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郝贵生:论《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在全书和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中的理论地位(一)

郝贵生:论《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在全书和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中的理论地位(一)

郝贵生:论《共产党宣言》第一章在全书和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中的理论地位(一)【摘要】《共产党宣言》第一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历史作用、两个绝大多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两个必然等基本观点。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社会_封建社会资本社会_封建社会到资本社会思维导图

【摘要】《共产党宣言》第一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历史作用、两个绝大多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两个必然等基本观点。本章基本内容为后三章内容提供了科学的事实依据,并由此论证了共产党的性质、阶级属性、“消灭私有制”的最高纲领和两个决裂、无产阶级专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产者联合起来等基本思想,同时也是批判形形色的歪曲、污蔑共产主义的种种谬论、批判形形色色的封建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第一章基本内容对《宣言》之后的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毛泽东的影响极大。马克思《资本论》、恩格斯《反杜林论》、列宁《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许多著作都是延续了《宣言》第一章对资本主义发展现状、对本国国情和阶级状况进行科学研究和深化的结果。没有这种对现实的真正研究和对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根本对立的阶级斗争状况的揭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就不可能形成和制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路线、方针、斗争策略和方法。

第一章的基本内容及思维方法对当今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对立仍然是我们认识、观察当今世界和中国问题的最主要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二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三是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今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在当今整个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思想体系、两种势力、两条发展道路仍然极其尖锐激烈的历史时代,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特别是《共产党宣言》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共产党宣言》包括七篇序言、一个引言、四章内容。其各个部分之间有极其重要的内在逻辑联系。本文不准备对该书内容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做全面的研究,只是着重揭示第一章的基本内容、逻辑联系及其与其它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实际就是第一章的基本内容在《宣言》全书中的理论地位,同时还揭示第一章内容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理论地位。

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真正认识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本质特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理解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是极其巨大的。本文较长,分为六部分即:

一、《宣言》第一章基本内容、逻辑联系和哲学依据

二、《宣言》第一章在整个全书中的理论地位

三、《宣言》第一章对《宣言》之后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研究的影响

四、《宣言》第一章对列宁及列宁主义的影响

五、《宣言》第一章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六、《宣言》第一章基本思想、方法论及其影响的当代现实意义

这里首先发表第一部分即“一、《宣言》第一章基本内容、逻辑联系和哲学依据”。

一、《宣言》第一章基本内容、

逻辑联系和哲学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理论家、思想家必然要对他们所处的当时社会的问题提出他们认为的解决方案。但提出解决方案之前,必然存在他们对当时社会的认识。资本主义在欧洲发展几百年之后,思想理论界基本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认识:

一是以古典经济学为主要代表,对资本主义做了全面肯定的结论,认为资本主义是至善至美的人类的终极社会。他们从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性”理论即人道主义对此进行了论证,同时也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某些经济规律。

另一种就是对资本主义做了全面否定的结论,主要以空想社会主义的欧文、付立叶、圣西门为主要代表。他们对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全面的揭露、批判、鞭笞。认为资本主义也是不符合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性”理论的。他们也依据这种“人性”理论即人道主义推论出未来社会的发展远景。

这两种根本对立的态度、方法虽然结论根本不同,但认识社会历史问题的历史观和方法论都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马克思恩格斯也面临着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和现状。《宣言》第一章内容正是他们依据其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理论对资本主义做了客观的辩证的认识。

这一章主要阐述了三个大问题:

第一,阐述了人类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所经过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一直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个阶级同归于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各个时代、各个阶级对立斗争各有其特点。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不是阶级社会的消灭,而是新的阶级社会的产生,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和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第二,考察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历史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是从封建社会内部内部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资产阶级也从行会师傅发展到工场手工业主,再发展到现代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发展都伴随着对权力的要求。

现代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是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其历史功绩是破坏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和道德观念,代之以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道德观念。促进了生产工具的不断变革,从而使生产关系和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开拓了世界市场,打破了民族的界限,促进了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文化的交往。建立了近代化的大城市和资产阶级的统一的民族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其一百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往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大。

但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进行着与封建社会类似的运动。最初它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性和私人占有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第三,阐明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及其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是随着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把自己当做商品出卖给资本家,由于机器的推广和分工,工人的劳动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工人的劳动量大,工作时间长,工资低。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以前的中间阶级的下层也都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来。

无产阶级一产生,就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最初处在“自在”阶段。其特点一是自发性,二是分散性,三是停留在毁坏外国商品、捣毁机器、破坏工厂的方式上。斗争的目的是力图恢复已经失去的中世纪的工人的地位。后发展到“自为”阶段。由自发斗争发展为自觉的斗争,由分散的形式发展为有组织的斗争,由地方性斗争发展为全国性斗争,由反对个别资产者的斗争发展为反对整个资产阶级的斗争,由经济斗争发展为政治斗争。

斗争发展的原因一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中把自己的教育因素即反对自身的武器给予了无产阶级,二是工业的进步把统治阶级的整批成员抛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也给无产阶级带来了大量的教育因素。三是一部分能够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水平的资产阶级思想家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它能够担负起推翻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的伟大的历史使命。因为无产阶级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无产阶级一无所有,没有什么自己[①]的东西加以保护;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生活在社会最下层,不炸毁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要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全章最后的结论是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即大家所熟悉的“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

这一章的最大特点是唯物辩证地叙述了人类社会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这是一个历史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有规律的过程。

一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过程,特别是这种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过程,以及作为肯定因素的资本主义与社会内部成长起来的否定因素即社会主义的对立斗争。

二是这种矛盾运动在阶级社会里主要就表现为阶级斗争发展的历史,表现为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就主要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

三是作为资本主义否定因素的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反对作为肯定因素的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斗争最初尽管其力量弱小、分散、盲目,但最终会走向自觉、集中、强大,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也就是“两个必然”。这一章用辩证逻辑的语言讲就是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

《共产党宣言》之前的人类思想发展是无论是西方的思想理论家,还是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从来没有象《宣言》第一章那样站在历史发展的最高视野上,客观揭示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他们写作《宣言》之前,已经揭示和创立了关于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所有思想家、理论家、历史学家在人类社会发展问题上的世界观历史观都是唯心主义的。只有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才能够在第一章中揭示如此之多的科学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而是把资本主义放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既看到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进步作用,也看到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是走向灭亡和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成长起来的否定因素。有资本主义存在,就一定有对资本主义否定的社会主义因素,有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斗争。这种对立统一斗争在资本主义没有彻底消灭和共产主义实现之前,一直客观存在,一直持续到资本主义的最终消灭,否定因素最终战胜肯定因素。

这一章内容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特别是资本主义思想发展史上,第一次给予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及其规律性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的认识。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上一篇: 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与高职教育责任内涵
下一篇: “速成”是如何损害我们大脑的?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