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陈刚】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陈刚】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陈刚】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陈刚】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中华大地上上下下正兴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潮。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其意义之大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

【陈刚】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中华大地上上下下正兴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潮。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其意义之大怎么估计也不会过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理所当然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但目前理论界阐述和探讨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文章还不多,本文抛砖引玉,试作一探索和尝试。

马克思直接谈和谐社会的论述确实不多,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理想,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话说,正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自然以及现实与价值、必然与自由之间矛盾与抗争的解决。这种解决不正是社会和谐吗?而他对阶级压迫剥削现象的深恶痛绝,对资本主义社会物统治人、异化和资本对劳动奴役现象的批判也正是为了消除种种不和谐或阻碍和谐实现的障碍。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温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或从和谐社会角度对这些论述作一理解,把握其对今天实践的指导意义,无疑是富有教益的。

具体地说,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和谐的价值理想。马克思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有这样几段经典论述:一是《共产党宣言》中那段经常被人引用的名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 二是前述《手稿》中一段常被人引用的论述:“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抗争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它知道它就是这种解答。”② 后一段所说的“矛盾”与“抗争”就是不和谐,矛盾的解决就是和谐的实现。前一段说共产主义社会所要取代的旧社会是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社会。阶级对立也是不和谐,并且是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历史中最大的不和谐,消除之或取代之即和谐之。这是从否定方面说。从肯定方面说新社会通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来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这样一种发展可以说是和谐社会的最重要表现。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应向此方向努力。

再引一段经典论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着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③对这段论述的和谐思想我们仍能从否定和肯定方面来理解。从否定方面看,“奴隶般地服从分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与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都不符合马克思的价值理想,也都是社会不和谐的表现。从肯定方面看,“个人全面发展生产力”的增长与劳动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都是社会和谐的表现,都符合马克思的价值理想。马克思献出毕生精力探讨社会发展规律,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对不合理想的负面因素进行毫不留情地批判,并致力于阐述共产主义理论与投身于理想的实现,亦即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从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是以此为指导。和谐思想象“自由发展”一样是个贯穿性原则,只是强调重点有所差别。相对而言,自由更强调个体,和谐更强调群体;自由更重视主体感受,和谐更突出社会关系相互之间状态,但在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中它们指称的是同一个现象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没有疑义的。

第二,用阶级斗争理论与方法分析社会历史并对阶级压迫和剥削现象进行批判和谴责。阶级斗争是马克思分析社会历史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其实也是人类自有文字以来的历史一直不和谐的标志。马克思对之的态度是一方面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之,另一方面以价值的观点谴责之。众所周知,《共产党宣言》中有段名言:“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揭示阶级斗争贯穿历史是科学分析,压迫与被压迫的概括则包含了价值评价,道义上的批评谴责与对社会和谐的向往均蕴含其中。1883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对之阐述得更为透彻:“(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压迫被剥削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④ 恩格斯的概括,对阶级剥削压迫现象的否定及对消除剥削压迫实现社会和谐的理想之向往溢于言表。

第三,对资本奴役劳动这个当代社会最大不和谐现象进行分析批判,并致力于揭示其蕴藏的奥秘,亦即揭示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和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之谜,指出雇佣劳动的形式自由内含实质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与不和谐。马克思一方面从科学观点出发指出其产生与存在的历史条件与必然性,另一方面从价值观点出发对之进行谴责批判,同时也指出其在特定历史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作用,这种发展为以后扬弃异化、消除实质上的不自由不平等和不和谐创造了条件。马克思为这样一种理论创造付出了毕生精力。其代表性成果就是《资本论》。在这部举世闻名的著作中马克思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最常见的商品现象出发,指出其所包含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这种对立与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相分离有关。资本剥削工人的秘密是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其中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产生相对剩余价值,靠延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的剩余劳动时间产生绝对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形式自由所包含的实质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与不和谐。资本的使命就是多获取剩余价值,为此它大力推动市场竞争,同时想方设法改进技术,以及尽可能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这样一来工人就处于生产愈多愈受剥削的悲惨境地。阶级对立阶级矛盾和不和谐更加加深。社会财富因此推动而大大增加了,但可能生产过剩,卖不出去,从而造成经济危机。危机使矛社会矛盾与不和谐进一步加剧,靠资本本身很难克服,因而为工人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动力、根据和和历史合法性。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由此而来。

第四,对人与物关系的种种不和谐如物对人的统治、主客体颠倒、异化、粗野的物质拜物教、商品拜物教、物的依赖以及人对自然的破坏等现象进行深刻批判,进而阐述他的主客统一人物和谐的价值理想。这方面的论述非常丰富,这里只能作一简要概括。

前述物对人的统治、主客体颠倒、异化、粗野的物质拜物教、商品拜物教、物的依赖以及人对自然的破坏等不和谐现象均不合马克思的理想。在马克思的理想中,人与物、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劳动者与劳动对象及劳动的物质条件和劳动成果应当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也是和谐。在此情况下人是物、自然与劳动条件、劳动成果的主人,这样的劳动成了表现劳动者创造力的活动,也是劳动者属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用马克思《手稿》中的话说:“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他的能动的、类的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现实性。”⑤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到生产劳动中了解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性”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说“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总是一样的,这里已经出现了统一。”⑦ 所有这些论述都是从逻辑或理想的角度抽象概括,现实生活中当然没有这么完美。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使劳动活动及其结果发生变形,从而使这种统一或和谐遭到破坏,出现了主客体关系的颠倒或异化。

异化。异化的一般含义指人创造出来的力量或物不受人支配,反而转过来与人相对立甚至支配人。在马克思那里异化主要是劳动异化,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者不能支配其劳动产品、劳动过程和劳动工具,反而受它们及其主人的支配和奴役,这就是异化。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劳动者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是变成廉价的商品。“这一事实不过表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是同劳动对立的……劳动者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为对象所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在此情况下劳动对劳动者成为外在的东西,他在劳动中不是感到幸福和自由自在而是相反。可见所谓异化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价值评价,即人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应该支配其所创造物,在此情况下存在与本质是相符的,因而是和谐的,人的活动自觉自愿自主,因而自由。但在异化条件下劳动资料属资本家所有,产品也归其占有,因此他生产的产品越多资本家的力量越大,他自己越贫穷,劳动及其产品反而成了帮助资本家奴役工人的力量。这就是异化。马克思指出,自我异化与异化的扬弃走同一条道路。人类发展在历史的一定阶段不得不走异化的道路,但却为扬弃异化与人的解放准备了条件。共产主义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通过人并为了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向社会人的自身复归。这种发展是保存了以往全部成果的,是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矛盾的解决。在此情况下和谐社会的理想就实现了。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从更为具体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出发分析资本主义异化现象,但得出的结论与蕴含的评价与之一致。由此可见,马克思关于异化、物化和物统治人现象的批判包含了对资本奴役劳动导致劳动者不自由和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否定性价值评价,同时从中引出革命的结论,马克思的社会和谐的价值理想也洋溢于其中。

物的依赖。物的依赖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人受制于物即人与物关系不和谐现象的批判。该论述出自《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创造条件。”⑧

马克思这段名言是科学观与价值观的完美结合。从人的依赖到物的依赖再到自由个性与人的全面发展三大形态的划分是科学概括与预见,同时又渗透着他的崇高理想与价值观。古代社会的人裹挟在血缘、地域、等级、部落、宗教等各种关系与传统中,有种种身份掣肘,因此彼此间是通过这些身份相互依赖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更加密切,但却是通过物来中介。物就是商品,就是货币。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其他一切都淹没在它的色彩中。商品货币成了组成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元素和尺度,一切都可以还原为一定的货币单位来衡量乃至购买。于是人与人的关系变成物与物的关系,是为物的依赖。马克思不喜欢这种状况,人与人关系要迂回地通过物来中介不合马克思的理想。在他看来这样一种迂回和依赖是个人与社会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它包含了异化的抽象可能性。当然可能变为现实需要一定的条件,条件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在此情况下出现了前述种种异化与物奴役人的现象。但马克思揭示,通过此形式或在此形态下却“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当然这种发展仍具有异化的形式,但只要把此形式扬弃掉,就有可能实现自由个性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从此角度看,第二大形态的发展为第三大形态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商品拜物教与货币拜物教。对物与财富的崇拜和拜物教现象的批判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内容,这种批判洋溢着他的以人为本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在马克思的理想中人作为主体和创造者应当是物的主人和支配者,但资本主义社会却与此相反,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物与财富的痴迷与崇拜。马克思对这种人物关系的颠倒与不和谐深恶痛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后来的《资本论》手稿中他多次引用莎士比亚的有关诗篇:

“金子?贵重的、闪光的、黄澄澄的金子?不,是神哟!我不是徒然地向它祈祷。它足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

邪恶变成良善,衰老变成年少,怯懦变成英勇,卑贱变成崇高。

……万恶的金钱,你这人尽可夫的娼妓,

你这在各国人民之间挑起纷争的祸根。”⑨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这种对金钱的狂热崇拜称作货币拜物教,并深入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和实质。马克思指出,货币的谜实际上是商品的谜,因为货币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而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平淡无奇,一张桌子只是一张桌子,但一旦成为商品就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与神学怪诞,仿佛能够头脚倒立,用木脑袋跳舞。其实是,“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用劳动时间来计量的个人劳动,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最后,生产者之间体现他们的劳动的社会性的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性的形式。”因此产品变成了商品,其实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与其物理性质无关,它“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虚幻形式。我们只有在宗教世界的幻境中才能找到这个现象的一个比喻……这可以叫做拜物教。劳动产品一旦表现为商品,就带上拜物教的性质,拜物教是同这种生产方式是分不开的。”ii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笼罩在各种身份关系中,劳动者生产的产品被特权阶层直接占有,人们崇拜特权和血缘,而无须崇拜产品。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与人和社会的关系是简单明了而和谐的,无须迂回地通过物或商品来中介,在此情况下也不存在对物与商品的崇拜。因此,拜物教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就象宗教崇拜现象一样。马克思指出:

“只有当劳动条件和实际生活条件,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明白而合理的关系时,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物质生产和它所包含的关系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这种社会生活只有当它一旦表现为自由结合、自觉活动并且控制自己的社会运动的人们的产物时,它才会把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社会上有一系列的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只是长期的、痛苦的发展的产物。”⑩

人与规律、必然与自由。在人与规律、必然与自由关系方面马克思强调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要按照事物本来面目和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统一性;在《资本论》中说自然与社会历史规律具有“铁的必然性”,并说要象科学家那样抛开干扰与表象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当然,规律有两种,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马克思在人与自然方面强调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争取做到明白而合理,就象透明一样。在社会历史规律方面强调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同时注意后者对前者的反作用,以化解矛盾实现和谐。

人与规律的关系也是必然与自由的关系,处理好关系方有自由,也才有和谐。恩格斯关于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与改造名言是大家熟知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有精彩论述,这段论述也很有名:

“自由王国只是在有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象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因为需要会扩大;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生产力同时也会扩大。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们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但是不管怎样,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11)

这段论述包含马克思许多重要思想:①人的真正自由在于活动的自主、自觉、自愿即自我决定,而不是受制于外在的物;②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这对人说来是一种双重的限制:一方面,是来自自身肉体需要的限制;另一方面是为满足需要而从事的活动受到外部世界和物质条件的限制。这两个方面对人类说来都是必然而非自由;③即使如此人在物质生产领域仍有着属于这个领域相对最大限度的自由,即社会化的人和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使之最适合于人类本性,亦即在提高效率基础上把工作日减到最小;④真正的更高意义上的自由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能力的发展。但它必须以必然王国领域的自由即生产力发展和效率提高为基础与条件。

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化的人和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使之最适合于人类本性,以及如何理解真正的更高意义上的自由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能力的发展?窃以为前者说的就是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乃至更高的按需分配,消灭折磨人类很久的剥削压迫竞争和异化,这才是符合人类本性的生产和自由与和谐。当然这种自由属于必然王国里的自由,亦即人为满足外在物质需要而从事生产活动领域的自由。在此领域之外即人不是为满足外在需要而只是为发展自己能力而从事的活动才被马克思视作目的本身和真正的自由王国。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多次说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把生产物质财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在此之外的闲暇时间努力发展人的能力和丰富个性,这是他所向往的更高意义的自由,也是更高意义的社会和谐。

概述了马克思的和谐社会思想,再回过头来看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如所周知,建国后我们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与斯大林模式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按劳分配与计划经济,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的说来不太成功。生产力水平不高,劳动者积极性也不够高,按劳分配的制度实际上搞成了平均主义,计划经济到处捉襟见肘,使经济发展缺少活力,也缺少效率。在此氛围中的中国社会看起来死水微澜,实际上矛盾很多,也不和谐。十年文革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改革开放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经过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紧紧抓住生产力水平和人民利益的核心,凡能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增进人民利益的就是好的,就是善,就要大胆去做。经过农村的包产到户、城市企业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等,终于选定以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的主要突破口,市场成了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昔日受尽批判的资本也登堂入室,成为香饽饽,招商引资,搞开发区,发展民资,国企的股份制改造和从竞争领域退出,城市住房的私有化与商品化,等等。市场大潮拍面而来,如火如荼。

改革取得了异乎寻常的成功。据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20.94万亿元,财政收入3.93万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1.76万亿美元,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要知道,1978年国民生产总值只有3488亿,1952年680亿,即使考虑到价格变动因素,涨幅仍十分惊人。但是社会生活中仍存在一些非常突出的问题,如贫富分化、社会不公,三农问题,以及环境污染、资源破坏、世风日下,还有腐败等。使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严重的不稳定和不和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有体制问题、制度问题、观念问题、文化问题,等等。例如,制度设计中对农民和农村的歧视,权力过于集中于上而缺少有效监督,双轨制所产生的巨大权力寻租空间,官员的政绩冲动与GDP的崇拜,分配上的两极分化,经济发展的成果越来越多地落入强势群体而不是弱势群体之手……目前这些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已采取一些重要措施着手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中央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其伟大的战略意义前面已提及。知识界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很关心,有很多相关文章问世,对其内涵、原则和意义多有阐述,对影响不和谐的因素与问题也提出一些具体的分析与对策建议。这些都是有益的。但总的说来对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似乎注意得不够,因而对当前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种种之认识不够深刻,也未能从更高的高度理解中央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意义。

我认为,前述许多社会问题如两极分化、社会不公、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挤压与资源环境的破坏以及社会对物欲的沉迷和对货币的崇拜等均与前述马克思尖锐批判过的那些社会不和谐现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马克思的论述对我们的应对无疑富有现实意义。两极分化、贫富对立、资本对劳动的奴役、人受商品货币的束缚与货币拜物教和物统治人,所有这些现象均不合马克思的价值理想,因此受到马克思的激烈批判。可是经过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我们已经知道不搞市场经济、取消商品、完全靠计划来搞生产分配和发展经济,这条路走不通,特别在我们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甚至资本也不能完全取消,还有私人的财产所有权,因为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利益在社会历史上的杠杆作用,而在现阶段个人的财产权利正是对这一原则的法权承认。正当的物质利益受保护各位社会主体才有积极性去从事各种创造性和生产性活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因此,商品生产、各种市场活动乃至资本存在的必要性正是在这一前提和逻辑下得到承认和获得发展。但是,它们的弊端和缺陷也是明摆在那儿的。我们不能因为其有积极的一面而对其弊端和缺陷视而不见,这样就忘记了马克思的谆谆教诲,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大问题。事实上,商品、货币、市场和资本,对人说来只是手段,只是因有助于人的发展、自由与和谐而具有次等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发挥和利用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应对其负面的因素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并尽可能地限制和减少之。

例如,对于市场中的恶性竞争政府应出面加以限制和制止,对于其所造成的贫富对立和两极分化更应从源头上加以防止。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在改革开放之初曾发挥过作用,但缺点是公平容易受到忽视,在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今天用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口号取代是适合的。其实政府应以公共服务为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职能,从此角度看公平对政府说来更应优先考虑,效率方面的事主要留给市场,政府则负责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与服务。对于资本,应在利用其活跃市场的同时对其负面因素尽可能加以限制。目前已提出培养社会资本的责任意识和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这是对的,但是还不够,还应对其奴役劳动和使劳动者异化的倾向加以限制,即使目前不可能完全消除,也应努力使其负面作用减至最小,使其正面作用增至最大,而不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甚至使其负面作用更大。正是在这里,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而深远的意义凸显了。对这种深远意义,我们只有把其同马克思的社会和谐理想和理论联系起来才能加以深刻的理解。从此角度看,我们对马克思的和谐社会理论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领悟

【注释】

①④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3页,第232页,第49页。

②⑤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3页,第51页,第10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

⑦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页,第104页。

⑩《资本论》第1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2页、第59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927页。

(原载《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1期。录入编辑:乾乾)

上一篇: 学生家庭主要成员及基本情况怎么写
下一篇: 社会法学术沙龙之“劳动法的归属和定位——民法还是社会法”成功举办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