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一文详解高中学生志愿服务

一文详解高中学生志愿服务

一文详解高中学生志愿服务博雅网,易班博雅网,博雅,boya,21boya.cn,中小学校外活动平台

社会实践的范畴_实践范畴的含义名词解释_实践的范畴

是什么?

《关于加强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沪教委德〔2016〕2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是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配套上海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的重要规范性文件之一。日前本市专门召开了相关工作推进会,要求各区县、高中、社会实践基地秉持育人理念,认真贯彻落实文件要求。《实施意见》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操作性更强的举措。《实施意见》结合教育部印发的《学生志愿者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及上海相关文件精神,把高中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举措,并从确立全面育人的课程观出发,再次强调学校把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不少于60学时,作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体验课程。

社会实践的范畴_实践的范畴_实践范畴的含义名词解释

纳入课程计划的高中生志愿服务主要是以集体组织形式开展。具体形式为: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需要经监护人书面同意),以定岗服务的形式展开,并切实做好相关指导培训和风险防控工作。学生个人参加志愿者服务,应当由其监护人陪同或经监护人同意参加。个人参加的经历可记录在“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中的“自我介绍”部分。为确保志愿服务信息记录及时准确,强调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之后,要及时记录和确认,一般在活动结束后24小时内在电子平台完成记录。

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sj.21boya.cn)是全市统一的普通高中学生志愿服务信息发布和数据录入平台。

怎么操作?

一图了解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学校及基地操作流程: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社会实践的范畴_实践范畴的含义名词解释_实践的范畴

一图了解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学生操作流程: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实践的范畴_社会实践的范畴_实践范畴的含义名词解释

相关问题解答

实践范畴的含义名词解释_社会实践的范畴_实践的范畴

问题1:《进一步加强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文件编制的基础是什么?

答:一是在前阶段实践推进的基础上形成的。普通高中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以下简称“高中生志愿服务”)评价实施8个多月来,我们加强调研,确认并开发了一批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项目);搭建网络平台,集活动发布、在线报名、信息记录、公示反馈于一体,贯穿于学生社会实践全过程;开展了20多次学校、基地、信息管理员等分层分类培训,加强政策解读和技术操作培训,指导区县、学校和基地做好相关工作;开展现场检查指导,组织50多名专家对市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全覆盖调研式检查,了解社会实践基地对信息记录电子平台操作流程的运行规范、学生志愿服务实际状况、馆校、社校服务的机制建设及需求等;总结推广基层典型经验,及时推广安亭高级中学、南洋中学、宋庆龄纪念馆、漕河泾街道、打浦桥街道等一批单位的有效做法。二是对接教育部等文件精神,形成《实施意见》。根据教育部《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教思政【2015】1号),在之前以校外联办名义颁发的《关于做好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组织记录操作办法的通知(试行)》等6个文件基础上形成综合性管理《实施意见》。三是广泛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为体现文件制定的科学性,10多次听取相关委办局、区县教育局、部分高中校长、社区实践指导站、实践基地的意见和建议。

问题2:新颁发的《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实施意见》主要内容有:一是进一步强调高中生志愿服务的学时和课程实施;二是在高中生志愿服务形式上,明确“学生集体性和个人志愿服务活动形式,以及个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记录方式”;三是在规范工作流程上,强调了“公示、审核”的环节;四是学校组织跨区县学生开展志愿服务作了明确要求;五是强调建立信誉等级制度;六是进一步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组织与分工,强调学校是责任主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问题3:高中生志愿服务的形式和记录方式是什么?

答:高中生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是由学校团组织在市、区县两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项目)中开展的集体性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内容记录在“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sj.21boya.cn)上;个人参加的经历可记录在“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的“自我介绍”部分中。志愿服务所形成的调查报告或者研究报告可记录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部分。

问题4:高中生志愿服务的形式为何主要是集体组织?

答:高中生志愿服务是一门培育志愿服务精神的体验课程,既然是一门培养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必须体现集体性参与。课程计划要求高中阶段志愿服务不少于60学时,一般在每学年的2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中完成,不足部分在寒暑假、双休日或放学后完成。志愿服务课时可分散安排,也可集中安排。同时教育部在相关文件中也明确要求中小学的志愿者服务要集体组织。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问题5:如何查询高中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信息?

答:“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sj.21boya.cn)是全市统一的普通高中学生志愿服务信息发布和数据录入平台。凡具备学生志愿服务条件并予以认证的社会实践基地和项目必须在上海市学生社会实践信息记录电子平台上公布,高中生志愿服务的岗位报名、结果记录、信息查询也可以登录此平台查询。(点击阅读原文可查询)

实践范畴的含义名词解释_社会实践的范畴_实践的范畴

问题6:如何规范高中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保障信息记录的客观真实性?

答:真实性是高中学生志愿服务记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校在录取时可资参考的首要前提。第一,通过强调以团支部或团小组为单位开展集体性志愿服务,并做好过程中的记录、指导及各项保障工作。第二,在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后,由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项目)第三方负责实时记录。第三,建立全市统一的普通高中学生社会实践信息发布和数据录入平台,进行客观数据导入、相关材料公示、提供规范的统一标准管理,保障数据真实。第四,建立和完善监督保障措施。实行市区校三级管理,并完善信息审核、公示投诉、信誉等级评定等制度。

问题7:高中生志愿服务实时记录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我们要求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项目)要在学生完成志愿服务后的24小时内完成上网记录,不间断、持续性的志愿服务岗位可以在全部完成后24小时内记录;学生在基地(项目)记录后的3天内进行确认,逾期不确认,系统自行默认;最后由学校负责老师进行的核对确认。

问题8:学校如何在假期中组织跨区县学生开展志愿服务?

答:高中生志愿服务一般在课程中完成,不足部分在寒暑假、双休日或放学后完成。部分高中学生就读学校与实际居住地不在同一区域,为解决学生在假期中就近便捷开展志愿服务的问题,学校应主动对接学生居住地附近基地、预约岗位,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

问题9:外省市社会实践基地(项目)能否记录上海市高中学生志愿者服务相关信息?

答:对于一些学校基地已有运作成熟、规范、固定开展的外省市社会实践基地(项目),只要符合条件,并按相关规定程序申报,经区县或者市校外联办审定备案也可以开展志愿服务并作记录,但是只记录学生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其他如考察类、学农、学军类等社会实践不计入志愿服务学时范畴。

上一篇: 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有什么不同?
下一篇: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方面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防止“四风”反弹的对策建议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