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主要内容是传媒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与整体的社会系统、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方面的关系。内容读起来不难,比较多,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稍微记忆一些内容。要记住喔,关系是相互的,所以在给你介绍大众传媒与社会的关系时,也会从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对大众传媒的影响两个维度来进行叙述,这个逻辑要提前搞清楚。
【本章关键词】媒介生态环境 社会整合 全球化时代 经济体制 主流价值观 大众文化 文化帝国主义 软实力
1.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简答、背景、语料/需要记忆
媒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是一种社会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的存在与发展与其他子系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 种关系的总和就是媒介的生态环境。
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
1)决定媒介制度
健全的媒介体系成为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但各个国家的媒介制度不尽相同,这主要与一个国家的社会条件相关,比如发达国家私有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制的对比。
2)决定媒介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媒介的整体规模与媒介产品的质量;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是媒介规范运作的前提保证。
3)决定媒介的改革方向和改革力度
1942年《解放日报》改革、1956年《人民日报》改革、媒介融合等的成功与失败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国情。而当今媒介融合的必要性之一就是要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
4)决定新闻媒介的运作模式和操作方式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社会结构、不同的文化传统,即不同的社会生态环境,新闻媒介的运作方式和操作方法必须从当时当地特定环境出发。
5)决定媒介的行业规范、职业理念和运作方式
处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媒介,在基本规范、理念、运作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媒介以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国家发展为己任,而发达国家则多反映社会冲突与变化,以舆论监督为重要职能。
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媒介作为新闻传播工具,属于社会信息系统。其主要资源是信息,主要功能是收集、处理和传播信息。
1)开发和利用社会信息资源
收集信息、制作信息、发布信息,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系统即若干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这里可以按新闻的采写编发流程来进行记忆哈
2)实现社会系统总目标
首先,媒介系统作为子系统,必须为社会总目标服务;再者,媒介系统可以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通过自身的活动将其传播给大众。
可以联想到央视的公益广告,其实就是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
3)实现个人的社会化
理解:理解自我与理解社会;导向:行动导向与互动导向,例如疫情防控信息;娱乐:单独娱乐与社交娱乐,例如看电视与微信社交。
4)促进社会整合
首先,提供全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使之达到全社会的共享;其次,还利用媒介运作构建出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并将其纳入主流价值观念的范畴;再者,协调各个利益集团以求平衡,大众媒介是“社会公器”,各个利益集团有权使用媒介为自身利益服务。进入信息社会,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信息的开发和使用。
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不要死记硬背
中国传媒业的生态环境
1)全球化时代
传媒、互联网在全球化时代扮演着关键角色;全球化时代信息传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话语权的争夺,新闻舆论领域交锋不断的背后是国家利益之争,没有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媒体,也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
媒介全球化的背后,产生了媒介帝国主义、文化霸权、跨文化传播等等新的议题,这些都是考试热点,要自己多练习这种知识的迁移
文化帝国主义:由美国传播学者赫伯特·席勒提出,指凭借文化优势,大力 拓展和占领世界文化市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国民教育使文化始终居 世界领先地位,大力开拓和占领世界文化市场,企图将这种一国的文化优势变成 世界性的文化优势。
文化霸权: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首次提出,又称“文化领导权”,指处 于主导地位的文化群体,通过非正规的权力机构所产生的控制力量,多表现在意 识形态与价值观念上。葛兰西指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尤其是先进的具有较高 民主程度的资本主义,其统治方式已不再是通过暴力,而是通过宣传,通过其在 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领导地位,让广大的人民接受他们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或世界观来达到其统治的目的。
跨文化传播:指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到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其三个因素是:认知要素、言语语言与非言语语言,主要关联到两个层次的传播: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和人类文化交往层面的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既是一种古老的人类历史文化现象,又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重要技能,也是各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繁荣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
2)高风险社会
概念: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提出了全球进入风险社会的警示,风险是对目前人类所处时代特征的形象描绘。风险不是具体发生的灾难,而仅仅是一个状态,是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让人们心存恐惧,时时在提心吊胆的状态中生活。
现状:无论是化解社会风险还是当灾难发生时减轻损失,传媒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发布及时、准确的信息,可以消除人们的恐慌,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传媒可以化解风险,但是也可能是个风险源,先后报道假奶粉、假酒等事件给人们造成恐慌心理。
3)多元社会
背景:利益格局在逐渐改变,不同群体逐渐冒头,不同利益群体要维护他们的自身利益,就要表达他们的意见,形成社会的多元诉求。
现状:为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保持政令畅通,必须要有主流价值观。国家的基本国策、基本原则、基本指导思想是国家的一元要求。
要求:在多元社会里,既要宣传国家一元要求,又要有多元意见充分表达,两者不可偏废。
2.大众传媒与政治
/名解、简答、论述/需要记忆
政府的政治活动对大众传媒的利用
1)发布政治信息
2)宣传政治主张
3)塑造政府和政治人物形象
4)进行舆论导向
其实就是政府将大众传媒作为信息发布的一个重要手段,政治活动和政策的信息需要和公众之间形成交流的通道,就需要通过大众媒介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大众传媒的强影响力,能够帮助推行政府的施政纲领、提升群众信任度、稳定政局和社会整体。补充个热点词政务新媒体,记到你的小本本上喔
政务新媒体:是指各级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在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的政务账号或应用,以及自行开发建设的移动客 户端等。如“中国政府网”、“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等微博、微信公众号都是政务新媒体的典型代表
新闻媒介对民主政治的作用
1)维护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2)参与政治决策
3)塑造政治文化
4)进行舆论监督
政治文化是指关于政治体系或体系之内人们的态度、信仰和感知,也包括关于政治目标的知识和信息。其关系到公众对于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变化的认可程度,对于参政议政的热情程度,由此确立自身权利的认知度。大众媒介通过不断阐述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合理性,澄清一个国家的政治目标,鼓励大众参政议政,唤起大众意识和政治热情
3.大众传媒与经济
/名解、简答、论述/需要记忆
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
1)经济体制制约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
2)经济体制决定着大众传媒的运作方式
3)经济发展推动了大众传媒快速扩张
4)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力量
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经济信息的收集与发布
经济信息从内容上分为工业新闻、农业新闻、科技新闻、金融新闻和贸易新闻等,从体裁分为动态新闻、新闻评述等。
2)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正现象和其他偏差
315晚会、民生节目调解等等
3)刊登商业广告,激活或者满足消费需求
4)创造利税,提供就业机会
刊登或播出商业广告也是目前大众传媒的主要收入来源
4.大众传媒与文化
/简答、背景、语料/需要记忆
主流媒体呵护主流价值观
1)主流价值观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在一个国家多元的价值观中处于支配地位,既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又能反映出一个国家主流社会的基本意愿的价值观,就是主流价值观,又称基本价值观。
2)意义
表现出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有序,并将促进经济发展。主流价值观的倡导和彰显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政策的导向、领导的身体力行、干部的选拔任命、 奖罚的分明都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主流媒体在宣扬国家的主流价值观中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主流媒体是主流价值观的支柱,是社会的共识。
在中国,主流媒体除具有共有的持续长久、覆盖面广的性能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受众心目中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也是当某个事件谣言四起时,大家总是想去主流媒体的账号下等官方消息,才能满足打消自己的不确定性
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
1)限制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
2)削弱文化的社会功能
3)影响并控制大众的需求
4)文化帝国主义现象
大众传媒将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与手段用于高级文化,从而将其中的异端观点现实化,将理想物质化,清除了传统高级文化中的异端因素,取消了对现实的怀疑、排斥与超越,这里要联系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相关理论来理解,以后传播学的领读会讲到
5.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需要记忆
媒介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1)塑造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的塑造还会受到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2)影响对外政策
联想议程设置理论,案例英国脱欧、美国总统大选
3)影响吸引外资
对博鳌论坛、进博会的报道
4)影响对外贸易
软实力概念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首次提出,“软实力”如今被认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释放出来的对世界的无形影响力。构成“软实力”的因素很多,核心是文化,传媒业处于“软实力”的核心地位
1.媒介环境与其对社会现实的作用(厦门大学2017)
2.试举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国家形象塑造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厦门大学2017)
3.媒体和文化的关系(深圳大学2018;上海财经大学2021)
4.简述大众传播的社会整合功能(暨南大学2018)
5.论述国情与媒介体制的联系以及不同国家媒介体制的异同(华东师范大学2018)
6.谈谈对批判学派关于“传播与大众文化”的观点的理解(中国传媒大学2018)
7.简述互联网新型主流媒体维护主流价值观的理解(浙江传媒学院2018)
8.简述微时代青年文化的价值取向。(深圳大学2018)
9.简述文化帝国主义(华南理工大学2018;西南大学2021)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家影响力不断提升,试述我国如何塑造国家形象和扩大对外传播力(华南理工大学2018)
11.当前媒介越来越集中,传播和跨国媒介集团在政治经济中越来越重要。你怎么看这一现象,分别有什么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中山大学2018)
12.举例说明如何在国际传播中达到精准效果(中国传媒大学2018)
13.论述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暨南大学2019;上海理工大学2021)
14.大众文化(浙江工业大学2019)
15.如何运用国际传播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华东政法大学 2019)
16.媒介生态系统(华东政法大学2019)
17.主流媒体如何呵护主流价值观?(华中师范大学2019)
18.什么是葛兰西转向?(北京大学2019)
19.根据媒介生态环境变迁论述议程设置50年的发展及变迁,对我国媒体社会变革的启示(清华大学2019)
20.简述建设性新闻的特点(北京体育大学2021)
21.简述大众传媒和政治的关系(湖南大学2021)
1.媒介发展受到媒介生态环境的哪些制约?
2.目前全球范围内有哪几种媒介所有制?
3.大众传媒有哪些功能?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说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5.软实力是指什么?
评论区记得打卡回答今日思考题喔,输入输出同时进行,知识进脑事半功倍
辣酱团队已建立22新传考研专属群聊
QQ群欢迎搜索254910993加入
微信群请戳下方二维码联系包子学姐拉你进群
2022辣酱新传全程班来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