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一直“以农为本”的社会现实,商人在我国古代一直处于一个被压制的地位。同时,由于商人在进行经商活动时导致人口流动性极大,不方便皇帝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管理,甚至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所以无论是在国家方阵的政策施行上,还是在百姓教育的思想宣传上,都对商人进行了方方面面的严格限制。但即便如此,我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水平却依旧在世界上长期处于一个极度发达的水平,这与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背景,是分割不开的,如在汉代,商人便经历过一个短暂的地位提升时期。
一、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原因
1、社会存在的必然
人类社会自存在起,商业活动便开始了它的发展。从早期的以物易物,到后来的指定货币,都是其发展与完善的必经过程。商朝人之所以被称为商人,便是因为其善于经商,商人也由此作为生意人的代词而流传至今。而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国家间的商业活动也开始已经初具规模,如“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的范蠡,“天下言治生者祖”的白圭,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商人。
甚至还有的商人能够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如吕不韦便资助赢异人回到秦国夺得帝位,并最后辅佐秦始皇上位,完成了由商从政的历史性转变,在中国商业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后的商业虽然在王朝更替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推动或抑制,但其在不停的发展确实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尤其是明清时期儒商的出现和商帮的强大,更是使商业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了极大的分量。就算是在近代,民族资本也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由此可见,只要全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能够超出满足自己所需,社会便是需要商业的,商业活动也会一直进行下去,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也是早晚的事情。
2、推动国家发展的有利选择
经历过秦末的多年动乱和残酷的楚汉争霸后,新生的汉朝陷入了一个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的阶段,“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当时汉朝的贫穷与落魄也由此可见一斑。与此同时,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压制的匈奴也趁机强大,在外虎视眈眈,随时都有要南下的趋势。虽然刘邦在建国之初便已经定下“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税租以困辱之”的政策,但为了快速振兴国家经济以强盛军事实力应对外敌,汉朝却依旧不得不对商业活动的进行敞开一定的大门,宽松标准,推动其发展。
虽然在汉武帝时期,对商人的打压和抑制再次加重,盐铁收为官营,商人的生存空间也被大大压缩。但是,汉武帝在位时期对外的常年征战,却使得经历文景之治而富裕的汉朝再次衰落下来。诚然,汉武帝的军事行动使汉朝再无外患,但国家内部的财政压力却不堪重负。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并推动经济的发展,武帝之后的昭帝、宣帝都在政策上再度放松对商人的限制和对商业活动的打压。由于这种政策上的扶持和社会对商人的需要,商人在汉朝时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3、经济繁盛带来的提高
当政府在政策上开始对商业有所放松和推动时,经济便开始了繁荣发展的脚步。汉朝的整个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尽,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商人们在其中功不可没。随着财富的增多,商人们的生活也愈发奢侈,高宅大院、金玉珠宝成为一件让人羡慕的事情。
此外,由于商业活动需要在不同地方进行,商人们大多需要走遍天下,西域、江南、长安等都是他们需要亲自到达的地方,这种见多识广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祖祖辈辈固守在一个地方的农民。经商开始在社会中成为人人向往的事情,在这种普遍的追捧下,商人们的社会地位自然显著提高。
4、官商联合之下的结果
虽然商人们在获取巨大的利益后,往往能富甲一方,具有一定地位。但是,在官府面前,这种地位却显得朝不保夕。因此,与官员联合,使他们成为自己的保护伞,便成了商人们需要做的必然事情。同时,官员们为了发财,也会选择与商人们进行勾结,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比如西汉大商人刁閒就曾“连车骑,交将相”,罗裒也“贿遗曲阳、定陵侯,依其权力,赊贷郡国,人莫敢负”,商人们掌握的财富越多,能够贿赂和交好的官员等级也就越高,而他们之间愈加密切的联系也使得商人们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因此,虽然国家在整体方针政策上仍然推行着所谓的“抑商”政策,但其实在具体的实行上,已然成为了空壳。
此外,商人们不仅可以与官员联合,甚至可以让自家后代入朝做官。汉朝的取仕制度为察举制,即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并在通过考试后,对其予以录用。商人家庭由于拥有大量财富,所能创造的学习条件自然也是极好的,这为他们的后代子女能够通过朝廷的考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条件。
而在举荐方面,商人也可以通过贿赂地方官而获得举荐名额,从而达到参加考试的门槛。种种条件的促使和推动都为商人的后代做官而铺平了道路。虽然汉朝早起便颁布了“市井子孙亦不得为吏”的条例,但在后期的实行中却依旧被钻了空子,如三十年从政而官至御史大夫的洛阳商人之子桑弘羊,官至大农丞的东郭咸阳和孔仅,都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二、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影响
1、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中国古代之所以对商人有所不齿,其一是由于政府对其的各方面打压,导致他们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其二便是由于人们普遍认为从商是一个低贱的职业,便也不愿去经商。但是,当商人们的社会地位提高后,却改变了这一情况。商人们不仅在生活上获得极大的富足,甚至能与官员们平起平坐,这都使从商成为人们所向往的职业。而当从商的人数增多,商业活动变得愈发密切,国家的经济便开始了飞速发展。
商人们“浮船长江,贾作上下”,为了获利而选择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他们的商业活动遍及全国,一些交通便利但不处于政治中心的城市也因此开始了繁荣发展的脚步,“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者”。百姓与城市的双重富足与发展都极大程度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也因此变得繁荣起来。
2、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
商人们在通过经商获得大量的财富之后,生活水平不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消费观念也开始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由于汉朝在早期限制了商人们的地位,导致他们无法进行正常的消费。但随着他们社会地位的提高,这种限制自然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同时,出于对早期政策上自己不能消费的报复,他们的生活变得异常奢侈。商人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衣必文采,食必粱肉”,在社交活动中也表现出“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的特点。
虽然这种奢侈之风一直为上层政权所打压,也出台过一系列措施来禁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但是由于地方官员的执行不力或者商人们的贿赂,导致这种风气始终存在。同时,由于当时的汉朝整体呈现出强盛的气象,外无强敌,内无动乱,导致这种奢侈风气渐渐影响到平民阶层并为其所接受。
3、传承了可贵的精神
归根到底,商人之所以在中国古代会被严格打压,终究还是因为他们在经商时所产生的流动性对政府管理造成了不便。但是,他们自身却并非什么十恶不赦之辈,相反,他们其中的一些拥有着常人难以拥有的精神品质。司马迁曾引用大量实例向世人证明了商人们在经商时需要克服的困难与聪明才智。如蜀郡卓氏之所以能够在汉朝时期富甲一方,正是因为他们拥有长远目光,且能够在艰苦条件下辛苦劳动,这才能够做出一番冶铁事业。
此外,商人们也能够在国家陷入危难之时,伸出自己的一番援手,从而为国家的稳定做出巨大的贡献。如桥姚就曾在汉武帝开疆扩土之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又如无盐氏,拿出千金供给政府以平定叛乱。这一系列的例子都说明了商人中也存在着拥有高贵品质的人。而随着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这些品质也逐渐传播至全社会,对平民们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三、总结
汉代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所致。但商人这个群体能够在历史中经历百般打压而仍能屹立不倒甚至占据极大的社会地位,也是与他们自身的聪明才智是分割不开的。
参考资料:
1、《论汉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2、《略伦西汉商人地位的原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