教会老年人通过手机开展学习、购物、出行等操作,帮助解决“急难愁盼”的困难和问题。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老年人智能生活系列课程》17期,编制《智能手机》校本教材向社区居民免费发放,受到老年群体的普遍欢迎。

多维发展助力老年教育“乘风破浪”

“老年开放教育从扬帆起航到乘风破浪,得益于四个‘坚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坚持协同推进是前提,坚持远程教育特色是关键,坚持优质资源下沉是重点。”谈及对老年教育的实践经验,杜爱玉肯定了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建议。她表示,“学习是最好的养老”,老年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和老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一环,也是一项基础的民生事业。老年教育发展,应当把力争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更好地满足所有老年人的各类需求作为教育目标。

在根本保障方面,老年教育的发展应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引导老年人进行高质量学习。同时,需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社会积极支持、市场有效介入的协同发展机制。杜爱玉建议,应加强统筹规划,强化教育部门主管责任,同时发挥开放大学在远程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的优势,推动老年教育与各类教育形式的深度融合。

在优质资源下沉方面,应将老年教育扩容增量重点放在基层,依托市县级老年大学、老年开放大学向基层和养老机构输送课程资源和教师队伍。同时,结合乡村治理和老年人的需求,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现代生活教育培训,打造乡村老年教育特色。

展望未来,杜爱玉提出,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学校将从三个方面着力发展老年教育: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学校应当自觉地以国家战略为引领,加快建设步伐,推动老年教育规范发展,谱写中国梦的老年教育新篇章。

二是聚力破解难题,丰富建设内涵。当前老年开放大学不仅步入了全面建设整体推进的阶段,同时也进入了迎接挑战、攻坚克难的时期。学校将针对如何增强模式的实践性、如何提高资源的适用性、如何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如何构建服务的规范体系、如何建立学习的质量标准等须重点突破的难题,深化探索实践,推动老年教育内涵式发展和能力建设。

三是立足智能创新,发挥数字化优势。学校将探索“人工智能+老年教育”模式,实现办学形态、教学模式、学习资源、管理方式的数字化,在创新发展老年教育中发挥示范、带动、引领和辐射作用,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上海开放大学

人工智能推动教学模态的多元化发展

多年来,国家开放大学统筹全国开放教育体系建设,各分部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引领下,为推动全国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发挥开放大学新型高校优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追求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家开放大学办学45周年之际,上海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贾炜祝愿国家开放大学越办越好,在新时代不断书写中国开放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贾炜表示,数字化应用不仅是学校适应未来教育趋势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上海开放大学着眼于一流开放大学的发展目标,聚焦智慧校园建设重点,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形成了以“一网学、一校办、一座统”为引领的智慧校园新格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正积极布局数字化建设与应用的未来蓝图,旨在通过AI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和元宇宙教学场景构建,进一步提升教育品质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以平台体系支撑智慧校园建设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学校的数字化转型显得尤为重要且必要。这一转型不仅有助于提升教育公平性和资源共享水平,更能支持个性化学习和多样化教学,强化教育管理和决策支持,并推动教学工具和角色的全面重塑。贾炜深谙此道,他认为学校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应对数字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更是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支持个性化学习和优化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

经过持续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数字化建设成果,构建了一个以“一网学、一校办、一座统”为引领的智慧校园新格局。这一新格局包括“一网通学”的市民终身教育智慧学习平台,该平台由六大平台和一个中心组成,全面提升了全校的智慧学习环境。同时,“一校通办”服务平台和“一座统筹”的数字基座也为师生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更精准的校务服务体验和数据管理体系。

贾炜强调,数字化支撑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在于扎实推进“支撑平台体系”建设。以“数字化”为关键词,深化智慧教育研究实践,通过信息支撑,数字赋能学校各类业务主体高效运转。

在实际应用中,上海开放大学以解决学生“工学矛盾”和“家学矛盾”为出发点,构建了面向开放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终身学习的学习者的OMO智慧学习环境。据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信息与网络管理中心主任肖君介绍,学校通过数据驱动技术、空间和教学法融合,在智慧教学平台、混合弹性教学模式、智慧学习支持服务和互动性课程资源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其中,“两平台一空间”的智慧教学平台包括三个部分:综合在线学历学习平台、开放学习平台和开放智慧学习空间。综合在线学历学习平台集招、教、学、考、管、服务于一体,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教学服务;开放学习平台能够提供多语言自动翻译、智能辅助学习以及个性化资源推荐等功能;开放智慧学习空间则集成了智慧环境、智慧学习、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包括60多间不同类型的教室和11个智慧学习分中心,为总分校提供服务。

为支持大规模教学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混合弹性教学模式的实现,学校构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混合弹性教学模式,整合了面对面学习、直播学习和在线异步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弹性和适应性。同时,数字化平台还提供了立体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智慧学习支持服务,融合移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为开放学习者提供多途径的学习支持服务。这包括打造AI助教系统,建立学习者画像,构建数据驱动的教学全过程质量评价体系等。

在互动性课程资源服务方面,学校通过资源整合,为开放学习提供了适应性、移动化的课程支撑,形成方便学习者选择的在线开放课程,支持混合弹性在线学习全过程。同时,注重课程呈现和教学活动设计的交互性,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为混合弹性教学模式提供了坚实支撑。

智慧教学平台的特色创新

上海开放大学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以其独特的创新优势和鲜明特点,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灵活多变的教学与学习体验。肖君表示,该平台在四大核心领域实现了突破性创新。

一是教学环境创新。平台成功构建了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智慧学习环境,推动了OMO智慧教学的常态化。这种融合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无缝切换的灵活学习空间,特别是为家政、快递等行业的在职人员提供了便捷的学习途径,帮助他们实现工作与学习的平衡。

二是学习服务创新。平台以数据为驱动,辅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精准学习支持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每年为学历学习者精准推送超过350万份多维度、全场景的动态学习画像,打破了传统的单向知识传递模式,帮助学习者深入挖掘学习兴趣和潜力,促进了主动式学习。

三是学习模式创新。平台打破了传统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为不同学习者提供包含面对面学习、直播学习和在线异步学习的多形态的灵活混合弹性服务。这不仅满足了学校规模化教学与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还支持学习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获得高质量的混合式学习体验,从而助力学校培养“管用、够用、能用、适用”的实用性人才。

四是场景样态创新。平台依据师生特点、学习方式、课程特征等差异,搭建了混合互动教学、人机协同智慧教学、情景化教学等多样态智慧教学的应用场景。借助AI助教、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师生创造了既互动又富有创意的教学场景,丰富了学习的维度与深度,激发了学习者的探索欲与创新力。

肖君坦言,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学校面临着技术融合、空间重构等多重挑战。对此,他们通过一系列创新融合策略,成功解决了空间融合、教管融合、数据融合等核心问题。通过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学习空间,整合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功能,以及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不仅满足了学习者多样化和灵活化的学习需求,还提升了教学效率和用户体验,为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建设引领教育新篇章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浪潮下,上海开放大学正以前瞻性的视野和坚定的步伐,推进学校的数字化建设与应用。贾炜表示,学校正致力于两大关键领域的发展:一是AI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二是元宇宙教学场景的构建。这两大方向共同指向提升教育品质和学习体验目标。

在AI技术的助力下,学校正在积极打造教育资源生成中心。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体等先进技术,生成高质量的互动教育资源,并优化资源的管理和使用。这不仅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支持了多种教育资源的生成,如学历和非学历开放学习资源等。教师能从中获得效率工具支持,高效地创建、管理和优化教育内容;学习者则能享受到全天候的智能辅导,丰富学习体验。面对学位获取的迫切需求,学校还在打造“论文智能化辅助指导场景”和“学位英语智能化辅助实训场景”,以为师生提供智能化教学辅助。未来,学校将持续研究AI助教在开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更多创新场景。

同时,学校在元宇宙教学场景构建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年,学校推出的“开放学习元宇宙”成功入选上海市第二批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需求项目。该项目利用5G融合元宇宙技术,构建了无边界、全场景、沉浸式的教学环境,涵盖元宇宙直播教学、元宇宙互动教学和元宇宙全真教学三大场景。这些场景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教学互动,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协作能力。此外,通过全场景教学实践,还能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平滑衔接。

“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为开放教育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教学模态的多元化发展。”贾炜表示,数字化应用不仅助力学校实现了教学和管理的现代化,更推动了学校向更高层次的教育发展目标迈进。

广州开放大学

迈入数智技术赋能新阶段

“新时代、新征程,期待在国家开放大学的领导下,全国开大体系携手同行,以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为使命,保持战略定力,积极打造纵向衔接、横向互通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切实谋求公平、包容、可持续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实现,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提供有力支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广州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熊军对国家开放大学办学45周年所表达的祝贺与期待。

在与本刊对话时,熊军强调了数字化转型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他表示,数字化转型不仅是顺应数智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高质量终身教育体系、提升学校支持服务能力的关键。广州开放大学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展现了显著特色,特别是“智慧师训”项目,旨在利用数智技术提升教师素质,满足学习型社会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

数智赋能 构筑“智慧师训”生态模式

广州开放大学的数字化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探索阶段、搭建“广州数字化学习港”的巩固阶段、以“互联网+”新型大学平台支撑“工农师长”四大教育品牌的推广阶段。学校以数字化手段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主体功能地位在广州市日益彰显,目前,正迈入一个崭新的数智技术赋能的新阶段。

特别是在教师培训领域,广州开放大学以“智慧师训”和“Ai师训”双品牌为引领,运用新技术赋能教师发展,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级试点项目,正在形成全国示范辐射的教师培训“广州模式”2.0,实现了培训模式的标准化。

“智慧师训”是广州开放大学历经二十余年教师继续教育实践所形成的一种独特培训模式。这一模式的探索始于2003年,那时学校初涉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建设和服务,经过实践创新,依托先进学习理论与新技术,从系统工程和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精心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培训生态系统。

经过不懈努力,广州开放大学成功首提了“智慧师训”生态模式。广州开放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曾海向本刊介绍,该模式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了一个自组织、自适应、自探索、自激励的培训环境生态体系。“智慧师训”模式的发展历经了开创先河、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三个主要阶段。在开创先河阶段,学校于2003年率先推出教学督管服一体的“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通过“互联网+培训”的方式,创新性地解决了工学矛盾,满足了广大教师的培训需求。在数字转型阶段,学校对网站进行了多次升级与整合,借助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构建了一个集“学习、研修、生活”于一体的功能社区,实现了教师远程培训教学教务一体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教育中的进一步融合应用,“智慧师训”体系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广州开放大学作为广州市级教师发展中心,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的主要实施任务,推动“智慧师训”模式不断升级和完善。2023年,“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迎来了二十周年庆典,并升级到3.0版,能够支持广州特色的中小学“三类四阶段”进阶式培训,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精准培养,实现了模式的智能升级。

在这一过程中,广州开放大学团队进一步凝炼出“Ai师训”理念,强调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动力,推动教育创新和发展。基于数智技术,学校致力于构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教学、以技术集成为基础的智能场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学习、以知识创新为中心的智能知识,催生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样态。同时,学校还注重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能力,运用数智技术赋能课堂变革,呈现出新型、典型的课堂样态,如可视化课堂、自适应课堂等。“如今,‘智慧师训’模式已获得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认可和赞誉,被誉为‘广州模式’。”曾海自豪地说。

“智慧师训”模式的创新与成效

谈及“智慧师训”模式的独特优势和成果,曾海表示,这一模式以区域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教师的数字化素养提升为主线,通过协同创新长效机制,借助新技术激发教育新活力,实现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

他说,“智慧师训”模式在新机制、新模式和新场景三个维度上均有所突破。新机制上,以全域的生态把握,形成了多部门联动机制,整合资源搭建了一体化教师培训体系;新模式上,从全程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贯通培训全过程的测评体系,通过“大数据”算法进行挖掘分析,为教师提供及时反馈和改进建议;新场景上,以全人的视角着手,利用新技术在学校治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三个维度上实现了减负、增效、创新、提质。

在广州这座拥有两千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中,教师队伍庞大且差异显著。“智慧师训”模式正是为了解决全员覆盖难、个性施训难、技教融合难这“三大难”问题而诞生的。该模式通过系统实施、智能驱动和协同推进三大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系统实施上,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搭建了智能培训、多维资源、协同管理、精准测评的智能研训生态环境,支撑了大规模混合培训。构建了“广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大数据平台”,为教育事业的顶层规划和精准施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智能驱动上,基于大数据和智能分析引擎,研发了发展测评指数模型,实现了教师数据的全过程情景化采集和画像生成。此外,还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课堂教学,构建教学评训共同体,融合“师—生—机”打造了高质量个性化课堂。

协同推进上,通过构建市、区、校、师四级联动模式,形成了一套统筹化、集成化、高效率的协同管理保障体系。该体系整合了资源并为教师们提供了高效常态化教学管理、远程服务、教学指导和全方位智能化管理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师训”模式在广州的实践成效尤为突出,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数字素养,保障了教师均衡发展,还形成了区域中小学教师培训品牌。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广州在技教融合方面的创新和实践,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从“智慧师训”迈向“Ai师训”

“保障全市中小学教师安全、高效、顺畅地完成继续教育学习,是我们每一年甚至每一天都要经历的挑战。”曾海说,作为行业先行者,“智慧师训”模式在发展历程中遇到了多重挑战。例如,在推广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之初,团队便需直面并打破教师对远程教育的固有偏见。通过深入调研、组织专业线上辅导团队和构建成熟的学习社区,他们成功转变了教师观念,显著提升了线上教育的接受度和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再比如,在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3.0”平台时,他们又面临了数据治理和安全性的挑战。团队通过建设中台、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互通共享,成功提升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为教育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如今,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曾海团队正将“智慧师训”推向“Ai师训”的新高度。他们计划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汇聚教学智能助手工具,助推教师教学;二是打造元宇宙概念的沉浸式虚拟场景与教学应用;三是运用大数据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精准画像,提供科学指导;四是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课堂教学质量,开展数字化教研;五是以“Ai师训”助力对口帮扶,云端共享助力教育公平。

在曾海看来,“智慧师训”是一项需要创新的、长期坚持的且有温度的事业。未来,他们计划以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为突破口,打造GenAI+评价画像、GenAI+教学助手、GenAI+学习社区等创新应用,全面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他期望通过“智慧师训”成就“教师智慧”,于“智慧教育”见“教育智慧”,形成区域性的辐射效应,构建全新的教师终身发展学习生态。

熊军进一步强调,广州开放大学将开启“数智技术”驱动的全新篇章,实现从“互联网+”时代向“数智广开”新阶段的跨越,积极融入新时代国家发展大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扩大终身教育供给、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求,打造成为大湾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高地、现代职业培训新引擎、社区老年教育新示范、市民终身学习新平台,建成全国一流新型开放大学,为未来描绘更为广阔的蓝图。

专题目录

观察

续写开放教育时代华章

校领导专访

接力&传承

专家观点

省级开大特色实践

安徽开放大学:“三位一体”“三双联动” 推动“老有所学”提质增效

上海开放大学:人工智能推动教学模态的多元化发展

广州开放大学:迈入数智技术赋能新阶段

来源丨《在线学习》杂志2024年6月刊(总第104期)

精彩文章

上一篇: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复习题解读
下一篇: 人类学成年礼和主要学术思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