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了众多古国,里面描述了“女娲之肠”,这一形象似乎与河道和水神有联系,又可能来源于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女娲应当是远古时的重要神祗,反映了原始氏族社会的信仰文化。
传说为先秦时所作的《世本》早已散失,后人转载的片段中说,伏羲、女娲、神农是远古三皇。尽管三皇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神话体系,但也隐含着远古氏族名称的踪迹。另一个片段中提到女氏氏族,女娲可能是女氏氏族的首领。女氏也许又被称为女娲氏,可能是一个以蛙或蛇为图腾的氏族。
女娲氏神祗形象(图像由AI生成)
从西汉开始,出现了众多将神话、迷信与儒学等经典混杂在一起的纬书。《遁甲开山图》是其中的一种,原书早已散失,后代记录的一些片段中,说在天、地、人三皇之后,伏牺氏、女娲氏相继出现,其后是大庭氏、柏皇氏等十五个氏,都承袭庖牺的名号。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也这样说,还说女娲是风姓,与伏羲的姓相同。唐代的司马贞著《史记索隐》,说三皇是庖牺氏、女娲氏和神农氏。这些记述反映的除了神话之外,还有古代氏族的名称,女娲氏应当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远古氏族。
女原始氏族首领形象(图像由AI生成)
《风俗通》讲了女娲造人的故事,接着说,女娲在神祠里祷告,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两性婚配。这说明还有地位比女娲更高的神。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经过现代人类学者的研究,我们才能有所了解,古人对这些情况知之甚少。女娲负责安排婚配,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世本》与《帝王世纪》等古籍记载,女娲继承庖牺的制度,开始制作笙簧乐器。在其他神话中,伏羲、神农、黄帝是琴与瑟的发明者,女娲发明笙簧,在作乐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乐的意义十分重大,古人将制礼作乐相提并论。乐与礼相辅相成,而礼的起源是原始人的祭祀仪式、巫术活动、图腾崇拜和禁忌法则。
女娲氏发明笙簧(图像由AI生成)
神话往往根植于对祖先的崇拜,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已逝的祖先逐渐被当作神,演变为神话故事里的角色,具有了运用超自然力的本领。女娲与伏羲、神农、祝融、共工等名号一样,既是远古神话中的主要人物,蕴含着天、地、母神和一些自然神的寓义,又可能代表着中国原始社会中一些有影响力的氏族及其首领。他们往往掌握着当时最高等的智慧和技能,为部族的繁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而被赋予了半人半神的形象。经过世世代代的口头传说,以及复杂曲折的演变过程,他们的名字辗转流传至今。
女娲氏神祗形象(图像由AI生成)
在这类传说中,女娲与伏羲无关,形象近似于原始氏族首领。女子担任氏族首领,应当是在母系氏族社会当中。父系继承制的确立很晚,妇女地位下降,远离权力中心,可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古代的姓很多带有女字旁,如姬、姜、妫、姒等,透露了远古社会母系血脉姓氏传承的信息。随着人类逐渐过渡到父系继承制,对于曾经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一度坚决否认。而又由于文字在此之前产生,后人只能通过一些口头传说,或者在遗留下来的原始民族中,才能看到母系氏族社会的踪影。女娲作为一位罕见的女神形象,可能反映了母系氏族传说的遗留。
女原始氏族首领形象(图像由AI生成)
关于女娲的神话传说,大致可以归纳为三条主线。
第一条主线是独立的神话,女娲可能是母神、地神,与伏羲没有关系。
第二条主线是历史的踪迹,女娲可能是某一上古氏族,可能是蛙图腾或蛇图腾的象征,或者是氏族首领的名称。
第三条主线,女娲与伏羲为夫妻,二人共同创造世界、繁衍后代。
女娲氏原始神祗形象(图像由AI生成)
第一条线与第二条线可以相关,女娲为神为人,或为半神半人,具有图腾信仰和氏族首领的特征。在前面两篇和本篇中,我们已经探讨了女娲在前两条线中的形象与事迹。
第三条线中的女娲,没有具体事迹,与伏羲神话交织在一起。我们将在后面关于伏羲的叙述中,一并呈现女娲与伏羲共同创世的形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