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街道
三里屯充分发挥“脏街”整治过程中形成的“四千四万”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全面统筹,以构建“一轴一长三平台、四网一库一终端、两员延伸强共治”的街区治理框架为抓手,以多网融合为支撑,构建“四哨三机制”,全面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着力破解街区治理难题,提升国际时尚景观街区形象。
一、搭建框架,多网融合,完善街区治理体系
按照市、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关于“下沉、赋权、增效”的要求,聚焦综合执法、应急处置、重点工作等领域16项重点任务,坚持党建统领,全面统筹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综合执法等工作,建立“一轴一长三平台、四网一库一终端、两员延伸强共治”的工作体系,促进资源整合、多网融合和条块结合,形成区街协同、街社联动、社会参与的协同治理格局。
一是搭建框架,形成体系。按照“一轴一长三平台”思路,搭建街区治理框架体系,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一轴,以街道工委、社区党委为轴,以街道党建和社会治理协调委员会、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分会、网格(片区)党建网格为支撑,强化“轴”,织密“网”,以“轴”的引擎带动“网”的转动,形成“一核(党建和社会治理协调委员会)、两翼(党建服务指导中心、社会治理服务创新中心)、四轮(社区、楼宇、社会单位、商圈)、N空间(多个服务阵地)”的治理格局,强化党建的核心引领作用。一长,落实“街巷长”工作机制,由102名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担任街长和巷长,实现辖区主要大街和背街小巷“街巷长”全覆盖。三平台,利用街道城市综合管理指挥调度中心搭建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对辖区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实现信息化管理;整合各专业执法力量,建设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健全综合执法体系,提升执法效能;依托智能交通综合诱导系统建设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发挥停车管理、交通疏堵和大气监测等方面的作用。
二是多网融合,强化支撑。依托街道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推进城市管理网、社会服务管理网、社会治安网、城管综合执法网、应急指挥网等“多网”融合,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的数据化、智能化和协同化。整合“四网”,视频监控网,利用安装的高清探头,对辖区公共区域实现全覆盖、无缝隙的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问题;治安防控网,建立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社会面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城市管理网,发挥网格化城市管理监督平台的作用,提高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公共服务网,依托“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整合便民服务资源,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建立一库,即,基础问题库。以问题为导向,收集汇总综合执法、重点工作、应急处置等各类管理方面问题,明确具体点位、问题原因、部门职责、解决路径等,建立信息融合、动态更新的“大数据”管理模式。配备一终端,即,手机APP,为相关城市管理人员配备手机APP终端,能够上报问题、下派任务,信息互通共享,搭建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平台。
三是理顺关系,协同治理。在建立“街巷长”队伍的基础上,建立“两员”队伍,把“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从街面向小区、楼院延伸。以楼门组长、党员骨干为基础,在居民楼内组建楼院管理员队伍,对所负责楼院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建立社会单位管理员队伍,要求辖区主要物业单位要明确一名社会单位管理员,落实对单位内部管理的主体责任。截止目前,已建立43人的楼院管理员和18人的社会单位管理员队伍。楼院管理员和社会单位管理员接受街巷长的领导,是街巷长制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两员”既是党政群共商共治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居民提案的参与者,更是自治、共治的基础力量。最终,探索形成以“统筹全局、凝聚发动,联系各界、参与齐动,建立阵地、服务互动,管理规范、机制推动,树立典型,品牌带动”为内容的 “五动”工作法,在组织责任、组织模式、组织载体、组织流程和组织影响等方面相互依托、相互作用,为吹哨报到工作提供机制保障。
二、聚焦问题,明确路径,建立街区治理机制
为什么吹哨?通过哪些途径发现问题之后再吹哨?吹哨之后怎么办?是“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有效运行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是梳理吹哨事项清单。把“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问题聚焦街道重点工作、需多部门综合处理的事项和突发应急事件,确保有效吹哨、吹有效的哨。通过试点实践,三里屯街道梳理出了七类吹哨事项清单。主要包括:聚焦“疏解整治促提升”,强化街道、部门统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聚焦信访维稳,强化社会风险防控,重点排查化解一批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信访问题;聚焦安全隐患整治和城市安全运行,强化应急处置,提升协同工作效能;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深化“河长制”,推动水环境治理;聚焦宜居生活,打造全要素小区和全景楼院,推动物业转型升级,实现长效管理;聚焦公共服务,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其他街道重点、难点工作。这些事项,只有在街道处理没权限、没资源等情况下,才能吹哨,要求部门一起参与解决。
二是明确问题发现途径。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谈得上解决问题。“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关键,是要有需要“部门报到”的事情。在试点过程中,街道明确了九个问题发现途径。即,区委、区政府交办的问题;政民互动、领导信箱、96105等互动平台反馈的问题;各科室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居民群众通过信访或各类渠道反映的问题;依托街道指挥中心发现的问题;街巷长、小巷管家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网格员发现的问题;辖区突发应急事件;其他途径发现的问题。在试点期间,街道各科室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有30多个,通过街巷长、小巷管家巡查发现的问题有200多个,通过网格员发现的问题有300多个。
三是完善运行工作机制。根据“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的需要,建立会商研判、信息反馈、督导考核等机制,推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有效运行。建立会商研判机制,每月组织召开工作例会,各成员单位参加,针对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会商研判,研究问题的解决路径;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充分运用街道多网融合指挥调度体系,畅通信息的上传下达渠道,推进各科室、社区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深度融合,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问题早发现、全覆盖、可掌控、能解决。建立督导考核机制,街道工委办、行政办把“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相关的各项任务作为重点督查任务,实行常态化督导。街道组织部、社区办将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落实此项工作情况作为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纪检监察组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对工作互相推诿、任务推进不力或出现各类违纪行为的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三、突出重点,吹好四哨,破解街区治理难题
紧紧围绕非法经营、群租房、黑三轮、消防安全、违法建设、公共卫生矛盾化解等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重点吹好四类哨,破解街区治理难题,打造国际时尚街区景观形象。
一是吹好集结报到哨。建立分级响应制度,分层分类推进。“街道吹哨、部门报到”主要为街道解决不了的问题,需区级部门协调;由街道工委会进行研判,向区级专班报告问题,启动“吹哨”程序。“社区吹哨、科室报到”主要为社区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街道科室协调;由社区党委会议进行研判,向街道专班报告问题,启动“吹哨”程序。“支部吹哨、党员报到”,由支部书记启动“吹哨”程序,党员报到并开展相应工作。坚持“哨声”响起,立即报到。建立条块协同、源头治理、精准整治的工作机制,在推进重点工作中磨合机制、固化机制,以重点工作完成效果检验工作机制的成效。
二是吹好联合联动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于“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的问题,通过“联合联动哨”的方式统筹解决。由街道工作专班对发现、上报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属于“吹哨”内容的,依据问题性质明确一名处级领导牵头调度,整合各职能部门力量,对问题进行现场调研,组织召开协调会议,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和完成时限,立即开展工作处理问题,并及时向专班反馈处理结果。
三是吹好监督管理哨。完善考核评价制度,提醒相关部门、人员履行管理职责。街道对区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按照大事引领为先、主要职责为要、工作实绩为重的原则,对“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进行统筹协调。主要内容包括:各部门承办的落地于街道的市、区重点任务的完成情况;各部门对单位法定职责的履行情况;各部门开展日常工作取得的实际效果等。同时,扩大群众的参与权、评价权,把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监督管理哨”由街道工委牵头,对口科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区政府职能部门派驻街道的相关负责人要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事项完成情况及时向街道工委进行通报,由分管领导将履职情况作为会议议题在工委会上进行汇报,集体讨论后形成工委评价,并向区委、区政府反馈评价结果。
四是吹好应急响应哨。辖区内遇有突发事件或预警信息发布,立即报至街道主要领导,通过“应急响应哨”通报各职能部门共同处置。由相关处级领导带领街道应急办或值班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建立突发事件现场临时指挥机构开展调度。同时,督促各职能部门依据任务职责全力做好现场处置工作,并快速、准确、如实向临时指挥机构反馈现场事件发展情况和应急处置情况。处置结束后,街道工作专班对各职能部门应急响应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党建引领街乡管理体制创新,实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是首都城市基层治理的一项重大改革,直接关系街乡治理和首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里屯街道以推动街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重点,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为契机,以构建“一轴一长三平台、四网一库一终端、两员延伸强共治”的街区治理框架为抓手,以多网融合为支撑,构建“四哨三机制”,着力打造国际时尚景观街区,初步形成了提升基层治理、强化精细管理、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