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洛清枫聊育儿
暑期结束,很多宝贝就会成为新一年的小豆包,父母们往往表现得既欣喜又焦虑。
欣喜的是孩子终于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而焦虑的是担心孩子会有各种不适应。
而在所有的焦虑中,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是否能够快速融入集体,和同学们友好相处?
其实,孩子能否快速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和老师、同学建立和谐关系,离不开人际交往的能力,也称为“社交能力”。
01 什么叫社交能力?
“所谓社交,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结识、相互理解、相互作用。它是人的思想、观念、兴趣、情感和态度的相互交流过程,其目的在于沟通、协调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简单来说,所谓社交能力,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所建立起的一种广泛社会联系的能力。
社交能力是人际交往能力中一项很重要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标准之一。
而以孩子的视角来看,社交能力就包含孩子能否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否融入集体?能否独立处理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也能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02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的培养贯穿孩子一生。拥有强大社交能力的孩子,他们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就比普通孩子强。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才能让即将步入小学生活的小豆包尽快适应呢?
我们可以从如下3个方面开始,尽早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第一:教会孩子正确认识情绪、控制情绪
孩子刚刚步入小学,可能会面临诸多问题,比如:交不到朋友,和同学闹别扭,被老师批评等等,这些情况都会诱发孩子出现不良情绪,影响孩子心情,使孩子感到沮丧、焦虑、失望等。
父母要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孩子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良情绪,做到正确表达情绪,适时控制情绪,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和安全感,让孩子更快适应新环境。
第二:培养孩子的语言沟通能力
语言沟通能力是社交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求孩子能正确进行自我表述,而且也要求孩子能够清楚理解别人的意思。
1、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父母平时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要尽可能为孩子创造更多的说话机会,教会孩子用准确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孩子多说、多练、多表达,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能够清楚流利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表述问题不够清楚,或是出现了表达错误的情况,父母要及时纠正,保持耐心,切记不要指责孩子。
2、学会倾听,正确理解他人的语言
除了教会孩子正确表达,父母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学会倾听的能力。因为只有学会了倾听,听懂了别人的语言,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思,也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利用逐渐精练、复杂的语言,给孩子布置小任务,逐步帮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
比如:请你去拿一支笔;请你去拿一支黑色的笔;请你去书桌上拿一支黑色的笔。
通过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孩子的思维认知和理解能力都会显著提高,为将来实现团队协作,培养团队精神打好坚实基础。
第三:帮助孩子掌握一定的社交规则
社交能力是贯穿人一生的社会性能力,父母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孩子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社交规则,帮助孩子快速适应新环境,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会基本的社交礼仪
父母需要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比如:
①需要别人帮助时要说“请”;别人给自己提供了帮助之后要说“谢谢”;给别人制造了麻烦时要说声“对不起”。
②去别人家里拜访时,要注意保持卫生,注意礼貌称呼,未经允许不能乱动、乱翻、乱看别人的东西。
③不在公共场合喧哗,在外玩游戏时要排队,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等等。
这些事情表面上看有些繁琐,但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变得很容易,就像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样。
只有懂礼貌的孩子,才能更好、更快地融入集体,融入到团队协作中去。
发表评论