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立足伟大实践 培育使命担当

立足伟大实践 培育使命担当

立足伟大实践 培育使命担当青年人朝气蓬勃,思维活跃,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任务,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担当。青年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在青少年阶段这个“拔节孕穗期”

青年人朝气蓬勃,思维活跃,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任务,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担当。青年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在青少年阶段这个“拔节孕穗期”,引导青年人正确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用自己的行动拼搏逐梦,当代思政课教师责无旁贷!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一名高中思政课教师,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备受鼓舞,为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我结合一年来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目标导向,高位引领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公布,素质教育的实施,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而实现。因此,课堂教学应坚持素养导向,科学、高位设定教学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凝练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节课中,依据课标,以“协商民主有什么优势”为议题展开教学活动,设定如下教学目标:通过搜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的素材,感悟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通过阅读部分政协委员提案,思考人民政协的职能,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深化政治认同;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通过模拟提案与模拟政协会议的形式,尝试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感悟协商民主的优势,提高公共参与能力。即通过真情境引入真问题,启发学生真思考,推动问题真解决。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聚焦深化,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案例探究,立足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思政课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在飞速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实际,思政课应体现时代性,常讲常新。“天边不如身边,道理不如故事”,选取贴近生活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科学分析,在分析中明辨是非,是思政课教师的必修课。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在《法治国家》一课中,我以《民法典》为例,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调研当前人们关注的法治问题,结合相关案例,探讨良法善政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结合《民法典》的出台过程,启发同学们分析这一过程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怎样的优势,深化政治认同;最后,在实践层面,启发同学们为法治中国建设积极建言献策。通过真实的情境,学生们明显感觉到政治课活了,学科理论就在我们身边,政治课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力地指导了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学好思政课终身受用!

活动构建,深化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2019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此之际,我们政治组开展了相应的主题活动。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一的综合探究课中,设计了《我手写我心,我心中的祖国》主题探究活动,任选新中国70年来的三项成就,讨论成就背后的原因,理例结合,出一期展报,为新中国70华诞献礼。同学们的兴趣非常浓厚,自身的关注点也是多种多样,从经济政治到科技国防;从民生百态到资源环境,许许多多不胜枚举,同学们的作品更是美不胜收!而最关键的是,同学们在自身的探究过程中坚定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自信,深化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从而深化认识、提升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我有着太多的启发。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思政课教师永恒的使命。未来,我将继续践行思政课教师的使命、责任,不断提升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培育青年使命担当!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

上一篇: 当代大学毕业生应该用怎样的心态面对社会[权威精品].doc
下一篇: 社会人假设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