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印度的种姓制度之前,有一点需要提醒你注意,那就是种姓制度并不是印度文明独有的。在东亚、东南亚、西亚以及西非等很多的地区,都有类似种姓制度这样的划分。
比如,古代波斯的种姓制度就和印度的非常相似。他们有着相同的祖先,都是印欧部落雅利安人的后代。跟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对比来看,古代波斯也有四个等级,分别是僧侣、武士、文官和平民。前三个阶层的人,都是外来的雅利安人,在社会上地位和身份较高。而第四种则是当地的原住民,地位很低。
再比如,古代朝鲜从11世纪开始到近代之前,也实行着包括六个等级的种姓制度。最高等级是,两班(分为文班和武班),他们是古代朝鲜的贵族阶级。下一个层级是中人,属于社会上的富裕阶层。再下是常民,普通百姓。这里的常民,通常指的是有些资产的农民,或者城市居民。在常民之下,朝鲜还有代表下等百姓的贱民阶层,以及白丁阶层。这两个阶层的人,通常是那些一无所有的百姓。
不过,以上这五等都还是自由民,朝鲜还有第六等人,就是奴婢,奴婢是没有人身自由的。
另外,在古代中国,其实也有类似种姓制度的划分。比如公侯伯子男,或者把人按照身份分为士、农、工、商,等等。虽然农民和工匠中的下一代人也有可能成为官员,也就是进入到士绅阶层,但是总的来讲,古代中国的阶层也是非常固化的。
综合来看,其实这些种姓制度,或者类似种姓制度的社会划分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印度著名的社会学家古里(Govind Sadashiv Ghurye)就对此总结出了六个核心特点,任何社会等级制度如果具有了这六个特点,都可以算作广义上的种姓制度社会。
第一,根据出生划分阶层;
第二,各阶层有明显的高低等级之分;
第三,各阶层有社交限制;
第四,各阶层的居住地是彼此隔离的;
第五,各阶层有不同的职业,而且通常是子承父业;
第六,各阶层之间禁止通婚。
好,听完了这六条标准,相信有些同学可能已经想到了,其实很多早期文明的等级划分制度都符合这几个特征。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既然种姓制度在很多国家都存在,为什么大家一说到“种姓制度”,第一个想到的是印度呢?
很简单,这是因为印度的种姓制度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且至今还在印度社会中具有影响力。那么,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什么样的呢?它为什么能在印度社会中发挥这么大的影响力?
首先,我先给你简单介绍下印度的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也被称为瓦尔那制度。吠陀文明重视内心修养和灵魂归属,因此在印度社会,作为僧侣的婆罗门地位最高。同时,婆罗门阶层也是印度的知识阶层。印度的神庙长期扮演着学府的角色。在印度的政府中,婆罗门阶层也经常担任要职。
需要说明的是,印度的婆罗门阶层并非中国的和尚,他们可以结婚生子,也可以追求现世的功名利禄。
第二个阶层是刹帝利,是贵族和武士阶层,他们在吠陀文明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刹帝利和婆罗门同属于高种姓。他们都不需要交税,由低种姓的人供养。
第三个阶层是吠舍,是印度种姓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最早基本上都是农民或者牧民。后来,他们中的有些人可能因为机缘巧合,成为了大商人和地主,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是吠舍的社会地位,并不会因此而提高。
不过,吠舍虽然社会地位较低,而且需要交税供养高种姓的人,但他们还算是印度社会中的体面人,和婆罗门、刹帝利都属于再生族。所谓再生族,意思是除了在出生时被赋予自然生命之外,他们在少年时还要接受一次由婆罗门主持的入法礼,在精神上再出生一次。这样才能正式成为婆罗门教徒。总体而言,吠舍的地位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吠舍之下,就是首陀罗。首陀罗是印度社会中,地位最低的种姓。西方学术界普遍认为,首陀罗是由被雅利安人打败的古印度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构成。他们虽然有时从事的职业和吠舍相同,比如当农民和工匠,但是他们和吠舍之间有一条难以跨越的界线——他们不属于再生族。
从这样的排序你可以看出,在古代印度,位居社会顶端的,并不是拥有强大权力或者经济实力的精英,反而是有仪式权力和精神权力的精英。
其实,在印度文明早期,不同种姓之间的差异还不是很明显。不同种姓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职业,而非社会地位。有学者认为,当时婆罗门教的这种种姓设置,只是他们设想的理想社会的层级,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不大。
比如,在婆罗门教的经典《摩奴法论》及之后的文献中提到,出身首陀罗的女子与出身婆罗门的男子生下的女性后代,再与婆罗门男子生下后代,如此繁衍七代,可以将种姓提升至婆罗门。
另外,在印度的史诗《罗摩衍那》中,也记载了十车王和他出身吠舍和首陀罗的老婆,都来抚摸祭祀用的马匹这个片段。这段记载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不同种姓之间通婚的现象是存在的。
事实上,印度种姓制度真正变得非常严格,而且造成严重的社会阶层固化,是在公元七世纪印度教兴起之后的事情。在这之后,印度的不同种姓之间的界限极为分明。不同种姓的人之间,如果通婚,将来他们的后代就是贱民,只能做最低贱的工作,而且不能和其他种姓的人接触。而对某些婆罗门来说,光是看见贱民,就需要一个冗长的净化仪式。
不过,光是了解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这四等人的划分还不够。印度的种姓制度远比四个阶层的划分方式复杂得多,是一套完整而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四个基本的大类,人们还会根据不同的职业、部落、宗教和姻亲,在这四类的基础上,继续细分种姓,多达上百种。
就比如,除了种姓制度之外,印度社会上还有另外一种跟种姓制度相互兼容又有所不同的划分制度——迦提。
迦提,跟种姓制度类似,也源于出身,但它同时包含了种族、职业等很多人在现世生活的许多因素。也因此,迦提制度与种姓制度并不完全相融,许多迦提,就横跨了数个种姓等级。
举个例子,比如早期雅利安游牧部落的贾特人。他们是武士,属于较高的刹帝利种姓。但他们的职业是牧民,婆罗门人认为他们不守清规戒律,吃肉,就将很多贾特人降成了吠舍。后来,在迦提的系统中,贾特成为了一个特定的等级,单独表示牧民。但换个角度,同样是贾特,他们可能横跨刹帝利、吠舍甚至首陀罗数个种姓。
印度的迦提种类数量特别多,即使是印度人也很难把这些类别都说清楚。另外,虽然印度社会上没有规定不同迦提之间不能相互通婚,但因为各个阶层长久以来的生活方式、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相差巨大,人们在心中自然而然地会形成对不同迦提高低贵贱的看法,因此实际上的通婚是不可能的。
印度从法律上废止种姓制度,是在1947年独立之后。不过,明面上的种姓没有了,但暗地里,不同种姓之间的歧视在今天依然非常严重。如果你有机会和印度朋友交往,在派对上你就能体会到他们对于种姓观念的态度。
自吠陀文明之后,印度人其实很少记录历史。这和吠陀文明的人生观和历史观有很大关系。古代印度人认为,人生的目的是悟道,让自己解脱痛苦,因此记录历史,建设物质文明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深邃的思想。而且在印度人看来,现实世界是轮回的,历史发展也是循环往复的,所以记录当下或者过去发生的事情,意义不大。因此,古代印度更多的是留下宗教经典和史诗,而至于历史相关的内容,我们目前只能靠有限的典籍和考古发掘,拼凑出当时的历史。
和印度人不同的是,苏美尔人、亚述人和古埃及人都对历史进行了详细地记录,他们留下很多非常详尽的君主年表、大事记供我们参考。对比古代印度文明,我们至今无从知晓印度早期历史上那些国王或者首领是谁。
直到今天,印度很多人依然对过往的人和事毫不留恋,他们不向后看。在他们看来,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即便是亲人离开了,在举行完相应的仪式后,他们和我们的缘分也就结束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