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核心农耕区的形成。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农业发展历程之后,人类进入了早期文明社会,即夏、商、周时期。研究表明,夏、商、周三代的活动范围大致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并且当时农业民族与渔猎、游牧民族在一起杂处,同时分散的部落、国家数量也较多,国家的控制力相对较弱。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再者,“三代”时期是中国农业从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渡的初级阶段,其农业生产情况是较为粗放的。当时中原地区绝大部分地区都是荒地或者游牧、渔猎区,一些农业种植区呈点状分布在其间。
就当时的情况看,还不具备农业大规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大量运用,加上各诸侯国普遍重视农业生产,种植业才得以快速发展。
一、春秋战国时期传统农业主导地位的确立。有研究者指出:“我国传统的重农思想是20世纪之前中国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什么学派、不论什么时间阶段都是如此”,儒家提侣通过建立规范的农业社会,实行“德政”、“仁政”,以此来维持良好的社会生产秩序;
法家的主张与儒家不同,如李悝推行“尽地力之教”,商鞅则在变法过程中推行“耕战政策”、强调本末思想,认为发展农业生产是治国的根本;道家代表们主张“无为而治”、向往“小国寡民”,道家思想虽然略显消极,但其关心普通百姓,同情百姓疾苦是非常难得的;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墨家学派提倡“贵俭、兼爱、尚贤、非攻”,提出社会“三患”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气这种观点体现了小生产者的利益;兵家学派的观点更为明确,他们提出:
军事固然重要,但“……委积不多则士不行、器用不备则力不壮”,不然则难以取得军事的成功,所谓“……有石城十初,汤池万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这种观点充分反映出农业是支撑战争的必要物质基础。
因此兵家历来注重“贵功养劳”、强调奖励农战,"……均井地,节赋敛,取与之度也”。可见,传统农业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已经正式确立了起来。
1、 郡县制度的逐步推行。春秋战国时期是“郡县制”、“中央集权”产生和推广的关键阶段。早在春秋时期,当时的秦、晋、楚等诸侯国便开始着手在统治实力较为薄弱的边远地区、新占据的地区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这些地区由中央指派官吏负责当地民政和军务。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设置县的初期是为了“权宜之计”,为了加强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并且负责县的官员不世袭,可以随时指派、随时调动,大大区别于之前所谓“封疆”的一种新的地区管理模式。
至战国时期,地主阶层、自耕农阶层的广泛形成,各个地方的管理必须要国家设立专门机构,去掌控相关的行政、司法、军事等权力,这也是当时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各国由过去在边远地区设县或者郡逐渐发展到在内地、乃至中央关键地区普遍推行郡制、县制,如此以来,县就成为了国家政权的基石,这也表明我国政治、官僚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商鞅在秦国变法的过程中,曾“集小乡邑聚为县”,其目的在于想彻底消除腐朽的奴隶制度存在的基础和条件,这就极大的促进了新兴地主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推行郡县制度,设立直接归中央任命、领导、指挥的地方基础组织,这样可以为经济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前提。郡县制的实行,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国家力量在组织发展生产、建设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而且有利于社会科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有利于国家法令的贯彻与执行。
2、 传统农官的转型。三代时期,国家政权的统治较弱,对官吏的选拔也釆用“世袭制”,这就是说为官的世代为官;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新兴地主阶层的发展,井田制逐渐消亡,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宗法制、分封制也无法继续运行,于是各国都纷纷探索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
推行郡县制,管理地方的官吏均由国君直接任免,不再世袭,更为重要的是官吏们不再拥有“封邑”,而普遍推行俸禄制度;并且,加强各级官吏的管理和考核,所谓“当则可,不当则废”。
春秋战国之时,各国纷纷推行改革,均以“奖励耕战,富国强兵”为国家发展的要务,垦辟农田和战场杀敌是当时人们最主要的获得提拔的途径,当时的文献记载为“皆作壹(农战)而行官爵”。另外,一些“修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因纳粟帛而拜爵做官。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这种情况,极大的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垦辟,确定了农业生产在社会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而复杂农业管理的农官的地位相应也得到重视。春秋战国以前,主管工事之司空位列六卿,“……而主管农事之官反由掌握教化的司徒兼管,未独立地列于六卿”。
据《宋书百官志》载:“大司农……周则为太府,秦治粟内史”,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官制度演替;另据《周礼天官》云:“……太府,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
可知,太府在周朝时为下大夫,是地位较低的官员。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推行行政机构改革,他们所建立的中央官僚机构是秦汉“九卿”制的滥觞,特别是赵、秦均设有内史,其地位是相当重要的。
内史主要负责“节财俭用,察度功德”,"……和秦汉时代的治粟内史性质是相同的”气齐桓公之后,齐国推行“五官制”,由他们负责各项专门事.务。《管子》、《韩非子》等文献所记载的“五官”名称不尽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文献中均载有“田官”,并且强调田官是十分重要的主管经济的职位。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在秦国初期,有一个特定的官职名为“庶长”,之后又演变成为大庶长、左庶长、右庶长、驷车庶长等不同的职位。庶长这个职位在秦国是十分关键的职位,不仅负责地方管理,而且统帅军队,是国家的最高官职,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该官职名称,本是对庶人进行管理的意思,而所谓的庶人大多是当时的平民百姓、没落的贵族、无爵位的百姓,这些人虽是普通百姓,但在某种程度当拥有自由和人身权利。这些人,平时从事农业生产,战争之时又是兵卒的重要来源,是当时基础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国的庶长负责军事和农业生产,是庶人当兵、务农的综合反映。有学者从土地所有制形式探讨庶长制度的渊源,指出庶长这种管制形式是在爰田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气商鞅变法实施之后,秦国的官吏制度得以健全和完善,庶长慢慢改变成了一种爵位的名称,用来表彰耕战有功的人。
战国时,很多官吏都有“啬夫”的称呼,啬同穡。研究表明,啬夫“原为农夫的别称,以后其中的生产能手被选拔为田官,才逐渐变成了一种官称”,战国时期,啬夫是地方基层事务的主要管理者,主要担负着赋税征收、户口审核、监督生产、主持奖惩等任务。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由于啬夫大多出自民间,而且他们与农业管理相关联。著名的云梦秦简中有关“啬夫”的记载有100多次。其中涉及农事的有啬夫、食啬夫、库啬夫、苑啬夫、厩啬夫、皂啬夫、漆园啬夫等。
从云梦秦简的记载看,“啬夫”中的表现优秀的可以提拔为县、道长吏。另据《南郡守腾文书》载,"……南郡守腾谓县、道啬夫”,这是不同于乡啬夫的“县啬夫”、“大啬夫”。另外,《管子•君臣上》也称赞了“啬夫”在中央集权统治下的重要作用,该书认为只要基层的啬夫把各项事情都办好了,“则人君之事究矣”。
3、农业管理体系的初步构建。春秋战国时期,耕战思想占据主流,各个诸侯国均出台了许多政治、经济、法律措施以确保本国农业发展,并且要求各级官吏以农政为首务,形成了较为浓厚的重农气氛。国家农业管理体系的初步形成,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编辑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战国之时,各国强弱胜负形势变化涉及多个方面,但“重农战者兴”、“图变法者强”是当时的总体发展趋势。战国初期魏为最强,是因为魏基本占有今山西西南原晋国主要农区,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
结语
至春秋战国时,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财政机构设立,如秦、赵两国的“内史”和韩国的“少府”、秦国的“少内”等,这些机构分别负责田地租税征收,发放官吏俸禄、政府日常开支等事务;另外,还负责征收山川、关市之税,以保障天子、宗室的开支。这就是后世农业管理体系设置的雏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