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青年社会服务的精神内核与中华文明

青年社会服务的精神内核与中华文明

青年社会服务的精神内核与中华文明青年社会服务的精神内核与中华文明,奥运会,中华文明,志愿服务,学习雷锋,中华民族,社会服务

青年社会服务图片_青年社会服务_青年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应做到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3年第21期

青年社会服务的精神内核与中华文明

文-邹宇春 李建栋青年社会服务是指由青年人群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服务。这种服务通常由青年志愿者、青年组织或青年专业人士提供,涵盖了各种领域,如社区服务、教育、文化、体育、科技等。在不同的时期,青年社会服务的精神内涵会各有侧重,但都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进入新时代后,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视两个“结合”,要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此背景下,很有必要重新梳理审视我国青年的志愿服务、学雷锋等服务形式的精神内核与中华文明的内在统一性,并构建出更加契合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青年社会服务话语。

一、志愿服务在中国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活动起源于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增加,1981年,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与中国政府开始了正式合作。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开始组织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中国志愿服务进入了有组织、有秩序的阶段。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以后,志愿服务在全国得到了广泛发展,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也大大提高。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把志愿服务精神定义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虽然志愿服务制度的建立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但由于这种志愿服务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助人为乐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现代文明建设宗旨,于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志愿者人数在增加,志愿服务组织在规范,志愿服务活动范围在扩大。志愿服务在奥运会、抗疫、救灾、环保、扶贫等很多事件中都有较为突出的表现。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简称CSS)数据显示,在我国18—69岁的调查对象中,近一年有过自发或有组织的志愿服务经历的受访者占比约30%,据此估算,我国18—69岁之间的活跃志愿者总体规模约为3亿人。数据显示,2023年9月,我国注册志愿者超过2.3亿人,全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超过1.3万个。

不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当前志愿服务活动面临三大发展瓶颈。一是部分活动的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志愿活动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组织者关心活动的宣传效果大于关心活动的真实作用。尤其部分注册登记的志愿者因缺少积极的志愿活动而被称为“静默志愿者”。二是部分参与者的动机不纯。比如部分大学生的志愿活动与综合评测挂钩,志愿服务小时数成为综合评测的重要得分因素之一。志愿服务从自愿活动变成了竞争排名不得不用的功利性工具。三是部分志愿组织发展乏力。有些质量很高的志愿组织由于缺少经费来源而难以开展多层次普遍性的志愿活动,也难以持续地开展技术含量高的志愿活动,比如医疗救助、法律咨询、环境保护等。这些瓶颈问题的背后其实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要解决,就是如何更好地丰富完善当前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核,以便能更好地契合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环境。我国自1992年提出并在中共十四大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二十大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于市场经济中的人们自然就有“经济人”的思想烙印。市场经济中,整个社会遵循理性原则,即最大化各自利益的工具理性。

社会以获取财富多少来衡量事业上的成就大小、人生的成败。就此点而言,“经济人”的理性完全不同于志愿服务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青年人是志愿服务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志愿服务理念与市场经济理念的张力,不仅降低了青年志愿者的活动积极性,同样也成为制约志愿组织发展的原因之一。新时代下,志愿服务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力量,就需在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上进行更加适合本土文化的重构和完善。

二、学雷锋精神

志愿服务本土化最恰当的切入点莫过于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毛泽东主席1963年在《中国青年》杂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品质。自此,雷锋精神就陪伴了一代又一代青年,至今已走过了一个甲子。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雷锋精神就位列其中。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雷锋精神当然包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但并不仅仅是这四点。与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的精神相比,雷锋精神表现出了三点不同。雷锋精神更为宽广。奉献和友爱只是雷锋精神的一个方面。雷锋精神的内容更加立体多面,它包括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每个时代对雷锋精神的侧重点都不一样。我们曾努力学习雷锋的“爱憎分明”,也曾强调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强调学习雷锋精神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雷锋精神更为深刻。毛主席曾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之后谈到,学雷锋不是学他那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13年3月6日强调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雷锋精神虽然表现多种多样,例如“螺丝钉精神”“奉献精神”等,但不同侧面对应的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学习工作中,努力奋斗,心无旁骛,刻苦钻研,孜孜不倦,在每一个岗位都要立得住,做得好,就是“螺丝钉精神”。在自己工作之余,为他人做一些奉献,就是“奉献精神”。两者相辅相成。

青年社会服务_青年社会服务图片_青年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应做到

雷锋精神就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如雷锋所言“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再进一步,如果以天下为己任,坚信“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就要不仅关心自己的国家,更关心全人类的解放,把无私奉献精神提升到国际主义水平,也就是我国外交正在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雷锋精神所包含的奉献是共产主义信仰的奉献,是发自内心的奉献,是具备主人翁精神的奉献。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的内核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精神正是共产党员精神的写照,学习雷锋精神就是培养、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如此,学习雷锋精神就和共产党的先进性紧密联系起来。对照市场经济来看,虽然目前中国采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仍旧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和工具,而不是目标。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也要求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抛开共产主义精神不谈,只谈论奉献,就会与市场经济原则相左,显得缺少理论支撑,缺少逻辑自洽,青年就会感到难以选择。雷锋精神有更大的受众面。学习雷锋精神活动开展的时间比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更早。

学习雷锋活动自1963年开始,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而最早的志愿者纪念活动是1986年由联合国决议规定设立的“国际志愿者日”(12月5日),国内更是到2000年才由团中央决定设立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因而,学习雷锋明显比志愿服务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传唱是数代人的记忆,习近平总书记曾讲道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从开展的形式看,志愿服务更强调个人的道德水平,是一种贵族式的对外施与,是一种自我救赎。而向雷锋学习则是一种社会化运动,是一种全民参与,每个人无论身处何位,无论有多少技能都可以加入。学习雷锋精神并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组织。这说明两点,一是学习雷锋精神是个全民的运动,它已通过历史实践融入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学习雷锋精神并不需要“学习雷锋者”这样一种身份或称号,也不需要有人组织,有人来安排经费,所有人都能学雷锋。另一点是学习雷锋更易践行。在所有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可以学习雷锋,学习雷锋并不需要特殊安排。哪里有人民的需要,哪里就有学习雷锋的活动。即使没有闲余时间,认真工作也是学习雷锋,也是奉献,因为工作同样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实际上,干一行、爱一行本身就是雷锋精神之“螺丝钉精神”的具体体现。以上三点说明了雷锋精神源自中国大地,历时更久,学习雷锋精神的内涵和形式早已为大家所熟知,融入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志愿服务理念的丰富完善可以逐渐向雷锋精神靠近,把奉献精神与爱国精神、负责任精神、团结奋斗精神相结合。当然志愿服务的理念比雷锋精神更具有国际性,可以更广泛地与其他国家志愿者进行交流和协作。

三、传统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

不论是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还是较早的学习雷锋精神,它们能够在中国扎根、快速发展并长久不衰,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它们的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契合点,能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就提供社会服务而言,它们正在也理应在以下三方面紧紧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儒家思想的目标是“治国平天下”。古人“天下”的概念就是当今世界的概念,包括各个国家。平天下即实现人类大同社会。顾炎武所言:“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据此,梁启超精练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匹夫的责任提到“天下”这个高度,这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写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就是该思想的继承。所以每个人都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具备主人翁精神,把这个世界建设得更美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他者利益当然是“主人”的责任。关爱他人的精神。孔子、孟子都说过“仁者爱人”。《大学》中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亲民”就是在于亲爱于民。以善良、慈爱、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让每个人的利益都受到保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每个人都当成家人。“民胞物与” 则是仁爱之心推广到极致的表现,民众都是我的同胞手足,万物都是我的伙伴朋友。成就大众从而成就自己的整体性思维。亲民不仅是发达、成功之后要做的事情,也是能够成功、发达的原因和道路,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内圣外王”的目的与救人的方法是统一的,即“保民而王”。所以才会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向他人提供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成就自己的道路。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明显的整体性思维,是从大到小的过程,也就是大河有水小河满。有了整体性思维就不会埋怨“自己生活还没有搞好,怎么去帮助别人?”与整体性思维相反,个体性思维强调先把自己的事搞好,再帮助其他人,以便整体上最优。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就是一种个体性思维。他依金字塔形状描述最高一层“自我实现需求”。即便这样的“自我实现需求”包括奉献、友爱的精神,可以促进社会服务活动,但也只是个人效用的增加。这样金字塔的思维遮断了很多人的社会服务信心和行动。

青年社会服务_青年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应做到_青年社会服务图片

总的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需要先富带后富,更需要人们共同努力,需要“后富们”之间的相帮相助。这就是志愿服务的奉献友爱精神和学习雷锋精神的体现。没有这种相互帮助,市场经济的直接结果就是贫富分化。因此,以志愿服务精神、学雷锋精神为主的社会服务,都是致力于减弱贫富分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共同富裕的必需手段。同时,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富裕,也包括精神富裕。精神富裕就是知足的心态,它既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这样的满足感和富裕感,更有“人的全面发展”的满足感。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提升到什么样的境界?就是一种摆脱功利性的精神生活,追求精神生活的完善。人们精神生活的富裕不仅是个体精神感受的满足,也是群体意识、民族意识、人类意识的精神满足。把“小我”与“大我”连通起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做到“至人无己”。就此点而言,志愿服务、学习雷锋等社会服务都正在成为也理应成为精神富裕的内容和体现。简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在“奉献精神、志愿服务”这一点上重叠相恰。各类社会服务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消除贫富分化,也是精神富裕的主要内容,必须在全民范围内大力提倡和促进。而提倡奉献精神,促进社会服务,则需要从以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方面进行更高更深层次的理论丰富和补充。

四、再构青年社会服务

青年一直是志愿服务的主力军,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如何让青年多多参与志愿服务,掀起志愿服务热潮,动员每个人都参与到时时刻刻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当中,可有以下措施。加大宣传教育。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强对青年志愿服务的宣传教育,让青年人了解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要善于运用电影、电视、网络等融媒体的特点,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价值观的宣传,加强对那些为人民服务的普通人的宣传,在新时代下寻找树立新榜样,加强社会对青年志愿服务的支持和认可,提高青年志愿者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学习中国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非每个青年都要成为党员,但是党的先进性是要学习的,党的先进性是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必经道路,是志愿服务的高配版。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是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所需要建立的引领世界人民的价值观的基础。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最有利于个人、家庭、国家、全人类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进性已经在历史中多次从低谷回到巅峰的事实中得到了证明。

中华文明是唯一有着延续三千年信史记载的文明。它所孕育、沿袭的智慧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传承,要发扬。古人“人以仁为宝,国以义为利”的训诫是如今特别需要学习体会的。我们发展市场经济,让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但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作用要进行引导控制。倡导和实践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包容是中国文化的伟大特点,也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更是实现中华文明长期繁荣的精神源泉。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包容特性,对我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不同宗教文化的宏观角度理解包容,也可以从不同价值观不同信仰的人的角度理解包容。我们提倡志愿服务精神,劝人为善,当然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达到同样的高度。“自愿”是志愿服务的基础,是否参与志愿服务,是个人的权利,而不是义务。古人讲究“修德来远”,提倡志愿服务精神亦如此。在宣传教育、普及文化的同时,所做的工作就是不断加大志愿服务供给,创造出丰富多彩、多元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将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积极性调动起来,实现“人人愿为”,从而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应立足弘扬志愿服务的精神,与传统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结合起来,让奉献精神与中国的经济制度结合起来,贴近中国人的现实,多宣传那些为人民服务的普通人,为他们正名添彩,发展中华先进文化,形成开放和谐、人人争先的良好风气,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征程中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

(作者邹宇春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展社会学研究室主任,李建栋系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讲师)

“是萤火,是光焰——青年社会服务的新生态、新表达与新肌理”系列报道当志愿成为城市新况味“重建附近”,年轻人在社区撰写自己的故事张朝晖:青年志愿服务的创新与未来谭建光:朴素与平凡,组成崇高的志愿服务事业购买《中国青年》2023年第21期

青年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应做到_青年社会服务_青年社会服务图片

监制:皮钧终审:陈敏审校:刘晓 刘博文编辑:董铁莹杨映锴(实习)

上一篇: 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社区服务
下一篇: 怎样理解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以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