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上海6月25日电(通讯员 赵倩 周国峰)6月16日,第一届中国社会福利青年学者论坛暨教学与教师发展论坛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本届会议主题为“新时代社会福利研究与教学”,由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公共管理学院承办。
在“社会福利青年学者论坛”环节,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钟仁耀教授致辞预祝本届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彭华民教授讲述了九位青年学者分别就基层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运作机制、社区福利发展的组织化因素、养老服务供给逻辑、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的效绩考评、儿童虐待问题的精准治理等当前我国社会福利领域的实践与理论问题进行了汇报和深入的讨论。
在“新时代社会福利教学与教师发展论坛”环节,中国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南京大学彭华民教授探讨了中国儿童福利之教育不平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全国数据分析及定向分组的研究方法,发现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儿童教育在资源和机会方面的不平等。
中国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前副理事长、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顾东辉教授从哲学层面提出社会工作的“阴和阳”理论,其中人为阳,物为阴,本土研究为阳,外来研究为阴。总体国内社会工作面临阴盛阳衰的问题,学术研究应更多从本土角度出发,结合西方理论,努力解决现阶段面临的实际问题。
中国社会政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南开大学关信平教授分享了题为《当前我国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的挑战与主要任务分析》的报告。他表示,一方面社会工作应形成稳定的社会制度,包含专业的服务体系、健全的法律法规及固定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社会需要更具专业权威及公信力的社工人才。
中国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南京大学童星教授从自身生活及学术经历出发,鼓励青年学者结合国家需要、学术积累及个人兴趣三大要素进行科学研究,无论是做精通一门学问的“农民”还是跨界多学科的“牧民”,都力争成为为后世留有学术遗产的优秀学者。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小岛克久分享了日本目前社会福利教学的基本情况,充分肯定了社会福利研究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学科不仅帮助他人也帮助构建了更美好的社会。因此在日本越来越多的学生也感受到了社会福利学的乐趣。
韩国国立庆北大学社会福利研究所研究员徐美庆从学科建设、学生实习及教育认证等方面分享了韩国福利教育的相关内容。她认为自2000年以来,韩国社会福利迎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未来韩国的社会福利人才将面临较大需求。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于建明副研究员表示面对目前我国900万的留守儿童及2.45亿的老年人口,未来社工人才将是很大需求。国家和政府一直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但需要学术界及整个社会的大力支持,不断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希望学术界能为国家社会福利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上海师范大学郝勇教授总结并评论了各位发言人的观点,他指出:科研是教学的引导,教学是科研的支撑,社会福利要有普惠性,应用社会科学研究要有思想性,要注重积累。
据悉,来自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河海大学、韩国国立庆北大学、日本同志社大学、英国巴斯大学及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和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和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部分青年理事参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