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基层治理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近期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一书,分7个专题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基层治理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近期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一书,分7个专题,收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216段。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如何“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如何“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如何惩治“蝇贪蚁腐”?记者采访了参加该书编辑的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编研五处处长、副研究员肖鹏。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

记者:为什么“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肖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基层治理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等原创性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调研时多次深入社区,作出重要指示:在谈到社区重要性时,指出“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在谈到社区工作时,指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在谈到社区治理时,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优势就是把城乡社区基础筑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些重要论述,为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加强基层治理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党的十九大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出部署,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等重点任务。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要求。这些重大部署和系统谋划,加快推进了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记者:服务造福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落脚点,如何“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肖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为民的事没有小事,要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要改革创新,完善基层治理,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建设,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现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要调整和完善不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把经常性具体服务和管理职责落下去,把人财物和权责利对称下沉到基层,把为群众服务的资源和力量尽量交给与老百姓最贴近的基层组织去做。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

城乡社区处于党同群众连接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建设,要坚持为民服务宗旨,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

记者:如何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增强基层民主活力?

肖鹏: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时,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理念,强调“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丰富民主形式”。

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必须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新时代,从城乡社区的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论坛、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到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袂进社区,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民主形式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基层民主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记者:基层社区事务很多很繁杂,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激发全社会活力。如何“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

肖鹏:加强社区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也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基层党组织担负着领导社区治理的重要职责,必须完善党建引领基层自治共治格局,引导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要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加强对各类社会组织的规范和引导,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群团基层组织处在群众工作第一线,要坚持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挖掘服务资源,开展各种为民造福活动。

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城市政府应该从“划桨人”转变为“掌舵人”,把市民和政府的关系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为“一起做”,才能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结合互联网运用、乡村治理等方面,请谈谈如何“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肖鹏: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呈现出活力和秩序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要讲究辩证法,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全面看待社会稳定形势,准确把握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必须深化对社会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的认识,善于运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把现代科技作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具体包括:要以党的领导统揽全局,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要把政府各项涉农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加强乡村道德建设,深入挖掘乡村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新的形势推广‘枫桥经验’,并不断总结新鲜经验”,如何“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肖鹏: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此后,“枫桥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其内涵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社会治理的最好办法,就是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提高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水平,要从完善政策、健全体系、落实责任、创新机制等方面入手,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防止碰头叠加、蔓延升级。要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源头治理,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

纪检监察机关把整治和查处“蝇贪”“微腐败”作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点,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记者:如何“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肖鹏: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重视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的主体作用,找准基层党组织服务生产经营、凝聚党员职工的着力点,推进党建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强化政治引领,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确保基层治理正确方向。要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

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广大基层干部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低、出路窄,要把热情关心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对广大基层干部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要关心和爱护广大基层干部,为他们创造良好工作和成长条件,保障他们的合理待遇,帮助他们深入改进作风,提高发展经济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带领群众能力,引导他们扎根基层、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记者: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强调“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如何“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肖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全面从严治党实效筑牢党的执政根基。”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惩治‘蝇贪蚁腐’,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当前,基层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基层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易发多发、量大面广。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决纠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整治“村霸”“蝇贪”等专项斗争,赢得群众对党的信赖和拥护。纪检监察机关把整治和查处“蝇贪”“微腐败”作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点,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基层反映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表海”“会海”泛滥,“打卡”“考核”一大堆,“上面千把锤、下面一颗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要求“坚决纠治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影响高质量发展、加重基层负担、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等问题”。这个事情党中央高度重视,各地各部门持续发力,进行了专项治理,情况有所好转,但还要下点猛药,常抓不懈,持续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谋发展、抓治理、促振兴上来。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4年1月16日第4版)

上一篇: 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新知新觉)
下一篇: 钱钱钱,现在的社会竟容不下崇高的理想了?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