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广东青年研究》2021年第3期刊载”
微讲义一
谭 建 光
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从青年志愿服务的率先探索,到全民参与、全社会发展的志愿服务热潮,成为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载体。为此,党和国家提出从“建立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到“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的要求。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1]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志愿服务发展面临新要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3]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以及体系建设,成为新时代的重要任务,也是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为此,我们在梳理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力求系统深入分析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特色及其价值。通过回顾青年志愿服务发展历程,分析青年志愿服务文献资料,提供交流分享。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诞生和发展以来,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从“自发”到“自觉”,不断探索和改进,取得一系列成果。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和农村服务的时候,由零星的活动到逐渐系统和持续,发现需要有组织体系和资源体系的保障,就探索切实有效的体系要素。进入21世纪,在党中央提出“建立”和“健全”志愿服务体系的要求后,青年志愿者就自觉探索和推进体系建设,不断丰富要素、不断完善机制。
01
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及其特征
青年志愿服务经历从“活动”到“项目”的发展,从“零散”向“系统”的发展。最初,不少青年志愿服务团队都是发挥爱心热情,到社区农村提供关爱和帮助,但是很快发现需要持续接力的服务才能够真正帮助社会人群。因此,青年志愿者就主动探索服务机制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从本质上,体系就是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联系组成的系统。张晓红等2011年在《志愿服务体系研究》一书中提出,“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指的是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物质生活需要,社会各界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以自愿、无偿、公益的志愿服务为核心,在政府和市场的支持下,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律所开展的一系列行为的总和。”[4]关于志愿服务体系,各个领域专家有不同的表述。我们综合参考各种观点,结合青年的实践和探索,提出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含义,就是青年在参与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行动时所构建的组织、实施、传播、保障等机制的总和,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活跃性、创新性、成长性等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是志愿服务体系共有的特征;活跃性、创新性、成长性是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独有的特征。
02
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路径
共青团组织推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时候,及时把握社会发展需要和志愿者发展需求,较早开展制度规范建设,探索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1994年12月5日发布《中国青年志愿者宣言》提出,“我们将以自己志愿服务、竭诚奉献的行动向社会昭示:我们的市场经济讲求效率利益和竞争,同样也注重公平道义和爱心;我们的市场经济推崇生活的强者,同样也扶持社会的弱者。在社会主义的中国,爱心永存社会,真情长驻人间。”[5]这时候,青年志愿者就意识到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构建不同于单一利益计较的另一种社会机制,即由爱心奉献支撑的志愿服务机制,也是志愿服务体系的雏形。由此开始,1994年印发《关于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一助一’长期服务计划”的意见》;1995年印发《青年志愿服务站实施方案》;1996年发出《关于印发规范青年志愿者行动五个文件的通知》,包括《关于青年志愿者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的暂行规定》《关于青年志愿者参加抢险救灾的暂行规定》《关于建立青年志愿服务站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加强青年志愿者规范管理的暂行规定》《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评选表彰工作条例(实行)》等。这些专门针对青年志愿者的各种政策、制度、措施,后来不断发展完善,不断扩大实用领域,也成为全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志愿服务发展的参考文本。30多年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从率先开展志愿者注册工作,到建立志愿服务项目选拔制度,再到开展志愿服务发展的评估督导,逐渐建立富有特色与活力的青年志愿服务体系,为国家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03
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发展创新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体系承担“双职能”,一方面是配合党和政府的要求,在文明委的统筹下,发挥青年志愿者作为创新力量和先锋力量的特点,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关爱互助、生态环保等服务,做出“青年贡献”;另一方面是面向青少年群体提供关爱和服务,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健康成长。同时,让青年志愿者在服务实践中获得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各省市青年志愿者组织,陆续制定“青年志愿服务发展规划”“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南”“青年志愿者组织体系”等等,建立体系的框架,并且在实践中调整和完善。党的十八大以后,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紧紧抓住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张朝晖提出,“新时代的青年志愿者事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志愿服务制度化为统领,着力加强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成为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有效构成和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有生力量。”[6]同时提出着力加强青年志愿者的组织体系建设、项目体系建设、文化体系建设等三大板块。尤其是配合群团改革和《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实施,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也成为共青团固本强基的重要途径,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和个性素质成长的重要载体。此外,青年志愿者的探索创新,也为全国志愿者和志愿组织提供先行探索和参考借鉴,为中国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实践经验(原文刊登于《广东青年研究》2021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问答》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问答》,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页。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载《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第2版。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4页。
[4]张晓红 郭新保 李娜等:《志愿服务体系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5]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编著,《中国青年志愿者》,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13页。
[6]张朝晖: 《着力健全青年志愿服务体系》,载 《中国青年报》2019 年 11 月 26 日第 7 版。
END
※感谢阅读※
编 辑:苏 敏
审 核:林锐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