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两种生产”共同推进文明演进

“两种生产”共同推进文明演进

“两种生产”共同推进文明演进“两种生产”共同推进文明演进

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从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文明不断演进,其根本的推动力量,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两种生产”,即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可以把“两种生产”理论,特别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理解为唯物史观关于人类文明演进动力的具体思想。

“两种生产”的基本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提出,在恩格斯晚期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得到了集中表达,形成了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根据恩格斯的完整表述,“两种生产”理论的要义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人类社会存在着“两种生产”,一种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即物质生产;一种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即人口生产。不能把“两种生产”混为一谈,或者只看到、只讲其中一种生产,忽视另一种生产。

其二,社会制度及上层建筑同时受到“两种生产”的制约,并随着“两种生产”的变化而变化,这种不断变化的过程即人类文明的演进史。物质生产的变化主要是指“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变化,即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等方面的变化,本质上即社会生产力的不同发展水平;人口生产的变化主要是指“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变化,既包括家庭形式从血缘家庭一直到专偶制家庭的历史演变,也包括专偶制家庭稳定之后家庭内部结构的改变,如从四世同堂的传统大家庭转变为现在三口之家的小家庭、从男耕女织的自然分工家庭转变为男女平等就业的社会分工家庭等。“两种生产”每一次重大的改变,都必然引起社会制度及上层建筑或迟或早的变化,这就是被通俗地表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之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这里的“经济基础”包含了人口生产的所有重要变量。

其三,虽然“两种生产”都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但二者的重要性并不是始终均等的。一般而言,劳动越不发展,生产力水平越低,社会制度就越受血族关系即人口生产的影响;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制度完全受所有制的支配”,即物质生产对社会制度和上层建筑的制约作用就越显著。从氏族社会解体到资本主义兴起的文明演进揭示了一个基本趋势,即人口生产的重要性逐渐减弱,物质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可以说,在全部私有制社会,物质生产始终居于影响历史进程的支配地位,其具体表现即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人口生产对社会制度的影响只有通过物质生产才能实现。

“两种生产”理论自诞生以来一直伴随着各种误解和争论,其中的焦点在于,“两种生产”理论是坚持还是违背唯物史观?认为“两种生产”理论违背唯物史观的,主要是国外学界存在的一种错误理解。这种误解由来已久,从沙俄时代的社会学家米海洛夫斯基,到苏联时期的哲学家罗森塔尔和尤金,再到日本的马克思主义者河上肇等,都指责“两种生产”理论破坏了物质生产决定论的唯物史观“一元论”,陷入了“两种生产”共同决定的“二元论”。必须指出,出现这种严重误读的根本原因,是把“两种生产”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而不是把二者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首先,“两种生产”归根结底就是同一种生产,即马克思所说“物质生活的生产”。不能混淆“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的生产”这两种不同表述。“物质生活的生产”不只是物质生产,而是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统一。人口生产当然也是“物质”生活的一部分,因为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一样显然也不属于“精神”生活。其次,人们通常所说的物质生产决定论,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物质生产和生产力不是无人的和非人的,生产力是人的物质财富的生产能力,它的三要素天然地包含了物质和人口“两种生产”,只讲物质生产不讲人口生产不是完整的唯物史观。因此,所谓“两种生产”理论违背了唯物史观实属无稽之谈。

国内学界普遍反对上述国外学界的“违背说”,主要争论“两种生产”中到底哪种生产居于支配地位,有先后支配论、共同支配论等不同看法。唯物史观反对抽象地、非历史地谈论“两种生产”。恩格斯说:“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这里的“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即强调特定的和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不是泛泛而谈社会制度如何受到“两种生产”制约。恩格斯虽然也讲“两种生产”地位的主次,但都是就具体历史情景而言的,比如,“劳动越不发展,……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这是讨论为什么原始社会人口生产居于支配地位;“以血族团体为基础的旧社会,由于新形成的各社会阶级的冲突而被炸毁;代之而起的是组成为国家的新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家庭制度完全受所有制的支配,”这是讨论为什么国家出现之后物质生产取代人口生产居于支配地位。恩格斯拒绝形而上学地讨论哪种生产总是无条件居于支配地位,而是强调两种生产都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这是真正唯物史观的态度。

由上述可知,“两种生产”理论不是唯物史观之外的一种理论,而是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其中必然包含历史发展即文明演进根本动力的思想,即马克思所说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按照“两种生产”理论,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包括个体生存和种的繁衍,必须不断进行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两种生产”的历史演变,决定了社会制度、道德风尚、法治观念等的不断改变,就是说,“两种生产”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体会之九:践行核心价值观,彰显青年风采
下一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是新时代的好少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