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行为的
科学解读
——家庭教育大讲堂
2024年3月12日下午我园积极协助上级教育部门组织了2024年第一期智慧父母大讲堂专题讲座——幼儿常见行为的科学解读。
本次活动在总园开设了主会场,新区分园和航天分园开设了分会场,并通过钉钉直播方式向更多家长分享了本次讲座活动内容。
本次讲座由兰州市城市学院王晓丽院长进行主讲。王院长从“科学理解幼儿常见行为表现、基于儿童视角解析行为原因、家长参与幼儿行为培养的路径、家园共育背景下的幼儿行为培养”等方面带领大家深入探讨幼儿常见行为,并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读。
科学理解幼儿常见行为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为人父母总会盼望孩子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但实际上我们更多应该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和社会行为习得与发展。
行为习惯不仅是行为加习惯,而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定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个体不断增益的资本,而不良的行为习惯则会抑制身心发展。王院长通过深入分析幼儿的“情绪行为”“社交行为”“注意力行为”“自理行为”,精心梳理了诸多培养策略和引导技巧。
同时王院长也提出,孩子的行为表现,都来源于家庭的烙印。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对幼儿行为规范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早期良好的行为如果在幼年期得到强化,将会有助于孩子在今后的发展中形成一个永久的好习惯,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合作努力,才更有助于促进孩子行为良好发展。
基于儿童视角解析行为原因
孩子在幼儿园各种行为表现都是有迹可循的。王院长通过分析幼儿的学习品质,提炼出如何站在孩子的视角分析行为原因:如常见的分离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失控等问题。
比如孩子的注意力为什么不能持久,其实跟孩子大脑易疲劳的生理特征是有关系的。怎样利用有效且短暂的集中时间,让孩子专注去做一件事,是我们教育者需要不断关注的。王院长以简单的游戏活动举例,向大家说明看似是游戏,却可以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规则、什么是秩序、什么是合作、要怎样合作等等。
家长参与幼儿行为培养的路径
王院长通过分析幼儿的行为路径,从如下几方面给予家长建议,帮助家长更高效地引导幼儿行为习惯培养。
第一: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与规范。
第二:鼓励积极的行为表现与价值观培养。
第三:提供有效的行为指导和约束。
第四:建立亲子沟通和情感交流渠道。
家园共育背景下的幼儿行为培养
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助推手,家庭与幼儿园要建立密切有效的合作关系,才能共同关注幼儿的行为和心理发展。王院长提出了两个角色定位。
家长角色定位:重要参与者和主动合作者的角色。
应当积极参与幼儿的学习和行为培养,共同关注幼儿行为问题。
教师角色定位:主动沟通者、有效指导者。
需加强自我归因,积极改善家园沟通效果;完善家园共育路径,合力规训幼儿失范行为。
写在结尾
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多一份科学的理解,就会多一份应对这些行为的科学策略,我们的家庭教育就会多一份成长的力量,孩子也会因为拥有智慧的父母而更加健康和快乐。
针对本次大讲堂活动,我园还组织家长进行了分组讨论。
高质量和成功的教育不只依赖技术、设备和设施,还依赖基本的人性和社会资源。全民参与教育已成为大方向。大家共同关注家园共育,并积极参与家园合作,同心协力,营造共同成长的学习氛围,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才能实现家园社协同育人,让我们和孩子获得个体最优的发展。
思想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END
编辑|吕梦嵋
初审|王丽芬
终审|成采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