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中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中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中的理论创新坚持理论创新,是一百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所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我们要

坚持理论创新,是一百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所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我们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如何科学把握并坚持理论创新?这显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内,我们能够深刻把握理论及其创新活动生成的内在根据和机制,这对于增强理论创新的自觉性、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理论的生成机制

由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来,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当然,人们对世界的改造,并非一种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的纯物质性活动,而是在一定的理论观念指导下所进行的自觉自主的社会性活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通过实践及其在实践基础上生成的认识活动而建构的,实践活动导致了现实世界合目的性的变化,但仅仅合目的性还不能顺利达到目的,还必须合规律性,而要掌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就离不开人的认识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对规律的揭示越深刻,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引领作用就越显著。”正是通过人的认识活动生成了一定的理论观念,并由此产生了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科学回答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揭示了理论观念的实践发生机制。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来,一切理论观念或理论认识都来源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也就是说,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具有第一性,理论具有第二性,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动力,是检验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客观标准和最终目的。同时,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看到了实践对于理论的决定性作用,又看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反作用,因而具有科学的辩证性。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内,理论并非消极被动的,它为人的实践活动提供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指导作用。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就容易陷入自发性、盲目性、高代价性的境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一旦脱离了实践,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理论的指导,也容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可见,科学的理论观念对于高质量的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观照指导意义。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和动力,这其实揭示了理论的生成机制在根本上就是一种实践机制,而理论形成的实践机制同时也反映了理论和实践之间所具有的内在统一性,即彼此间的不可分性。当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并非只是一般化地指出了实践对于理论的支配性作用,而是基于实践主体的角度进一步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及在理论生成中的地位与作用。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实践的主体是人,尤其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发起和推动实践的骨干力量或主力军。所以,当我们说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时候,实际上恰恰表达了理论来源于人民的真谛,所谓来源于实践,其实质就是指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善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从人民群众实践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党的二十大报告阐释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在理论的生成机制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看到了实践,更看到了实践背后人民群众的力量,从“物”升华到了人,这就深化了我们党关于理论生成问题的认识。

理论的创新发展机制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一般性地揭示了理论的生成机制,而且进一步揭示了理论的创新发展机制。理论何以要创新?因为在理论和实践之间不仅具有统一性,而且具有对立性或差异性。正是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所存在的对立性或差异性基础上,形成了推进理论创新发展的矛盾机制,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理论的错谬性,即理论本身没有如实反映和揭示人们的实践和客观现实,使得理论和实践在本质上出现了对立性。其二,理论的滞后性,即实践发展了,而理论本身或理论中的某一部分、某一方面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并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三,理论的超前性,即理论超前于当下的实践,出现了空想甚至幻想的成分。尽管理论中有关于未来实践的宏伟蓝图和憧憬,但这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在实践中能逐步实现的成分,本身就属于理论的一部分。此处所谓的理论“超前性”是只合目的性而不合规律性的内容,甚至就其所合的“目的”而言都是脱离实际的“一厢情愿”。无论是理论滞后于实践,还是“超前”于实践,都是形式上出现了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或出现了偏差。这种相对于实践而言的理论本身的错谬性和偏差性,就导致了促进理论创新的矛盾机制的形成。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就论述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性问题。《实践论》要求“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还指明了“思想落后于实际的事是常有的”现象,同时要求“反对‘左’翼空谈主义”,即“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毛泽东关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矛盾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深刻把握理论的创新机制提供了重要指导。

由于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动力和归宿,并且造成理论和实践之间发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理论方面而非实践方面,因而要解决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关键要从理论入手,即要做到理论创新,这正是我们提出并开展理论创新的根本的客观依据。理论之“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功能。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问题,即要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的历史的、辩证的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这样,就理论创新的功能来看,其一,理论创新要解决理论之错谬性问题,因为理论创新本身具有纠错功能;其二,理论创新要解决理论落后于或超前于实践的问题,因为理论创新具有纠偏功能。无论是纠错还是纠偏,目的是让理论如实地反应实践、有效地指导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所说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理论和实践之间矛盾的外化表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要求,这实际上指明了进行理论创新的根本任务。理论正是在对问题的关注与解答中创新自己的,并通过对问题的积极应对以指导实践的发展。

理论创新的方法论

在方法论上,解决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存在着两种态度:一是坚持理论第一的态度——这是一种教条主义或本本主义的思维路线,即从原有的理论出发,削足适履,以理论剪裁实践,使实践适应理论。这样一种僵化教条的做法,显然会阻碍实践的进步、窒息理论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二是坚持实践第一的态度——这是一种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的思维路线,即要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看来,理论创新遵循的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逻辑理路。从实践到理论,表达的是在实践基础上包括在实践问题的压迫下,通过调查研究以及总结概括,以形成新的理论认知,达到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所谓从理论到实践,是指将形成的新的理论用来指导别的或下一步的工作实践,这种指导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指导使实践获得健康顺利发展,并稳步达到人们所设定的实践目标;二是在对实践的指导中,进一步检验修正和丰富完善理论,使理论获得新的发展。

实践性社会具有什么特点_实践性社会具有什么特征_实践具有社会性

文:邱耕田(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上一篇: 中国奴隶社会时期,法律制度有什么特点?
下一篇: 什么是部落制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