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200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使中国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使中国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发展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使中国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发展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之家”四个字来描述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从此,“小康”、“小康社会”、“小康生活”、“小康水平”等,就成了中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概念。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要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20世纪末,在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后,如何实现小康社会成为了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

安徽淮北烈山区洪庄村位于安徽淮北市南郊,距离一家国有大型煤矿仅1公里。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于煤矿的大面积、深度开采,洪庄村的三千四百亩耕地全部塌陷,形成了大水面、季节积水滩涂和荒洼地,根本无法种植。从而造成了村民吃粮基本靠救济,花钱基本靠贷款的困境。

面对这种情况,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洪庄村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因势利导,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塌陷区全部的综合治理。洪庄村进行了大规模生态农业建设,千亩大水面搞机械化网箱养鱼;在滩涂上开挖精养渔塘六百亩,挖塘土在浅滩造地一千一百亩用来种果树和搞塑料大棚菜基地;渔塘周围合理布局建起禽畜饲养场

上一篇: 全面理解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4321”
下一篇: 2024辽宁高考政治答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