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关于邓稼先的资料简介50字(关于邓稼先的资料简介)

关于邓稼先的资料简介50字(关于邓稼先的资料简介)

关于邓稼先的资料简介50字(关于邓稼先的资料简介)艺绽君前段时间看了一部后劲过大的纪录片叫《九零后》,这部正在上映中的电影讲的是西南联大,里面有杨振宁、许渊冲等十多位国宝级大师出镜,很值得一看。在西南联大的众多群星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邓稼先了。关于邓稼先的资料简介50字(关于邓稼先的资料简介)在此之前,我对邓稼先的印象仅限于他是著名物理学家、“两弹”元勋人物,对他的生平并没有很多了解,而在《九零

艺绽君前段时间看了一部后劲过大的纪录片叫《九零后》,这部正在上映中的电影讲的是西南联大,里面有杨振宁、许渊冲等十多位国宝级大师出镜,很值得一看。

在西南联大的众多群星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邓稼先了。

关于邓稼先的资料简介50字(关于邓稼先的资料简介)

关于邓稼先的资料简介50字(关于邓稼先的资料简介)

在此之前,我对邓稼先的印象仅限于他是著名物理学家、“两弹”元勋人物,对他的生平并没有很多了解,而在《九零后》中,邓稼先的故事实在太饱满和感人了,让我看完电影后又忍不住去查他的资料、看关于他的纪录片。

邓稼先可以说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最高典范的代表了,他的人品之高洁、贡献之巨大、事迹之感人,无论哪方面都达到一个知识分子的最高水准。没有人,没有人可以在听完他的故事后不被感动。

说起邓稼先的出身,用“名门之后”来形容绝不过分。安徽怀宁邓家是当地望族,邓稼先的六世祖是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则是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之一。

说起邓稼先,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杨振宁。两个人是世交,一起上中学、大学,又一起去美国读博士,友谊足足延续了一辈子。邓稼先去世后,杨振宁写过一篇怀念他的文章,写得非常感人,现在被收录进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大家有空可以去读一读,大师的文笔和风范都是一流。

年轻时的杨振宁(左)和邓稼先(中)

邓稼先身上表现出的崇高品格,首先自然有家学渊源,也跟他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他读书求学期间正是中国现代史中最屈辱、最艰难的一段历史。

1937年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在北京读初中的邓稼先是亲历者,当时13岁的他目睹了国家弱小、山河沦落的惨状,内心爱国救亡的抱负非常强烈。当时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还曾当众把一面日本国旗撕得粉碎,扔在地上踩了几脚。

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迁往云南昆明,组成了后来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大。1941年,邓稼先报考西南联大,按理说他们家一直出的是人文学科的人才,但邓稼先父觉得国难当头时理工科更为实用,临行前特意叮嘱儿子,“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学文”,所以邓稼先最后进了物理系。

关于邓稼先在西南联大的经历,电影《九零后》中有很多生动的讲述,跟我们印象中他大科学家的形象甚至不太一样。

当时邓稼先比同学年龄小,又长着一张娃娃脸,显得比较天真,是大家眼里的小弟弟。而且,邓稼先特别喜欢听同学给他讲故事,老是缠着大家讲,讲完一个还要听下一个,把同学讲得口干舌燥。

躲避日军空袭时,邓稼先和杨振宁还能在防空洞里背古诗,看来对于文理兼修的学霸而言,避难也可以是诗意的。

1950年,邓稼先拿到了美国普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当时中国在美留学生有个小团体,对于学成后要不要回国,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方认为,一定要尽快回国效力,另一方则举棋不定。邓稼先当然是主张尽快回国的那一方,他毕业当年便回到祖国,之后才有了研发“两弹”的重大贡献。假设他当时没有回国,而是选择继续在美研究深造,会不会也能取得不亚于杨振宁的成就呢?

邓稼先这个名字,直到1986年才被公开,大众才知道原来国内有这么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事迹和贡献被保密了将近30年,而那时,邓稼先已经快走到生命的尽头。

时间退回到1958年,那是邓稼先加入“两弹”研发的开始。当时,领导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义无反顾地表示同意。

回到家里,他对妻子许鹿希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了。

许鹿希问:什么工作?答:不能说。

去多久?不能说。

可以写信吗?恐怕困难。

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大院和茫茫的大漠戈壁,就连他的妻子和孩子,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干什么。

邓稼先一家

当时的研究条件有多艰苦呢?邓稼先计算数据时,只有手摇计算机,甚至还要用到算盘。他在青海基地试验原子弹时,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只能吃酱油汤泡饭,饿得全身水肿。许鹿希给他从家里带的油炒面,还经常被前来蹭饭的同事瓜分,没多长时间就吃完了。

对于邓稼先当时的研发过程,杨振宁在《邓稼先》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非常好哭: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这篇文章中的另一段,则让我们对邓稼先的人格魅力有一个大概的感知: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在一次空投核弹试验中,降落伞没及时打开,炸弹一直没炸。邓稼先不顾其他同事的劝阻,走进辐射核心区,用双手捧起了核心部件。他此前就已经受到了常年的辐射伤害,但这一次是致命的。在随后的体检中,他体内被查出有大量放射性物质,癌细胞最终扩散,无法挽救。

那次意外后,邓稼先罕见地在现场与同事合影留念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邓稼先依然心系中国核事业,他认为原子能不仅是武器,更可以和平利用,他给国家写了一封关于原子能利用的建议书,这封建议书的内容直到现在仍然是保密的。

临终前,邓稼先对妻子说:“要是有来世,我还是选择中国,选择核武器事业,选择你。”

这番话和杨振宁对邓稼先的评价一致。他说:“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杨振宁回国探望病中的邓稼先

1986年7月29日,被病魔摧残已久的邓稼先去世。开追悼会时,甚至找不到一张像样的遗像,因为出于保密,他极少拍照。最后,只能用他的证件照当遗像。

在同事的回忆中,邓稼先为人实在,别人跟他喝酒,倒一杯喝一杯,倒两杯喝两杯。他不注重物质享受,新街口的狗不理包子,他已经觉得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了。他最喜欢的花是马兰花,这种开在戈壁滩上的植物,拥有极强的生命力。

邓稼先最崇尚“纯”(pure)的品格,他的一生确实也把这个字做到了极致,不论是对国家、对学术、对爱情、对他人。他的纯,让他的智慧之光愈加明亮。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艺绽

本期记者、编辑:袁云儿

本期监制:周南焱

流程编辑吴越

上一篇: 拿破仑的一生简介(拿破仑的一生简介100字)
下一篇: 培根简介(英国哲学家培根简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