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热点和重点
专题二
四十二中 刘茹 房鸿来
此专题应从社会热点与教材所学知识结合点的三个方面复习、认识、理解并组织答案:
第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本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就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表现在六个方面,即: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第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的时间是本世纪头二十年。其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力争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保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协调——就是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3)可持续——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先富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前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认真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等等。
第五,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认识: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3)坚持改革开放,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共同富裕;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做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
(5)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营建良好的文化环境,使社会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等等。
(6)中学生应当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发扬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掌握现代化建设的专业技能;投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3、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
具体包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的根本任务是必须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根本判断标准。
[我来说两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