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方兆祉,安徽祁门人,中文本科毕业。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安徽省分会会员,黄山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黄山市集邮协会理事,祁门县集邮协会副秘书长,祁门县作家协会会员。退休前为祁门县教育局教研室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任中学语文教研员。其美术作品曾多次在市、县级展出获奖,有文集《春华秋实》《久久艳阳》出版。在邮品收集、邮学研究和邮集制作等方面成绩显著,曾先后三次被评为安徽省集邮先进个人。
在探索中发现 在发现中质疑 在质疑中求真
—— 张志和再探之读书笔记
方 兆 祉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脍炙人口的《渔歌子》就是唐代祁门著名诗人张志和所作。在唐代星光灿烂的文苑里,张志和是一颗十分耀眼的星座,他的五首《渔歌子》对我国词的产生和发展起了承先启后的奠基作用,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璀灿的一页。但由于张志和性格狂放不羁,晚年浪迹江湖,对所吟咏的诗词,不加收拾,随吟随弃,加之历史记载不详,千百年来对张志和生平和诗文的研讨一直存在许多谜团。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祁门润田张村“张氏宗谱”被发现后,有关张志和的身家世事得以披露,加之近年来许多文人学士潜心研究,张志和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发现与进展,但仍有些方面说法不一致,甚至有的历史资料也有相悖之处,现就有关方面作一展开梳理,目的是对史料去伪存真,寻找历史的真实,深入探讨,以达认识上的统一。
关于张志和的生卒、籍贯
明·永乐《祁阊志》在“先达”篇中载“张金吾,张志和,字子同,本金华人,宦游寓居邑西张村”。其中无生卒年月记载,“本金华人”,只能说是祖籍,没有考证其居祁门已有几世祖。
新中国成立后编修的《金华志》云“张志和(约730-约810),字子同,初名龟龄,唐朝诗人,金华人”。可见该志对其生卒考证是模糊概念,定张志和为“金华人”与历史真实不符。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祁门的学者在祁门县西郊润田张村发现了志和后裔续编的族谱——《大成宗谱》,为打开张志和研究的大门提供了一把钥匙。这部张氏宗谱是清代续编付梓,书中收有历代名臣和张氏后代所写的文章与序言,其中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写的《唐金吾志和玄真子先生行状》是研究张志和的重要文献,张氏宗谱中还有族派流源、分支谱系等资料。已故祁门著名学者,诗人吴建之当时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张志和,祁门人,生于唐开元二年(714),卒于唐大历九年(774),活了六十岁。祖籍金华”。
判断一个人的籍贯,习惯是上溯到祖父一辈。而张志和之前已有好几代迁居祁门张村,所以说张志和的籍贯肯定是“祁门人”无疑,其祖籍是婺州(金华)。
为什么断定志和生于开元二年,卒于大历九年呢?陈少游《唐金吾志和玄真子先生行状》中云:“先生兄弟三人,孟霞龄,仲鹤龄,季即先生,开元二年正月一日生”。陈少游文中还叙说了写这篇“行状”的缘由是时值张志和殁后十一年,其子衢前来请为其父作传。文中追述了张志和“大历九年会颜真卿于湖州”之事,当年衢得知父志和已在湖州去世消息,赶往湖州,带回了父之遗物著作。这篇“行状”写于“建中五年春月吉旦(785)”,由此向前推十一年正是大历九年(774),故可断定774年是志和之卒年。
张志和生卒年代714-774,多年来,已成定论。解放后两次新编的《祁门县志》上都是如此标明,学术界亦无争议。
然而,最近出版的《祁门古代进士》P63《西塞山前白鹭飞》一文中,赫然印出“张志和(732-774)”、“唐开元二十年(732年)正月初一,张志和在京城长安行馆诞生”之文字。张志和的出生年间一下后推了18年,享年60岁变成了享年42岁。
张志和“开元二年正月初一日生”这一信息不只在陈少游“行状”文中有记载,在《张氏流源谱系序》中也有同样的记载。难道说是《祁门古代进士》作者将历史资料中的“开元二年”看成了“开元二十年”,或是新发现了有关历史文献中的不同记载?
关于张志和世家考证
随着一些历史文献资料的发现,张志和的身家世事,已逐渐浮出水面,为人所知。通过阅读张氏家谱,对祁门张村自一世祖张弘开始的世系关系也逐渐清楚。但有时古人留下的历史资料有疏漏,或有相悖之处,以至使某一个方面的判断形成矛盾或失误。
唐·陈少游《唐金吾志和玄真子先生行状》文中写道“先生(指志和)姓张,祖籍浙江之金华人,汉留候二十七世孙。大父侍御弘出刺饶州,弃官隐居歙州赤山镇。父游朝,……”。“大父”古代指祖父、外祖父,《辞海》也作此解。吴建之先生根据张氏宗谱的谱系序列和上述陈少游“行状”文所述,在《张志和探微》一文中就明确地写道:“……到了二十五世,则张志和的祖父泓,其时已是哀鸿遍野的隋末,……”,因此一时间许多文章中都称“张志和的祖父张弘”。
《张志和探微》文后还列出一张当年赤山镇派润田张村张氏家谱的世系图表:
此谱系表显示:张泓为祁门张村张氏一世祖,志和父亲是二世祖,志和是三世祖。
从以上谱系表可以看到龟龄(志和)有三个儿子:衡、卫、衢,有十个孙子:祖、士、书、权、文、武、仁、兴、立、德。但查阅唐·陈少游《唐金吾志和玄真子先生行状》一文中列出张志和十个孙子的名字分别为:学箕、学绅、学翰、学裘、学明、学经、学谕、学诗、学礼、学行,与《张氏宗谱》上的名字截然不同,不知何故。
然而,近年有人研究发现此谱系显示有误。还是最近出版的《祁门古代进士》P65《西塞山前白鹭飞》一文中披露:张弘“为润田张氏始祖。泓生胜,胜孙生三子润朝、深朝、游朝。游朝生三子霞龄、鹤龄、龟龄”。由此得知张弘传到张志和已有六代,张弘并不是张志和的祖父。请看:
泓 胜 胜之子 胜之孙 志和之父 志和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六世
其实,在相关历史资料中也可以看到以上信息,《祁门氏族考》“润田张氏”条目有一按语称:“涵遗稿有润田谱序云:润田祖隋御史公宏(泓),宏生胜,居润田实自胜始。五世为游朝(志和之父)……”。据此,志和则为六世,与以上推算吻合。
又查2008年新版《祁门县志》在人物介绍“张志和”条目中称:“隋末,志和七世祖张弘(一作“宏”)任饶州刺史……”其叙述也已隐约表明张弘不是张志和的祖父。
我们还可以从张弘的年龄及经历的轨迹来推算,张弘隋末(隋最后一年为618年)任饶州刺史,约20岁计,从618年之前到志和出生714年,历经百余年,是可繁衍5-6代,所以肯定地说张弘不可能是张志和的祖父。
关于张志和的《渔歌子》五首
张志和天资聪敏,年少成名,三岁能读书,六岁会做文章。十六岁荣登明经榜,以策论上肃宗,特受赏识器重,任命为翰林待诏,并授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职务,受帝赐名志和,取字子同。后因舅父遭奸臣诬谄而受牵连被贬任南浦尉。时逢母丧,帝特敕之,志和回乡葬母于润田张村,守制三年,克尽孝道。不久其妻程氏又病故。当时乃唐代宗永泰年间,祁门始建县,竟占用志和家祖传房屋作县衙,使志和十分不满,直到后来其子衢上奏至朝庭,县衙才退出。他即离家出走,浪迹于江湖。朝廷多次召其任职,他均辞而不受,带着肃宗赐其之奴婢各一,主仆三人过着隐居生活,自号“烟波钓徒”,云游吴楚山水,渔隐湖州。
在这段泛舟渔隐生活中,乡村渔舟、湖光山色、真情实感的熏染,使张志和写下了千古不朽的《渔歌子》五首。
附:《渔歌子》五首
一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二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三
云溪弯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復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四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乾,碎宿渔舟不觉寒。
五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渔歌子五首作于何时,历代文学史均无记载。虽不知各首所作之确切年代,但写作大背景可以确定,那就是在志和乾元元年(758)奉敕回祁门守母墓尽孝三年,决定隐居而浪迹江湖直到774年去世这16年间。由于张志和祖辈均居润田张村,他被贬后又在祁门张村守母墓三年。他的隐居生活也从此时此地开始。渔歌子的第一首写到的景物与这里的真实生活很接近,因而有人认为这是他在祁门时期的作品,写的是他在山青水秀的祁门润田张村垂钓时的所见所思。也有人认为写的是湖州的西塞山。笔者认为诗本是文学,文学创作是用形象思维,而作者脑海中的形象是来源于生活的积累,并非一时一地一个具体场景,所以说张志和这第一首渔歌子中的“桃花流水”“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的画面形象多是在祁门张村的山前溪边垂钓时所见所思,并融合他处风光来完成词的艺术形象塑造的。
渔歌子的第二首写的是长江,写江面上博击风浪的舴艋舟的打鱼生活;第三首写的是云溪湾的渔人生活;第四首写松江捕蟹人;第五首写到巴陵渔父。由此可见,这五首《渔歌子》是志和在这一段浪迹隐渔生活中陆续完成的,并非一气呵成,更不是在某次聚会上一蹴而就的应合之作。
张志和作诗并非要刻书传世,而不过是抒一时之兴或与朋友唱合,所以在他谢世之后,诗作与著文几乎佚失。当年宪宗皇帝李纯仰慕志和的才学,曾致力寻访《渔歌子》不获,于是画了一幅志和的像,并题上字,表示自己的无奈与遗憾。御史大夫李德裕在宫中见过宪宗留下的画像和题记,对先帝的爱才思贤非常感动,于是倾力求访,终于寻得《渔歌子》五首之全文,把它附录在自己的文集里,并写了一篇题记,渔歌子才得以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飘洋过海流传到了日本国,后来收入《全唐诗》。张志和的《渔歌子》得以永世留藏,李德裕功不可没。
关于唐大历九年秋的湖州聚会
近年,祁门学者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叶露孜先生潜心研究张志和的诗文,已编撰出版《张志和集辑注》一书,书中收录了张志和诗词十七首(注:包括《玄真子》中辑录的歌诗2首、《全唐诗》所载《渔歌子》前5首、新判定的《渔歌子》后5首和《自歌》、《平原留题》、《渔父》、《自叙》、《上已田忆江南禊事》5首)和四库全书中的《玄真子》三卷,分别作了详细的校注,同时在书的附录中收入了当年张志和文友写的和诗及多篇有关张志和生平事迹的文章。可以说这是目前国内最为完整的张志和诗文辑注本。尤为难得的是叶露孜先生对唐大历九年秋湖州聚会中的诗歌唱合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发表了令人信服的独到见解。
唐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应刺史颜真卿邀请,前往湖州相聚。这次湖州聚会,颜真卿是主人,他还邀请了陆鸿渐(陆羽),徐士衡、李成矩等六十余人参加了这次规模盛大的聚会,这次宴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是唱合《渔父词》。张志和还当场在白绢上依词意作画,在白纱帐上作大写意山水,并在蕉叶上书写即兴创作的“属对”等。张志和在这次聚会上大显身手,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但这一切都成了他的遗作绝唱。这次聚会后不久,他与诸多好友同游平望驿(今江苏吴江)时,以道家水解法乘竹席漂流于江面,在饮乐之间自沉于水。
他的三子衢得知志和死讯后,赶往湖州取回了他的遗物、遗作,其中就有张志和诗四首和湖州集会上的众人唱合渔父词十四首,后编入《张氏宗谱》。明正统六年吴汭编撰的诗词选集《金奁集》中也汇集了湖州聚会上的《渔父词》唱合之作十五首。现在能看到的历史资料也就是这两种版本。
叶露孜先生从湖州聚会大家唱合的《渔父词》中筛选出五首《渔歌子》,这五首渔歌子词与其他人的和词不同,最后一句末都用了“不”字,与已流传的张志和那前五首《渔歌子》风格相同,所以叶先生判定这五首《渔歌子》也是张志和的作品。
现将这五首《渔歌子》词列出如下:
一
近日何人是我邻,满洲凫鸟最相亲。
云浩浩,水粼粼,青草烟波不见人。
二
极浦遥看两岸花,碧波微影弄晴霞。
孤艇小,信横斜,那个汀洲不是家。
三
碧波千顷晚风生,舟泊湖边一叶横。
心事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鲸。
四
一个轻舟力几多,江湖随处载渔蓑。
撑皓月,下长坡,半夜潮生不奈何。
五
白头垂钓碧江深,忆得前身是姓任。
随去往,任浮沉,鱼少鱼多不用心。
这里是选用《张氏宗谱》中的版本,此乃张志和去世那年其子衢前往湖州取回的遗作诗稿(其中第二首宗谱中未见到),其真实性可信度更高。五首词的内容都源于渔钓生活,人与事、景与思都与前五首《渔歌子》风格相似。其他人所唱合的词末句都没有带“不”字,唯独这五首带有“不”字,其中:“信横斜”、“载渔蓑”、“满州凫鸟”、“白头垂钓”等词句都可在前五首《渔歌子》中找到相同意蕴的影子。笔者也认为这是张志和在湖州聚会上的当场吟唱之作。
唐·沈汾作《续仙传》文中称湖州聚会:“真卿为湖州刺史,日与门客会饮,乃唱和为《渔父词》。其首唱即志和之词,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真卿与陆鸿渐、徐士衡、李成矩共唱和二十余首,递相夸赏”。这段话首次披露当年聚会上唱合渔父词的数字为二十余首。但其中所述张志和以“西塞山前白鹭飞”作首唱就令人费解了,因为这首词早就已创作流传了,难道是张志和在湖州聚会上首唱这首得意之作来作为“开场白”吗?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记》中说:“初颜真卿典吴兴,知其(注:指志和)高节,以《渔歌子》五首(指上述后五首)赠之……然后张志和唱和颜真卿(指“西塞山前……”等五首)”。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猜谜。后来竟有人据此大做文章,说颜真卿在聚会上是以主人身份首唱五首渔歌子(即上述五首),最后一句带“不”字,含有规劝志和不要隐钓之意。张志和以“西塞山前……”等五首和之,志和的和词甚为妙极,以至漂浮过海成为绝唱。从史实记载中可知,颜真卿在其文章中从未提及过赠张志和渔歌子五首之事,《颜鲁公集》中也未载有《渔歌子》五首。由此可以判断,朱景玄的说法不可信。
湖州聚会上还有一项“作两句题目”的活动,颜真卿如此追述:“在坐六十余人,玄真子命各言爵里、纪年、名字、第行,于其下作两句题目。命酒,以蕉叶书之,授翰立成,潜皆成对,举席骇叹”。有人认为“作两句题目”就是作《渔歌子》词,因为该词正是两句(第一句是前两个分句,第二句是后三个分句)。叶露孜先生指出这是误判。他认为这里的“题目”,即指品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评语”。晋袁宏《后汉书、献帝纪二》有云:“[行邵]少读书,雅好三史,善与人论臧否之误,所作题目,皆如其言,世称“郭许之鉴焉”。“作两句题目”即写两句品评(评语)。意则张志和在聚会上用两句对偶句,对每个在坐人之“爵里、纪年、名字、第行”进行品评。正因为他品评得当,对仗工整,所以“举席骇叹”。又由于是“以蕉叶书之”,字迹顷刻消融,无以保存,所以张志和当场所作的近六十副品评“属对”竟无一存世,后世人未能欣赏到其中之一二,甚为憾之。我们还可以看到聚会上所有唱合的渔父词中没有一个对偶句,也没有一首涉及到“爵里、纪年、名字、第行”等内容,所以可以断定在湖州聚会上用蕉叶书之的“两句题目”不是渔父词,而是特定的“属对”。
叶先生共辑得湖州聚会中颜真卿、陆羽等人唱和《渔歌子》词作共21首,其中判定为张志和所作5首(则《渔歌子》后5首)。
学术研究是认真、细致的工作,我们要不断地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质疑,在质疑中求真,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图由方兆祉提供)
注:此文发表在2018年第五期《徽州社会科学》
《丰镐文苑》是面向全国微信用户的自媒体平台,旨在以文会友,热忱欢迎各位新老微友或有志于文学创作的爱好者不吝赐稿。来稿一律要求为微信公众平台原创文学作品(文责自负),后附作者简介和本人彩色横幅照片,一同发送至QQ邮箱。本平台稿酬来自赞赏(无赞赏则无稿酬),作品80%赞赏付给作者,一星期后如数兑付;剩余20%赞赏,留作平台日常运作费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