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政治局势急剧变化的时代条件下,亟须学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科学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的发展规律、加强推动世界左翼力量之间的协调与联合、充分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近日,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冷战后世界不同地区“新社会主义”思潮比较研究》顺利结项,并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给予“免于鉴定”的成果认定,后续研究成果将以著作形式面向学界。
《冷战后世界不同地区“新社会主义”思潮比较研究》立项之初,正是资本主义金融危机蔓延之时。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不仅挑战着传统的资本主义金融体制,也拷问着人类的生存价值。一时间,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拉美左翼运动如火如荼,“新社会主义”思潮在世界不同地区发展起来。冷战后原苏联东欧地区、欧美以及拉美地区自苏联东欧剧变以来,相继兴起的一股既不同于19世纪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也不同于苏联时期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以“社会主义为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潮流。
欧美地区是“新社会主义”思潮最早诞生地,一些发达国家的进步学者或左翼人士在苏联东欧剧变前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端就开始探索不同于苏联模式的新社会主义,并相继形成了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等“新社会主义”思潮或流派。欧美国家的共产党人及左翼人士进一步进行了“新社会主义”的探索,形成了系列创新思想,包括“第三条道路”和英国工党提出的“21世纪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法国共产党的“新共产主义”理论、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重建共产主义”理论、西班牙和希腊共产党的“新社会主义”观以及美国共产党的“权利法案的社会主义”,等等。它们从反思传统社会主义的教训、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入手,揭示了当前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批判现实资本主义的弊端,寻求替代的新社会主义方案,对社会主义的目标、特征、道路以及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为世界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有益贡献。当然也要看到,这些社会主义思潮的主张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且它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规律的认识仍存在很大局限性和偏差。
俄罗斯的“新社会主义”,包括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倡导的“21世纪革新社会主义”、公正俄罗斯党的“21世纪新社会主义”、俄罗斯争取新社会主义运动联合会的“新社会主义”和俄罗斯左翼人士关于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和新构想。虽然名称和具体内涵有别,但面向未来,都主张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中东欧国家的“新社会主义”,主要体现在中东欧共产党人倡导的“新生的社会主义”、中东欧社会民主政党的“新社会主义”和中东欧左翼人士的“新社会主义”观等,这种“新社会主义”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旧体制的、建立在全球化而非民族传统基础上的“新社会主义”, 不再主张暴力革命,而是更多的强调和平与民主,并且主张实现途径的多样化。新东欧国家的“新社会主义”,主要体现在一些共产党人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积极恢复并重建共产党组织,不断地调整斗争的策略,在逆境中坚持对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亚国家左翼政党倡导的“新社会主义”,主要体现在中亚国家共产主义政党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持探索走向新社会主义的运动。
在拉美地区,委内瑞拉“21世纪社会主义”倡导公平正义、团结互助、民主自由、思想多元等。委内瑞拉“21世纪社会主义”强调既不是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也不会追随古巴的模式,而是崭新的、委内瑞拉特色的社会主义。虽然这种模式的社会主义实践困难重重,但不乏尝试性的探索意义。厄瓜多尔的“美好生活社会主义”强调要通过不断进行民主革命,来建立一个多样化的、和谐的、团结的、与自然共生的社会,要过一个美好的、有尊严的、公正的、平等的、自由劳动和创造性生活的社会。玻利维亚的“社群社会主义”,强调的是“建立在团结、互惠、社群与共识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基本政策和措施包括:召开制宪大会,主张参与民主;以印第安文明和价值为根基,建立“拉美大祖国”;反对帝国主义的企图,主张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团结;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新殖民主义政策,捍卫主权、经济主权和发展权;发展社团民主、保障充足的粮食供应、有效的医疗和良好的教育等。玻利维亚“社群社会主义”的突出特点是强调本土特色。巴西的劳工社会主义,主张思想多元、混合经济、彻底的民主主义;反对资本主义,超越资本主义;替代新自由主义;奉行国际主义,建立多极世界。实践性、建设性、本土性是“劳工社会主义”的特点。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危机是“新社会主义”兴起与发展的根源。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无疑为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物质基础,而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危机又为社会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了历史机遇。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的金融危机,是引发西方国家社会替代运动的直接起因;而新自由资本主义改革路径受挫则是原苏东和拉美国家“新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崛起,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召力和影响力,对世界不同地区“新社会主义”思潮的探索发展具有重大辐射与引领作用。
无论是西方左翼人士所提出的有关“社会主义仍然是一种制度或体制、是一种改革或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是对人类基本生活权利的捍卫和保护”的观点;还是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提倡的把建设“21世纪革新社会主义”作为党的战略目标,以及公正俄罗斯党所倡导的“既不同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也不同于欧洲社会民主主义”,而是“第三社会主义”的思想主张;还是拉美地区以查韦斯为代表提出并实施的以“民权、民生和反霸”为核心内容的“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无疑都打上了民族特色和区域性的烙印,蕴含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尽管这些“社会主义”思潮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但它们的各种尝试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最终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具有开拓性的探索意义。
科学理论的指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冷战后,无论是兴起于拉美的“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还是原苏联东欧地区和欧美地区的“新社会主义”探索,至今都没有能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形式多样的新社会主义运动是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之源。一方面,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和民族性特征,要求人们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要与时俱进,适时更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冷战后“新社会主义”思潮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兴起、发展与演变进程表明,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没有强大的物质前提,社会主义是不可能人为的建立起来。广泛稳固的群众基础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动力支撑,当今世界不同地区的“新社会主义”思潮的群众基础还非常薄弱。协调团结的国际合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努力实现世界左翼大联合与全球反资本主义力量大团结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支撑和力量所在。
(作者单位:齐鲁师范学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