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1日,(可点击阅读)。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彭凯平教授以《社会心理服务与积极心理学的贡献》为主题,给学员们讲解了积极心理学对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产生积极心理。
讲座整体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分别为:
厚德载物篇:为什么社会心理服务需要积极心理学?
自强不息篇:如何产生积极的心理?
今天给大家分享“厚德载物篇:为什么社会心理服务需要积极心理学?”的精彩内容,希望通过这节课程,帮助大家更加地理解社会心理服务建设的意义,以及积极心理学在建设过程中能够发挥的独特作用。
内容概要
01、社会心理服务的重要性
02、新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社会行为
03、科技侵扰背后的原因
04、为什么感受积极如此难
01
社会心理服务的重要性
首先,社会心理服务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需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其次,社会心理服务已经成为基本国策。
2018年11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中宣部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方案》,通过试点工作探索社会心理服务的模式和工作机制。2019年6月,根据各地申报试点情况,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名单及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通知》。2023年3月,中央社会工作部成立,统管社会服务工作。
最后,中国社会确实面临着心理危机。
我国有5400 多万抑郁症患者(占人口的 4.2%),发病率与全球水平相近(4.4%)。其中,中国 15-24 岁的年轻人中,约有 120 万人患有抑郁症,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高达 23.8%(与英国大学数据相近)。同时中国每年的自杀人数高达22万人,其中青少年自杀10万人。中小学生群体内部存在普遍的“四无”现象: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
02
新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社会行为
新科技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我们以为改变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这种改变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科技时代工具和行为的共同特点
第一是同步性。指的是大家由于某种原因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听起来很好,叫做高度统一,实际上却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物理世界的同步性容易造成共振效应,比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果步调一致,桥肯定会垮,因为产生了共振。所以过桥时,每个人应该走不同的路,目的是为了将共振效应降到最低。生活中,保持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则。然而,互联网时代带来的问题就是同步性严重,一个消息出来,全世界人民都会有同样的体验。以前只是跟邻居比,现在由于全球信息化,社会情绪也开始出现同质化。
第二是传染性。一个人有了某个思想、观点、问题或情绪反应,就会迅速传播到很多地方。这就是为什么网上会出现暴力事件,因为大家受同样的情绪感染,会做出偏激的事情。
第三是匿名性。匿名使人变得更加刻薄、凶狠、挑剔。心理学家津巴多在六十年代曾做过研究,发现匿名状态下,人们的判断和行为会变得更加极端,然而在真实状态下,同一个人对同一案例会表现得更加宽容。匿名容易产生戾气和社会情绪的极端化。
第四是排他性。排他性指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茧房里,只相信自己选择的信息。平台公司针对我们的爱好精准投射信息和广告,使我们生活在自己喜欢和相信的世界里,这个世界不是真实的。我们相信的、看到的世界是自己构造的,这会导致观点的强化和认知的偏差。
第五是廉价性。大家老以为廉价满足是件好事,但其实失去了改善的机遇。就比如现在网络时代谈恋爱变得容易,欲望的满足变得廉价,不像以前谈恋爱需要努力完善自己,这导致低欲望社会的形成。
新时代的年轻人社会经验减少
科技的特点让人类的心理特性发生变化,影响了孩子们的社会经验。心理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期与Z时代孩子们的成熟期高度重合,结果是导致孩子的社会经验减少,因为他们对接触真实世界的兴趣降低,选择花大量时间在虚拟世界中。
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大量研究发现,年轻人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比例在上升,其中女性上升更快,女性抑郁症比例远远超过男性,女性健康水平受到更大影响。原因是女性更容易受社交媒体的影响,男性主要在网上打游戏,而女性是社交,在这个过程中更容易遇到恶意攻击。
社会面临的问题:“内卷感”
科技也会持续影响中产阶级与社会的中间力量,带来主要的问题是“内卷感”和“虚无主义”盛行。内卷是指分工越来越细,以前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事情,现在同样的事情却有很多人在做。这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效益越来越不明显。过去一个人做某事,效果显著,现在众人涌入后效果变差,使人感到越来越没有技术含量、意义和价值。
“生命无意义感“,也是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会出现的普遍心理现象。北京大学的徐凯文老师,发现新一代北大清华的学生,40%都有空心病,也就是意义丧失,哲学上叫做“虚无主义”。这些孩子从小的目标就是要考上名牌大学,尤其是北大清华,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如愿以偿,但是他们对于下一步要做什么没有心理准备,于是陷入一种“虚无主义”。
成年人也有类似的问题,因为不可能实现所有梦想,于是选择躺平。当得到想要的东西时,却发现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满足,这种感觉就好像通过十几年努力考上清华的同学们,发现生活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好,开始陷入虚无。这种情况下,变得无意义感、不再相信神、不再相信任何事物、没有新的人生目标、不认可坚守道德的价值和意义,这些都是虚无主义的表现。
现代科技的干扰和个人生活的变迁进一步加剧了虚无主义,这在中国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03
科技侵扰背后的原因
这些社会现象的产生,与人类的应激反应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有很大的关系。
压力应激反应的过程
压力应激反应机制是人类几千万年发展的产物,在遇到危险、压力、挑战时,身体三个特别重要的器官:下丘脑、脑下垂体、肾上腺,会分泌出大量的压力激素,包括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特点会让人全身发抖、手心出汗、心跳加快、瞳孔放大,这是肾上腺素产生的应激反应。人类通过长时间的进化,发展出两种应对肾上腺素特点的反应:战斗或逃避。通过这两种行为,肾上腺素产生的压力激素会慢慢消失,然后进入到放松的状态,这属于自然的压力激素。
但还有非自然的压力激素,产自大脑新皮质,被称为皮质醇。皮质醇和肾上腺素不一样,肾上腺素产生的压力激素可以通过行动很快的化解,而皮质醇造成的压力很难通过简单的方法解决,只能通过社会心理服务长期的积极干预慢慢调整。皮质醇带来的应激反应被称为“焦虑”。焦虑其实是人对即将来临的危险或者威胁所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包含了很多人类不喜欢的一些负面体验。此外,还会带来生理表现,例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无法集中注意力、呼吸急促(过度换气)、出汗发抖、胃肠道和睡眠出现问题等。
焦虑的社会性
焦虑的特点之一是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的担忧,相比之下,现在和过去带来的问题,可能更多是有痛苦、烦恼、压力。焦虑的本质是对未来不确信的一种判断和认识。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就说过,真正困扰我们的,并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而是我们围绕这些事情编的故事和为之而产生的感受。很多时候怎么去理解、怎么去认识、怎么去想这些事情,可能就是我们焦虑的原因。
我们必须要承认焦虑具有社会天性,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以为焦虑是自己的问题,但其实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如此重要。如果是个人的问题,我们只要通过个体的咨询就可以解决,但因为是社会的问题,我们可能需要一些社会的变革。产生焦虑的社会因素有:
第一,社会竞争带来焦虑情绪。很多时候我们的学习、高考、毕业、出国找工作、业绩考核、个人升迁等,这样的社会竞争,特别容易产生焦虑,这是社会造成的。
第二,社会攀比。人比人,气死人,这种攀比的倾向性,叫做社会比较。社会比较容易让人产生低落的情绪反应。心理学教授曾做过一个很有趣的实验,邀请大学生评价自己女朋友漂亮不漂亮,最后发现只要不跟人比,自己女朋友一定是漂亮的,但是一跟别人比,就好像自己女朋友没那么漂亮了。
第三,社会感染,即情绪感染性。情绪具有感染性,大量渲染负面、消极的情绪体验会让产生更多的社会焦虑。
第四,社会表达,指的是社会沟通中负面信息往往更容易被传播。
04
为什么感受积极如此难?
负面信息加工优势
从进化的角度来讲,一个人的大脑如果只相信好的信息,那很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假设700万年前在非洲草原上,某个人类先祖在走路,突然看见前方风吹草动。如果他假设是好的事情,那他可能就会去接近这个风吹草动的地方,但风吹草动也许是野兽出没,那就可能被野兽吃掉了,如果自动假设是坏事呢?那反而有可能活下来!
为什么我们人类感觉到幸福不太容易?就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其实更容易关注消极的、不好的、负面的事情。关注负面的事情能够保护我们。关注好的事情,只会让我们活得好一点点,但是如果不关注这些负面的事情,那我们自己的命都可能没有。所以从进化的角度来讲,剩下来的人就是进化选择下来的人,大脑具有负面信息加工优势的人。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和他的同事们发表了一篇题为“坏的比好的更强”的文章。这篇文章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有很多社会现象会出现”,因为人类大脑有负面信息加工优势,如坏印象比好印象更容易形成;坏事比好事对人的影响更大;坏言行比好言行更影响人际关系。
负面偏差:价值方程不对称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州伯克利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教授,将心理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研究出一个重要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公理,即“价值方程不对称”。因为负面信息的加工优势,丢掉的部分远远大于得到的部分对我们的心理影响,即好事情容易忘记,坏事情更容易被记住。
就像有人经常说自己倒霉,往往一洗车天就下雨。首先下雨不下雨,不是我们人能够掌控的,那是上帝的事情。也可以说是记忆的问题,因为洗车的时候天下雨,这样的坏事我们更容易记得,然而洗了车两个月不下雨的事情,我们忘得干干净净。这就是为什么大家经常说,“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因为吃肉的好处容易忘掉,而没有得到的好处容易被记住,“升米恩,斗米仇”,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社会治理心理服务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减少人民的痛苦。因为只让大家开心,大家可能不一定开心,但如果能够减少不开心的可能性,我们反而更加容易开心。这就是卡尼曼教授的理论对于我们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启迪。
积极是一种理性选择
因为人类天生擅长加工负面情绪,容易不开心,所以需要花精力,不断努力,避免被负面信息的直觉牵着走,才能获得更多幸福。
莱布尼茨有句名言,他说乐观主义是一种天然的理性范畴认知方式。因为不乐观、消极是一种大脑的加工特性,但是需要乐观,让我们时时刻刻保持一种理性的、平衡的综合认识。要不然我们就会被负面信息的直觉牵着走。所以理性其实才是积极心理学的原理。
对于社会精英而言,积极是一种道德责任。如果混的好的人也觉得自己活得不好,那么那些真正活得不好的人,他们的出路在什么地方呢?所以为了让底层的人民感受到生活的希望,活得比较好的人,要承认自己活得好,而且活出积极的样子,给人希望和激励。社会精英需要有这种类似中国士大夫的担当。社会心理服务指导师也必须这样,先活出积极、幸福的样子,这样别人才能相信。
提倡积极的社会心理服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白熊效应”为我们带来了应对心理危机的新思路。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心理学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反思的核心是,尽管我们花了一百多年时间创造了许多心理咨询方法,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阿伦·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但似乎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并未减少,反而在增加,这是为什么呢?
魏格纳的“白熊效应”给出了回答,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因此,逃避、压抑、控制痛苦、创伤和困扰等只会让症状以更加负面的方式回归。魏格纳教授提出了一种“转移”的方法,即不要试图压抑负面体验,而是尝试转移注意力到其他积极的事物上,如儿童的笑容、春天的鲜花或温暖的阳光等。
宾夕法尼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说过:在新的世纪,心理学家应该“用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心理科学和实践重新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力量以提升人类的普遍幸福感,活出美好的生活。”这就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人熟知的“知行合一”,它并非仅仅研究幸福感的产生,更重要的是挖掘和强化人类的积极力量,包括我们的审美、同理、宽容以及希望等情感。
至此,我们已经分享了彭老师《社会心理服务与积极心理学的贡献》课程的第一部分内容,相信大家通过阅读全文,对于积极心理学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与贡献也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下一次,我们将为大家带来课程的第二部分内容,敬请期待!
END
编辑|小鹿
排版|子欢
审核|秦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