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共同的需要(通用2篇)

共同的需要(通用2篇)

共同的需要(通用2篇)共同的需要(通用2篇) 第二单元公共利益单元课标要求1.体会和谐的社会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共同的需要(通用2篇)

共同的需要 篇1

第二单元公共利益

单元课标要求

1.体会和谐的社会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课程标准2.2.5)

2.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课程标准3.2.3)

3.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课程标准3.2.4)

4.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课程标准3.2.5)

5.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课程标准3.1.5)

6.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课程标准3.1.4)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是现代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概念,也是现代社会政府非政府组织特别关注的。“公共生活”“公共利益”虽然在现代生活中是一个新的名词,但是,事实上,公共生活、公共利益本身却是自古就有的。人的特性就是社会性,人类的生活必然具有社会性。有了公共生活,就必然会产生公共利益。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生活,公共生活和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过去那种“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的生活不可能再来。每个人必须生活在公共的生活环境中,过一种与他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社会生活。每个人的行为都将会影响别人、团体乃至国家。维护公共利益是保障个人利益的前提。为了保障每个人生活的安宁、幸福,树立公共意识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公共生活、公共利益需要规则来维护,更需要道德的维系。

我们的生活通常可以划分为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两个领域。以家庭为活动范围、不涉及他人利益的生活,属于私人生活的基本范畴。关系到你、我、他的共同价值、行动与利益的生活则属于公共生活。公共生活的规则与私人生活的规则不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私人生活不仅不受法律的干预,而且还受到法律的严密保护。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关系到他人生活权利,公共生活必须遵循严格的规则。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藐视公共规则的权利、没有随意破坏公共规则的自由、没有游离于公共规则之外的特权。否则,公共生活就会陷入紊乱的状态,人们各自的利益就会受到侵害。对公共生活权利与规则的尊重就是公共意识。公共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教育必须把培育学生的公共意识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

在国际社会,各国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对公共利益越来越敏感。各国政府将维护世界人民的公共利益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世界上有很多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弱势人群等的非政府组织;联合国是国际性的维护世界公共利益的组织,尤其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我国,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公民的公共意识还在逐渐形成之中。群众对于公共利益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突出表现为“缺乏公德意识”。从小的方面看,在公共场所乱扔废物,随意性,私人化等;从大的方面看,为一己私利,损害国家、集体、他人利益,如破坏环境、掠夺资源等。这些自私的行为必然会给自然、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教育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关心他人。

教材从三个方面、不同侧面,阐述了公共利益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公共利益应有的观念与行为。

第四课“共同的需要”:“身边的公共利益”从我们身边的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公共利益以及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公共利益;“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则将公共生活拓展到世界范围,从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国际文化以及自然资源四个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利益的重要性,以及人们为了维护全球公共利益所做的努力。

第五课“公私之间”是第四课内容的深化,从理性的高度分析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包含”阐述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矛盾和冲突”阐述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在某种意义上或在某些时候存在着的矛盾关系。这一课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极“左”思潮的影响,表现为对集体利益偏激的认识和对个人利益的忽视。市场经济又带来一些人盲目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惜以损害公共利益为手段个人主义思潮。如何组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第六课“公共利益的维护”:主要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维护公共利益的主体以及维护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公共意识,学会自觉主动地维护公共利益。“政府:公共利益的最大提供者和守护者”说明政府在公共利益提供和维护方面的职责。政府的职责就是进行公共管理,协调各方关系,维护公共利益。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手段很多,教科书主要介绍了行政、法律、经济、突发事件的预警等方面。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了解更多的我国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具体措施,深刻掌握本部分内容。“非政府组织:道义性、公益性的社会力量”正像教科书所表述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们在谋求经济公平和社会正义维护整个社会整体利益乃至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旗帜下开展活动,是一种道义性、公益性的社会力量”。教科书还详细介绍了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方式等。“履行分内的职责”阐述了公民个人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任何组织都是由个人组成的,维……

第四课共同的需要

(一)单项选择题

公共场所是指人群经常聚集、供公众使用或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活动场所,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反应一个国家、民族物质条件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据此回答1---3题

1、对公共场所熟悉正确的是①它是人们交往互动的公共生活空间②它不属于某个特定的人或者团体③大家都可以出进,停留和使用④我们身边都是公共场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下列属于“公共场所”的是①唐山科技馆②南湖公园③百货商场④华盛超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各种公共场所a、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的基础b、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c、为我们的正常生活与交往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d、由于人类的过度使用和破坏,已没有什么公共场所了

共同的需要 篇2

第二单元 公共利益

第四课 共同的需要

一、身边的公共利益

1、身边的公共利益包括包括: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

公共场所的含义:人们交往互动的公共生活空间。能举例。

公共设施的含义:由行政机关或其特许的公务法人设置或管理以供公众使用的设施。能举例。

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直接造福于人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政府是公共设施的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

公共服务包括:公共卫生事业、公共教育。

2、公共卫生事业和和公共教育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公共卫生事业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卫生技术保障。

公共教育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公共事业,它对于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二、全人类的公共利益

1、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包括: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国际文化和自然环境资源。

2、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的作用

①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为各国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环境。②规范的世界性贸易市场为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提供了各种制度性的保障。③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则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3、石油危机的影响

①石油危机会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②会深刻影响各国的关系。③危害国际安全,给全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

第五课 公私之间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什么?

①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相互促进的关系。

②公共利益由个人的利益组成的。

③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④公共利益不是抽象的,它具体地体现在个人的实际利益之中。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

⑤公共利益并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它们有时候也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2、为什么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会矛盾和冲突?

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机整合,并不等于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不可能总是将每一个人特殊的个体利益一一涵盖其中。

3、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表现

①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对立;②一些单位或集团的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

★4、面对利益的冲突,应怎样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①优先考虑公共利益。②在优先保证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促进个人利益的充分实现。

★5、为什么要优先保证公共利益?

①优先考虑公共利益,放弃或牺牲某些个人利益或群体利益,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利益,而且从长远看也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

②只有为维持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个人才会从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6、为什么要促进个人利益充分实现?

①公共利益在公共生活中具有优先性,但这并不等于无视个人利益的正当性。②在公共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得到关心和尊重,其合法的利益应当受到保护。③个体利益的有效实现,充分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民主与文明。

★7、公共利益必须遵循的标准是什么?(或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怎样得到适当的平衡?)

①合法合理性;②公共受益性;③公平补偿性;④公开参与性。

联系时政热点:

撤迁条例修改中,关于公共利益的争论。

第六课公共利益的维护

★1、为什么说维护公共利益是政府的职责?

①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

②人民授权政府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责政府只有切实维护公共利益,才能真正并且从根本上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利益,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③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反映了政府的执政水平和能力,也体现了一个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程度。

2、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政府的职责有哪些?(或政府怎样维护公共利益?)

①政府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道德教化等强制的或非强制的方式,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②在突发事件面前,组织各种资源,聚集各方力量,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保护人民大众的利益。③在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国际文化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

3、每个公民应怎样维护公共利益?(或我们中学生应怎样维护公共利益?)

①履行分内的职责。

②更重要的是形成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范,为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而努力。

③更应在心灵深处培养关怀他人、心系社会的情怀。

④要养成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⑤要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从我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⑥养成自觉维护公共利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4、★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

依法行政是政府执政为民,履行职责的基本准则。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行为准则,是实现公共利益的底线伦理。

上一篇: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有哪些
下一篇: 入党申请书中家庭主要成员及来往密切的社会关系的情况如何写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